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世界文学历程》张良村_等编章节目录 > 第二节 紫式部

第二节 紫式部(2/2)

《世界文学历程》张良村_等编作者:《世界文学历程》张良村_等编 2017-01-24 00:35
懂人世的小女孩成为世人赞誉的贵夫人……作者以大量的素材表现了那一时代日本妇女命运完全受男子摆布的现实。同时又让源氏公子感慨;“世间女子个个可爱,教我难于舍弃。这便苦死我也!”作者认为光源氏是一个心地善良、对妇女有情有义的贵族,他在自己飞黄腾达之时,不忘专门修建,处居所,把那些需要他照顾的女人都接来,给她们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一然而,同住一个院中,明石姬为光源氏生养的女儿只能由紫上夫人调养;在光源氏看来,出身低微的明石姬虽然有做母亲的能力,却没有做母亲的资格。

    作者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塑造光源氏这一形象。他追奇猎艳不分对象,上自高贵的皇妃下至低贱的贫民女子,这也正是当时贵族社会放纵、淫荡的两性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作者又希望他风流倜傥,温文尔雅,多情善感,有始有终,能够真正关心妇女的命运。

    在花费大量笔墨描绘光源氏情场渔猎生活的同时,作者也必然写到了他在政治上的风云变幻。光源年由于生母出身低贱,缺乏外戚后援,虽有帝王之相而不得不被降为臣籍,纵然满腹经纶也只能随着政治斗争的风浪起伏。在错综复杂,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中,光源氏不重名位与权势,自动贬谪穷乡僻壤,表现出宽容忍让、与人为善的态度。一旦重新得势,光源氏又不计前嫌,并违背真正心愿,接受朱雀帝的请求,娶王宫为妻。作者将更多的政治、道德、人格理想赋予光源氏,以寄托自己对理想贵族社会的向往。

    在光源氏身上,政治上的软弱无力与为人处世的圆滑、世故,情场上的放荡不羁与柔情蜜意,生活上的豪华奢侈与悲观厌世,都十分矛盾而集中地体现了出来。作者通过光源氏的一生,既表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又揭示了贵族阶级从繁盛走向衰落以致精神崩溃的历史过程。

    作者还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触和视角,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妇女形象,空蝉、夕颜。紫上、六条妃子、末摘花等一个个与光源氏的渔色生活发生关系的女子、都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她们身份不同,性格各异,但是在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下,没有一个能够得到爱情的欢乐与家庭的幸福,无一例外地被迫充当了贵族男子泄欲的工具。作品通过光源氏及其他贵族男子对广大妇女蹂躏的描写,愤慨地告诉人们:一夫多妻制在剥夺了妇女所有权力的同时却给予了贵族男子可以随意玩弄、侮辱女人的权力。他们可以毫无节制地另寻新欢,一娶再娶,而妇女要么被遗弃,要么只能靠拼命争宠来维持自己的地位,要么彻底丧失自我,完全迎合贵族男子的审美道德标准,甚至不能有自己喜怒哀乐。这种代价是惨重的,所以,就连出身皇族的藤壶也免不了出家为尼的下场;紫上这样一位倍受宠爱。十全十美的理想贵夫人也因不堪妒恨而悲泪独弹,对光源氏所作所为只有忍气吞声,最后正值中年而在抑郁中死去;六条妃子纵有如花似玉、出类拔萃的美貌也免不了被抛弃的命运……几乎所有女性的归宿都是要么出家,落发为尼;要么死亡,无声无迹,极其悲惨。

    作品在着意描写贵族阶级的宫廷生活尤其是描写他们放荡、糜烂的两性生活的伺时,还以写实的手法触及了平民和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不幸命运,是一部形象的平安时代贵族社会的兴衰史和妇女命运的悲惨史。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贵族统治者,还是受迫害的妇女,他们的结局不是死亡便是出家。这种处理一方面固然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厌弃和批判;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作者因找不到出路而对现实和人生所产生的幻灭感和逃避心理。其中佛教的宿命论和弃恶从善、“往生净土”的思想对作者的影响很深。

    《源氏物语》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平安王朝宫廷贵族的恋情画卷,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以丰富多采的内容广泛展示了当时绚烂的贵族文化背景和上流社会的生活风情,作者的描述有着相当扎实的生活基础。作者没有着意安排某个情节或故事线索,作品的结构采取了时光更迭、光阴流转的自然顺序,一切均以主人公光源氏为中心展开,主干单纯而集中,支脉清晰而紧凑,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的结构手法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鲜明个性刻画人物,铺展故事。《源氏物语》的故事是跟着人物走而不是随着事件来的。作者特别擅长运用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光源氏一生风流,他对不同的女子所用的心思和手段都可以通过他的内心活动得到表现,而其最终的云隐结局也自然地与其内心认为“出家入寺,勤修佛法,既可以为后世增福,又可使今生消灾延寿”紧密相连。女主人公紫上在作品中是一个少言寡语,没有很多行为、事件发生的人物,作者几乎完全用心理描写来展示这一人物的精神世界。她的外表i她的每一个动作,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样雍容华贵,忍让顺从,无可挑剔,而其心情的郁抑,精神的痛苦则在成功的心理描写手法上得到了彻底的展示,尤其是紫上对夕雾与落叶公主偷情一事所发的“女人持身之难”慨叹,堪称是说出了平安朝众多日本妇女的心底话。还有藤责女御与光源氏发生**关系后,灵魂深处欲爱不能、欲罢不忍的矛盾心理和苦恼,六条妃子既想得到光源氏专宠又对其无能为力的凄苦,浮舟既爱黄君又迫于亲王的逼迫而绝望的情感活动,等等。应该肯定地说,《源氏物语》十分成功地写出了人类丰富而多层次的精神世界。从这个角度而言,《源氏物语》是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小说。

    《源氏物语》的景物描写也是相当成功的。春、夏、秋、冬、清晨、正午、黄昏、夜半、花鸟、虫鱼、日月、山川,这些生动细致的景物与人物的性格表现、情感的流露、命运的变迁及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充分体现出日本文学追求优美、崇尚“物哀”与“幽玄”这一美学境界的独特特色。

    《源氏物语》的语言优美典雅,透露着一股缠绵的幽情。紫式部用新创造的日本假名文字进行创作,共使用了12Q00多个词汇,为后世作家树立了典范,为日本语言特别是文学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作品的行文舒缓,在叙述中不时插入一些和歌与汉诗,节奏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展现出意郁情浓的语言风格。据不完全统计,小说引用最多的白居易诗共100余处,引用和歌800余首,同时还引用了中国古代的《论语》、《老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文选》、《史记》、《汉书》等书中的典故与语言,一方面显示了紫式部高深的汉诗文造诣,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化、文学对古代B本文化、文学的巨大影响。

    《源氏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为日本散文文学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对后代的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历代作家都把《源氏物语》奉为经典,日本文学所独有的柔美、抒情的风格也正源于这部《源氏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