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25位商业领袖: 影响世界的商业领袖章节目录 > 第4节 只有一直处于警惕当中,才能度过难关

第4节 只有一直处于警惕当中,才能度过难关(2/2)

25位商业领袖: 影响世界的商业领袖作者:闻天 2017-01-17 00:44
从未有人为微机编过Basic程序,盖茨开辟了PC(个人电脑)软件业的新路,奠定了软件标准化生产的基础。日后无数个面带菜色,终日泡在机房里的程序员都在延续着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最初的那些痛苦经历。

    软件帝国的奠基人

    1975年2月

    Basic编写工作大功告成,艾伦亲自赴MITS公司演示,十分成功。这年春天,艾伦率先进入MITS,担任软件部经理。念完二年级课程,盖茨也紧随其后,飞往MITS,分担艾伦从事的工作。

    1975年

    微软Microsoft 诞生,但当时微软与MITS之间的关系十分模糊,确切地说微软“寄生”于MITS之上。

    7月下旬,他们与罗伯茨签署了协议,期限10年,允许MITS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和转让Basic及源代码,包括第三方。根据协议,盖茨他们最多可获利18万美元。罗伯茨在全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宣传,生意蒸蒸日上。盖茨和他的公司声名大振,腰杆一下子硬了许多。

    1976年

    MITS内部出现波动。

    1977年

    罗伯茨将MITS卖给Perterc公司。Perterc要把软件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这个争端最后诉诸仲裁。在盖茨父亲及其律师朋友的帮助下,盖茨侥幸获胜。

    1977年

    盖茨正式退学。解决了与MITS的关系后,和艾伦开足马力,准备大干一场。

    1981年8月

    IBM的个人电脑问世。负责这个项目的唐·埃斯特利奇成了PC业的“教父”,他也是IBM中惟一让盖茨信服的人。这位“教父”在1984年就给IBM带来40亿美元的收入,光这一块就可成为美国第74大公司,也是仅次于IBM和DEC的第3大电脑公司。

    1985年6月

    微软和IBM终于成功达成协议,联合开发OS/2操作系统。从此,蚂蚁爬上了巨人的肩膀,并且也变成了巨人。

    1989年

    兼容机市场已达到80%的份额。微软在操作系统的许可费上,短短几年就赢利20亿美元。

    1990年

    微软的光芒也吸引了美国反垄断法组织的注意力。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开始调查微软的市场行为,主要是针对其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一起捆绑销售的方式,这种搭售方法正是反垄断法“专政”的对象之一。不过作为信息时代的行业翘首,微软习惯了法律对它的优待。

    1994年

    司法部对微软的市场行为做出限制性裁决。尤其是当微软准备并购财务软件市场的领头羊——Intuit公司时,司法部挺身而出,指控这起兼并案为非法,微软不得不放弃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1995年

    法院做出裁决,禁止微软将不同软件产品强行捆绑,这与其说是司法部的胜利,不如说是双方体面的“言和”因为微软毫发未损,而且也认定这项裁决将束之高阁。

    微软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其好战的本性及一贯咄咄逼人的策略,用盖茨的话来说:“任何会动的东西,都是我们的猎物。”也正是非凡的野心和一往直前的气势,成为微软不断成功的动力源泉。

    20多年来,微软如同一条风度翩翩的大白鲨游进了金鱼池中,令对手闻风丧胆。在盖茨的率领下,不但在原有的业务领域内巩固了其垄断地位,也频频开拓了可供占领的全新疆界。

    弹指神通

    盖茨曾经说过电子邮件是弹指间的信息。其实在他对企业的管理中,才真正发挥了这一弹指神功的威力。早在20世纪80年代,盖茨就在微软公司内部安装了第一个电子邮件系统,它很快成为公司内部通信与管理的主要途径。当时公司规模尚小,区区12个人之间的信息沟通,电子邮件的魅力已经完全展示了出来。

    盖茨在回忆录中写道:“这(电子邮件)为我们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微软公司已经成为拥有3万员工的航空母舰式企业,电子邮件的功用则更为强大。这种东西越是在庞大的机构中就越能显示非凡的效率。

    盖茨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来阅读电子邮件,并且做出答复。公司中每一个员工都可以直接传送信息给他,越过所有机构层次的阻隔。盖茨则是这些邮件的惟一阅读者,因此任何人都不需要担心礼仪问题。盖茨相信,每个人在口头上的表达都会有多少失真,而在一种不必见面的交流方式中更有可能流露真情。

    当然,坏消息也都是从电子邮件中传来的,所以,他在每天睡觉前都要开启电脑,与员工交换最新的信息和看法。

    电子邮件的充分利用使得微软所有员工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公司发出的最新指示,这使得整个公司的办公效率在同一时间内高速运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