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毕业之后就是进退维谷的尴尬(2/2)
《大困惑》作者:且东 2017-04-10 13:05
。联想、海尔等知名企业纷纷到名牌大学开讲座,宣传其企业文化,也是为了吸引优秀毕业生。一些外资公司,还特意请来总部负责人或者是地区负责人亲临招聘现场。一些国家重点工程研究院也会派请他们的知名院士、学者到各所一流大学做报告……
各名牌学府的毕业生们供不应求,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些热门专业(物理、数学、中文、计算机、外语等)2001年的供需比例达到了1:12。就是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平均每一个人都有12家用人单位等着。
但是这样的大学毕竟是少数,这样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少数。这几所大学和这几个热门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乐观,并不代表所有的学校和所有的专业的就业形势乐观。建设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也不可能只有这极少数的大学毕业生人才。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大学毕业生中女生就业就更加说不清道不明。其实,性别歧视,男女就业不平等也是由来已久的问题。
据统计,在北京的高收入人群中,男性占73%,女性仅为27%。从高收入者的具体职业和学历情况看,男女双方在文化素质均等、专业技能不相上下的情况下,两者的收入差异竟然高达993元,男性月收入人均为7707元,女性的仅为6714元。而北京外国语大学对毕业生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中,在“择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选项上,被排在第一位的也是性别歧视,选择这一项的人占总人数的53.1%。显然,性别问题已经成为了毕业生,尤其是女生就业时的一个新问题。
女生就业难的问题,是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方面,这也或多或少是一个社会问题的折射。很多女生在面对招聘单位挂出的“只招男生”的牌子时,只能是无奈的感叹而别无他法。可能在某些方面,有些女生比男生还强一些,还要适合一些职位,但是社会对男女不公的看法,还是让多数女生丧失了勇气和信心。甚至妇联招聘都指明要男生,原因竟是机关单位女性比例过高,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而警察、律师这类的职业,更是有理由堂而皇之地对女性从业设置高门槛。
女大学生在择业时,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应该更加务实一些,调整好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虽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不能有性别歧视,但是一些行业存在着其特殊性,要么是“非男不聘”,要么是“非女不用”。在面对这样的行业时,女大学生要慎重,要事先打听清楚,不要浪费时间。
很多大学校园,每年毕业前夕,在女生群里几乎都会掀起一阵扮靓风。其原因就是很多女大学生认为,求职时一定要给招聘单位一个完美的印象。这个印象不是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知识内涵,而是外在美的追求——化妆品堆积起来的美丽。外在美固然好看,但是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女大学生应该做的还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求职技巧,着重展示真我风采。对于自己的求职妆容,也可以听一听关于女性美容的讲座,学习化职业妆的技巧,把握化妆的浓淡。
女大学生在求职的时候,最最忌讳的就是慌不择路。不要因为就业的压力,毕业的迫近,只要是就业招聘信息就相信,就去面试求职。这样很容易给一些不法分子机会,让他们的违法计划得逞。女大学生在收集就业招聘信息的时候,要去粗取精地进行筛选,要辨别清楚其真伪。特别是一些指明只招聘女生的职业更要小心对待,辨别其单位的性质,分清其工作性质。
大学生在就业时,遇到不公正的对待一定要据理力争,遇到特殊情况,更应该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各名牌学府的毕业生们供不应求,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些热门专业(物理、数学、中文、计算机、外语等)2001年的供需比例达到了1:12。就是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平均每一个人都有12家用人单位等着。
但是这样的大学毕竟是少数,这样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少数。这几所大学和这几个热门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乐观,并不代表所有的学校和所有的专业的就业形势乐观。建设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也不可能只有这极少数的大学毕业生人才。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大学毕业生中女生就业就更加说不清道不明。其实,性别歧视,男女就业不平等也是由来已久的问题。
据统计,在北京的高收入人群中,男性占73%,女性仅为27%。从高收入者的具体职业和学历情况看,男女双方在文化素质均等、专业技能不相上下的情况下,两者的收入差异竟然高达993元,男性月收入人均为7707元,女性的仅为6714元。而北京外国语大学对毕业生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中,在“择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选项上,被排在第一位的也是性别歧视,选择这一项的人占总人数的53.1%。显然,性别问题已经成为了毕业生,尤其是女生就业时的一个新问题。
女生就业难的问题,是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方面,这也或多或少是一个社会问题的折射。很多女生在面对招聘单位挂出的“只招男生”的牌子时,只能是无奈的感叹而别无他法。可能在某些方面,有些女生比男生还强一些,还要适合一些职位,但是社会对男女不公的看法,还是让多数女生丧失了勇气和信心。甚至妇联招聘都指明要男生,原因竟是机关单位女性比例过高,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而警察、律师这类的职业,更是有理由堂而皇之地对女性从业设置高门槛。
女大学生在择业时,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应该更加务实一些,调整好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虽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不能有性别歧视,但是一些行业存在着其特殊性,要么是“非男不聘”,要么是“非女不用”。在面对这样的行业时,女大学生要慎重,要事先打听清楚,不要浪费时间。
很多大学校园,每年毕业前夕,在女生群里几乎都会掀起一阵扮靓风。其原因就是很多女大学生认为,求职时一定要给招聘单位一个完美的印象。这个印象不是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知识内涵,而是外在美的追求——化妆品堆积起来的美丽。外在美固然好看,但是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女大学生应该做的还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求职技巧,着重展示真我风采。对于自己的求职妆容,也可以听一听关于女性美容的讲座,学习化职业妆的技巧,把握化妆的浓淡。
女大学生在求职的时候,最最忌讳的就是慌不择路。不要因为就业的压力,毕业的迫近,只要是就业招聘信息就相信,就去面试求职。这样很容易给一些不法分子机会,让他们的违法计划得逞。女大学生在收集就业招聘信息的时候,要去粗取精地进行筛选,要辨别清楚其真伪。特别是一些指明只招聘女生的职业更要小心对待,辨别其单位的性质,分清其工作性质。
大学生在就业时,遇到不公正的对待一定要据理力争,遇到特殊情况,更应该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