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粤商商道:做生意需要(9)(2/2)
《中国商道》作者:欧阳逸飞 2017-04-10 13:23
不惧,有破釜沉舟的精神和勇气。与海洋打交道,让他们学会了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只有战胜滔天巨浪,才能抵达希望的彼岸。来到异国他乡,举目无亲,什么都是陌生的,必须从零开始,艰辛奋斗,才能在此地站稳脚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海外的生活,让他们开阔了视野,舒张了心胸,眼光放得更远,这对他们日后把生意做好做大具有积极意义。
广东人在出外谋生的过程中,催生了以海洋文化为内核的“红头船精神”,其核心就是“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广东人千辛万苦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是潮汕文化的精华。
先做打工仔,后当大老板
在广东人中间,流传着一种说法:“饿死不打工。”广东人哪怕身上只有几十元钱,也要努力做老板。许多成功的大老板,最初都是帮助家里看店做生意,或在乡亲的店里帮忙,从十几岁起就学习经商的本领。
原籍潮阳的林百欣,1914年生于香港。父亲林献之,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著名的商人和银行家。林百欣在香港读了五年书,就应父亲的要求辍学,回到汕头,在父亲身边学习做生意。
到了青年时期,林百欣又来到澳门,在一家小型银行做了多年的实习生。通过和许多贸易厂商打交道,年纪轻轻的林百欣比同龄人更早地掌握了经商的本事,为自己创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黄擎天,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法国潮州会馆名誉会长,也经历了从打工到做老板的过程。
1931年,黄擎天出生在柬埔寨一个华侨之家,父黄海天先生是一位爱国商人。黄擎天最初的商业活动是做粮油食品、机械的进出口生意,后又转营出租飞机生意。1976年柬埔寨政局变化,他携带眷属抵达法国巴黎定居。
广东人在出外谋生的过程中,催生了以海洋文化为内核的“红头船精神”,其核心就是“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广东人千辛万苦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是潮汕文化的精华。
先做打工仔,后当大老板
在广东人中间,流传着一种说法:“饿死不打工。”广东人哪怕身上只有几十元钱,也要努力做老板。许多成功的大老板,最初都是帮助家里看店做生意,或在乡亲的店里帮忙,从十几岁起就学习经商的本领。
原籍潮阳的林百欣,1914年生于香港。父亲林献之,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著名的商人和银行家。林百欣在香港读了五年书,就应父亲的要求辍学,回到汕头,在父亲身边学习做生意。
到了青年时期,林百欣又来到澳门,在一家小型银行做了多年的实习生。通过和许多贸易厂商打交道,年纪轻轻的林百欣比同龄人更早地掌握了经商的本事,为自己创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黄擎天,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法国潮州会馆名誉会长,也经历了从打工到做老板的过程。
1931年,黄擎天出生在柬埔寨一个华侨之家,父黄海天先生是一位爱国商人。黄擎天最初的商业活动是做粮油食品、机械的进出口生意,后又转营出租飞机生意。1976年柬埔寨政局变化,他携带眷属抵达法国巴黎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