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赴美欧作国民外交(2/2)
《胡适传》作者:胡适传 2017-01-24 00:28
小气(器),故使美国排日的空气甚为浓厚,云云。④
1938年7月,胡适又往欧洲游说,对英、法、瑞士诸国说明中国抗战的意义。8月4日,他住在伦敦的旅馆里,突然想起国内的好朋友周作人尚陷身在日本侵占的北平,甚是放心不下,便写了一首诗,其词云:
藏晖先生昨夜作一个梦,梦见苦雨庵中吃茶的老僧忽然放下茶钟出门去,飘然一杖天南行。
天南万里岂不太辛苦?
只为智者识得重与轻。
梦醒我自披衣开窗坐,
谁知我此时一点相思情。⑤
胡适对周作人可以说是很讲友情的了,君子爱人以德,劝他要识得“重与轻”,勿为日人所利用。但那时的周作人,“事变未久,即借口于米盐蔬笋诸事而向人宣称‘准备出山’了”。⑥ 他收读了胡适寄赠的诗,似亦有所愧悔,曾略仿藏晖体作答诗一首,其词云:
老僧假装好吃苦茶,实在的情形还是苦雨,近来屋漏地上又浸水,结果只好改号苦祝晚间拼好蒲团想睡觉,忽然接到一封远方的话,海天万里八行诗,多谢藏晖居士的问讯。
我谢谢你很厚的情意,可惜我行脚却不能做到;
并不是出了家特地忙,因为庵里住的好些老校
我还只能关门敲木鱼念经,出门托钵募化些米面,——
老僧始终是个老僧,希望将来见得居士的面。⑦
周作人虽然在诗末作了这样的声明,并把他与胡适的赠答诗竭力向友人间传播,似乎也想借此表示忏悔,但他仍借口米面问题,未能听从胡适的诚心劝告,终于附逆当了汉奸!历史竟是这般严厉、毫不容情啊!
-------------------------------------------------------
①胡适此信作于1937年9月9日,曾载《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特刊》。转引自吴相湘著《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载《民国百人传》第1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第175~176页。
②这篇演说,载《远东杂志》第1卷第1期(The Far Eastern Magazine V.1, N1.),有郭博信先生译文。转引自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5册,第1619页。
③关于这次演说的事,参看胡适1937年9月30日及10月1日日记,见《胡适的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月1版,下册,第591~592页。
④杨鸿烈1937年7月16日致胡适信,载《胡适来往书信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月1版,中册,第375~376页。
⑤此诗当时曾在一些友人中间传观;后收入《胡适之先生诗歌手迹》(台北商务印书馆1964年12月出版)及《尝试后集》(台北胡适纪念馆1971年2月印行),均题为《寄给在北平的一个朋友》。
⑥参看邓广铭1938年11月30日致胡适信,见《胡适来往书信逊中册,第388~389页。
⑦周作人《知堂回想录》(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1974年出版)第161则“北大感旧录(七)”。其中也录存有胡适寄赠的诗。
1938年7月,胡适又往欧洲游说,对英、法、瑞士诸国说明中国抗战的意义。8月4日,他住在伦敦的旅馆里,突然想起国内的好朋友周作人尚陷身在日本侵占的北平,甚是放心不下,便写了一首诗,其词云:
藏晖先生昨夜作一个梦,梦见苦雨庵中吃茶的老僧忽然放下茶钟出门去,飘然一杖天南行。
天南万里岂不太辛苦?
只为智者识得重与轻。
梦醒我自披衣开窗坐,
谁知我此时一点相思情。⑤
胡适对周作人可以说是很讲友情的了,君子爱人以德,劝他要识得“重与轻”,勿为日人所利用。但那时的周作人,“事变未久,即借口于米盐蔬笋诸事而向人宣称‘准备出山’了”。⑥ 他收读了胡适寄赠的诗,似亦有所愧悔,曾略仿藏晖体作答诗一首,其词云:
老僧假装好吃苦茶,实在的情形还是苦雨,近来屋漏地上又浸水,结果只好改号苦祝晚间拼好蒲团想睡觉,忽然接到一封远方的话,海天万里八行诗,多谢藏晖居士的问讯。
我谢谢你很厚的情意,可惜我行脚却不能做到;
并不是出了家特地忙,因为庵里住的好些老校
我还只能关门敲木鱼念经,出门托钵募化些米面,——
老僧始终是个老僧,希望将来见得居士的面。⑦
周作人虽然在诗末作了这样的声明,并把他与胡适的赠答诗竭力向友人间传播,似乎也想借此表示忏悔,但他仍借口米面问题,未能听从胡适的诚心劝告,终于附逆当了汉奸!历史竟是这般严厉、毫不容情啊!
-------------------------------------------------------
①胡适此信作于1937年9月9日,曾载《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特刊》。转引自吴相湘著《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载《民国百人传》第1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第175~176页。
②这篇演说,载《远东杂志》第1卷第1期(The Far Eastern Magazine V.1, N1.),有郭博信先生译文。转引自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5册,第1619页。
③关于这次演说的事,参看胡适1937年9月30日及10月1日日记,见《胡适的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月1版,下册,第591~592页。
④杨鸿烈1937年7月16日致胡适信,载《胡适来往书信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月1版,中册,第375~376页。
⑤此诗当时曾在一些友人中间传观;后收入《胡适之先生诗歌手迹》(台北商务印书馆1964年12月出版)及《尝试后集》(台北胡适纪念馆1971年2月印行),均题为《寄给在北平的一个朋友》。
⑥参看邓广铭1938年11月30日致胡适信,见《胡适来往书信逊中册,第388~389页。
⑦周作人《知堂回想录》(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1974年出版)第161则“北大感旧录(七)”。其中也录存有胡适寄赠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