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危机管理: 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章节目录 > 第14节 强生的“泰莱诺尔”

第14节 强生的“泰莱诺尔”(2/2)

危机管理: 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作者:平川 2017-01-17 00:41
12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所生产的食品,尤其是速溶咖啡,时下人见人爱,风靡全球,是其拳头产品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饮誉世界的雀巢帝国,在20世纪70年代却险些信誉扫地,“一命呜呼”。

    危机事件起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世界上出现了一种舆论,说雀巢食品的竞销,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母乳哺育率下降,从而导致了婴儿死亡率的上升。由于当时雀巢的决策者拒绝考虑舆论的批评,依旧我行我素,加上竞争对手的煽风点火,1977年,一场著名的“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在美国爆发了。美国婴儿奶制品行动联合会的会员到处劝说美国公民不要购买“雀巢”产品,并批评这家瑞士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有不道德的商业行为,对此雀巢公司只是一味地为自己辩护,结果遭到了新闻媒介更为猛烈的抨击。整个危机持续了10年之久,正如美国新闻记者米尔顿·莫斯科维兹所言,“抵制雀巢产品”运动是“有史以来人们向大型跨国公司发起的一场最为激烈和最动感情的战斗”。直到1984年1月,由于雀巢公司承认并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经销母乳替代品的国际法规,国际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委员会才宣布结束抵制运动。

    如今,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其实这场产品抵制运动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问题出在雀巢公司未能尽早地注意到社会公众的合法要求,与社会上那些有影响的决策人物的传播沟通工作也做得不好。更为不幸的是,它不能正确地对待社会活动家的批评建议,雀巢公司甚至对一些教会领袖所提出的严肃的道德问题也采取了冷漠的态度,一味强调所谓的科学性和合法性,结果非但没令人感到公司关心社会公众提出的问题,相反还给人留下了公司不肯让步的坏印象。显然,这样的传播沟通是失败的。

    当婴儿奶制品问题在1970年第一次被提出来时,雀巢公司试图把它作为营养健康问题予以处理,公司提供不少科学和有关的数据分析,但问题并没得到根本解决,这种处理方法给公众的感觉就是到雀巢公司忽视了他们合法和严肃的要求,从而使得他们对雀巢公司敌意倍增。

    当瑞士的一个不大的社会活动组织指责雀巢产品“杀婴”时,雀巢公司以“诽谤罪”起诉该组织且打赢了官司。但那份长长的公开判决书使得这场法律上的胜利变成了公司的一起危机事件,因为它直接导致了公众对其产品的抵制运动。当时,一些政治活动家号召大家抵制雀巢产品时,教会领袖和一些社会团体加入了进来。他们中的一些人把雀巢公司的问题看成是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并认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只关心赚钱,而不管人们的死活。如同现代许多社会政治运动一样,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在美国开展得尤为轰轰烈烈。虽然雀巢公司在美国既不生产也不销售婴儿奶制品,利益上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但其美国分公司却因抵制运动而蒙受巨大损失。

    雀巢公司作为第三世界婴儿奶制品的最大供应商,成了当时社会活动家批判商业社会的靶子,成了“以剥削来赚利润”的反面企业典型。

    那些抵制运动的团体希望雀巢公司能在饱尝抵制运动给其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后果后,最终了解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他们希望雀巢公司能改变其漠视社会的态度。随着对话的不断进行,情形确实发生了变化,相互的理解沟通对各跨国公司的行为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与强生公司相比,雀巢公司在“毒奶粉”危机事件管理上失败的根源就在于雀巢公司以大企业、老品牌自居,拒绝接受公众的意见。另外,由于雀巢公司的推销活动,对公众是保密的。这使得雀巢公司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不通。所有这一切,都犯了危机管理的大忌,也就难怪误解、谣传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