陈歆 关于写作的方式(4)(2/2)
《我们应该怎样写作文》作者:费凡 等著 2017-04-10 17:35
,郑板桥的“象”是瘦石劲竹,徐悲鸿的“象”是仰天长啸的骏马……而这些“象”必定是与作者的境遇、情感、性格、气质相匹配的,因而天长日久,人融于物,物融于人,物我交融,这“象”也便被赋予了无穷的意蕴。前面引文中的莲花便可算作这样的一例。
这些感悟的产生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就的,但也不是难于上青天的。俗话说得好:师父领入门,修行靠个人。禅,是自己参的;道,是自己悟的。人吃五谷杂粮,便有生老病死,便有际遇迥然,便有心情的明与暗,便有模糊而本能的意识与思考。只要你乐于捕捉它们,只要你敢于把心中所想付诸笔端,只要你细细揣摩文字的个中玄妙,而不是任其流逝于时光的奔涌与学业的奔波中,你的心自然会变得敏感而多思,你的思路自然会变得开阔而流畅——这一切只取决于你自己。
千万不要忽略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纯粹的技巧性问题,老师是肯定会讲的,其中比较重要的是:
不管怎么样,文章一定要结构完整、中心突出(老师是没有耐心满篇找中心的)。千万不要玩深沉,写半截文章哦!
语言嘛,首先是通顺明了,然后再力求隽永,不可过于艰涩,玩朦胧美(反正我是这样被教导的)。
不管文章多烂,把开头结尾写好,标题一定要醒目,然后要有一两句经典的或是给人印象深刻的话(原因嘛,问你们老师高考作文是咋阅卷的就知道了……)。
不要举太通俗的例子,最惨的嘛,当然是一本试卷里有两篇作文写了同一件事……(如果你有与众不同的见解,那倒不妨一写)。
平时写作拖拉的人(比方我),一定要认真做定时作文,训练快速思维,要是在考场发现时间不够那就一点都不好玩了。
这些感悟的产生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就的,但也不是难于上青天的。俗话说得好:师父领入门,修行靠个人。禅,是自己参的;道,是自己悟的。人吃五谷杂粮,便有生老病死,便有际遇迥然,便有心情的明与暗,便有模糊而本能的意识与思考。只要你乐于捕捉它们,只要你敢于把心中所想付诸笔端,只要你细细揣摩文字的个中玄妙,而不是任其流逝于时光的奔涌与学业的奔波中,你的心自然会变得敏感而多思,你的思路自然会变得开阔而流畅——这一切只取决于你自己。
千万不要忽略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纯粹的技巧性问题,老师是肯定会讲的,其中比较重要的是:
不管怎么样,文章一定要结构完整、中心突出(老师是没有耐心满篇找中心的)。千万不要玩深沉,写半截文章哦!
语言嘛,首先是通顺明了,然后再力求隽永,不可过于艰涩,玩朦胧美(反正我是这样被教导的)。
不管文章多烂,把开头结尾写好,标题一定要醒目,然后要有一两句经典的或是给人印象深刻的话(原因嘛,问你们老师高考作文是咋阅卷的就知道了……)。
不要举太通俗的例子,最惨的嘛,当然是一本试卷里有两篇作文写了同一件事……(如果你有与众不同的见解,那倒不妨一写)。
平时写作拖拉的人(比方我),一定要认真做定时作文,训练快速思维,要是在考场发现时间不够那就一点都不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