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章节目录 > 杀害岳飞的元凶是谁?

杀害岳飞的元凶是谁?(2/2)

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作者: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2017-01-24 00:39


    岳飞个性强,“忠愤激烈,议论不挫于人”,不容易和人合作。绍兴七年(1137年),他上书奏请高宗建储:“乞皇子出阁,以定民心。”同年,他又因守母丧,未经高宗批准便自行解职,把兵权交给张宪。这两件事犯了高宗的大忌。加之高宗有过在金营作人质,从扬州南渡等惊险经历,对金兵始终心存恐惧。他对战争前景有两怕:一怕全胜,二怕大败。胜则怕武将兵多、功高而权重,败则怕欲为临安布衣而不能。因此一心求和,想当个安安稳稳的太平皇帝。所以,秦桧利用岳飞部下的告讦来证明岳飞的跋扈。正好迎合了赵构害怕岳飞立盖世之功,挟震主之威的心理,加上岳飞又是反对和议最力的主战派,故而下令杀了岳飞。值得注意的是,有位台湾学者经过对《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大金国志》等史籍的考证研究,提出了一种新说法,认为岳飞的死是由于高宗思母所致。原来高宗的生母韦氏太后,是徽宗的贤妃,在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初一,与徽、钦二帝同被金人俘执北去。赵构南渡初安,特别思念生母。尤其是其子赵专死后,更感到自己虽有天下,但无父(徽宗死于绍兴五年)无子,处境悲凉。因此曾说:金人若将韦太后送回,“余皆非所问也”。绍兴八年(1138年),他又伤心地表示:“太后春秋已高,朕朝夕思念,欲早相见,故不惮屈已,以冀和议之成者,此也。”

    秦桧知道金人的和谈决策后,便利用赵构思母的心理,请求金人以放回韦太后为条件,于绍兴十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达成和议。此时,高宗又对秦桧表示:“然朕有天下,而养不及亲,徽宗既无及矣,太后年逾六十,日夜痛心!今虽与之立誓,当奏告天地宗庙社稷明言若归我太后,朕不惮屈己与之和,如其不然,则此要盟,神固不听,朕亦不惮用兵也。”但是金人怎会轻易释回韦太后?他们利用高宗思母心切,又以“释母”必先杀掉岳飞来要挟。因此,赵构为一己私利,竟然下毒手害死了岳飞。(李安《宋高宗“赐岳飞死于大理寺”考注——岳武穆真正死因》。原载《中国宪政》第3 卷9 期,见台湾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印刷的《宋史研究集》第4 辑)

    如果真像这位台湾学者说的,为一老媪竟使岳飞这智勇冠世的一代名将遭之横死,岂不惜哉!

    (崔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