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粤商商道:做生意需要(9)
《中国商道》作者:欧阳逸飞 2017-04-10 13:23
第四章 粤商商道:做生意需要(9)
融入当地社会经济。从移民运动一开始,伴随着商业经济方面的交往,粤商就与海外当地文化相互影响,开展了频繁的交流。这种沟通不仅表现在语言、文艺、生活习俗方面,更在思想、观念上开阔了广东人的视野,对他们充分理解海外文化、习俗,进而推动商业发展大有裨益。世界性的眼光,让粤商与众不同。
商人是潮汕海外移民的主体,虽然不是每个移民海外的广东人都会从事商业活动,但是大多数移居者确实有过经商的尝试。广东人出洋经商,既有现实生活的压力,也有迎接挑战的创造性发挥。海外的经历让粤商增加了见识,历练了才干,可以说他们是最早尝试国际化的中国商人。
粤商有大海的性格,“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精神鲜明地体现在他们的身上。历史上,粤商冲出陆地,走向海洋,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
清初,中央政府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当时有这样的规定:“凡官员民兵私自出海贸易,又迁移海岛居住耕作者,但以通贼论斩。”到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才宣布开海,准许沿海居民出海贸易。
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粤商主要是在苏州府、松江府、乍浦以及赣州、广州、惠州等地从事商业贸易活动。自康熙二年(1663)起,潮州船开始不断前往日本进行贸易。乾隆以后,潮州商人才遍历海邦,特别是东南亚的新加坡与泰国成为其主要贸易地区。
当时,对外通商的广东船只涂抹着红漆,潮州海船也因之被称为“红头船”。出于躲避战乱和自然灾害的需要,以及生计所迫,潮汕先民一批又一批乘坐红头船漂洋过海,经商谋生,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跨越。
面对海洋,他们没有退路,必须顶风而上,临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融入当地社会经济。从移民运动一开始,伴随着商业经济方面的交往,粤商就与海外当地文化相互影响,开展了频繁的交流。这种沟通不仅表现在语言、文艺、生活习俗方面,更在思想、观念上开阔了广东人的视野,对他们充分理解海外文化、习俗,进而推动商业发展大有裨益。世界性的眼光,让粤商与众不同。
商人是潮汕海外移民的主体,虽然不是每个移民海外的广东人都会从事商业活动,但是大多数移居者确实有过经商的尝试。广东人出洋经商,既有现实生活的压力,也有迎接挑战的创造性发挥。海外的经历让粤商增加了见识,历练了才干,可以说他们是最早尝试国际化的中国商人。
粤商有大海的性格,“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精神鲜明地体现在他们的身上。历史上,粤商冲出陆地,走向海洋,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
清初,中央政府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当时有这样的规定:“凡官员民兵私自出海贸易,又迁移海岛居住耕作者,但以通贼论斩。”到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才宣布开海,准许沿海居民出海贸易。
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粤商主要是在苏州府、松江府、乍浦以及赣州、广州、惠州等地从事商业贸易活动。自康熙二年(1663)起,潮州船开始不断前往日本进行贸易。乾隆以后,潮州商人才遍历海邦,特别是东南亚的新加坡与泰国成为其主要贸易地区。
当时,对外通商的广东船只涂抹着红漆,潮州海船也因之被称为“红头船”。出于躲避战乱和自然灾害的需要,以及生计所迫,潮汕先民一批又一批乘坐红头船漂洋过海,经商谋生,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跨越。
面对海洋,他们没有退路,必须顶风而上,临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