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胡适传章节目录 > 六、真博士,还是假博士?

六、真博士,还是假博士?(2/2)

胡适传作者:胡适传 2017-01-24 00:28
问题,只是晚了10年才拿到。不论1927年胡适取得学位是“拍拍肩膀,握握手”,或由“杜威玉成”,总是由校方正式授予的博士,怎么假得了呢?在西方今日多如牛毛的博士队伍中,胡适的博士头衔难道比谁逊色吗?更何况他一生还获得那么多的名誉博士学位,他的学术成就是得到世界承认了的!⑩

    然而,胡适的博士学位毕竟又早用了10年。即使是由于夏、富二氏所说的“手续问题”,胡适本人也应该明白。明知博士尚未到手,不加澄清,反而自称博士,并且白纸黑字印在书上,就涉及读书人的“诚实”品格了,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有人要作《西江月》词讥笑他“哥伦比亚读未终,先把博士使用”,奈何?有人要说他“难免有‘欺世盗名’10年之‘罪’”,也不能指为诬蔑。这博士学位问题之所以成为话柄,不是也可以见出胡适青年时期性格的某一侧面吗?11

    -----------------------------------------------------------

    ①参看《藏晖室札记》卷十六,“二六博士考试”(1917年5月27日追记),上海亚东图书馆版,第143页。其中记主试者六人:

    Professor John Dewey (杜威)

    Professor D. S. MillerProfessor W. P. MontagueProfessor W. T. BushProfessor Frederich Hirth (夏德)

    Dr.W. F. Cooley

    ②胡适自己在《藏晖室札记》卷十六“二六博士考试”中记为“考过”,而不是“通过”。1919年9月7日,仍在美国留学的胡适的好友朱经农致信胡适,说:“今有一件无味的事体不得不告诉你。近来一班与足下素不相识的留美学生听了一位与足下‘昔为好友,今为雠仇’的先生的胡说,大有‘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神气,说‘老胡冒充博士’,说‘老胡口试没有Pass’,说老胡这样那样。我想‘博士’不‘博士’本没有关系,只是‘冒充’两字决不能承受的。我本不应该把这无聊的话传给你听,使你心中不快,但因‘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种谣言甚为可恶,所以以直言奉告,我兄也应设法‘自卫’才是。凡是足下的朋友自然无人相信这种说法,但是足下的朋友不多,现在‘口众我寡’,辩不胜辩。只有请你把论文赶紧印出,谣言就没有传布的方法了。”胡适没有采取自卫手段刊布论文。1920年8月9日,朱经农致胡适信中又提起这件事,说:“你的博士论文应当设法刊布,此间对于这件事,闹的谣言不少,我真听厌了,请你早早刊布罢。”(以上两信见《胡适来往书信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月一版,上册,第67页、110页)。对于这等关系个人名誉的大事,朋友如此着急,而胡适却不能自卫,可以推断“昔为好友,今为雠仇”的人说的“口试没有Pass”云云,大约是言之有据,而胡适却有难言之隐。

    ③Howard P. Linton, Comp, Columbia Vniversity Masters’ and Doctoral Dissertation on Asia, 1875—1956.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Libraries, 1957.

    ④Tung-li Yuan, Comp, A Guide to Doctoral Dissertations by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 1905—1960, Washington, D. C. 1961.

    ⑤参看唐德刚文:《七分传统,三分洋货——回忆胡适之先生口述历史之三》,载台北《传记文学》第31卷第4期。

    ⑥唐德刚的《回忆胡适之先生与口述历史》之一至之三,原载台北《传记文学》第31卷第2至4期,后来续至10篇,集为《胡适杂忆》一书,1981年11月由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有周策纵、夏志清二先生序,附录周策纵致唐氏信,即《论胡适的诗——论诗小札之一》。

    ⑦纽约《星岛日报》所刊的三篇文章是潘维疆的《胡适的博士头衔索隐》、胡祖强的《从胡适博士头衔被考据说起》、潘维疆的《胡适博士头衔索隐补述》,分别见1978年4月17日、5月13日、5月29日该报。唐德刚信载该报同年6月7日。

    ⑧汤晏的《胡适博士的学位的风波》,载《传记文学》第33卷第1期,并附录了唐德刚致《星岛日报》主编信《胡适乃真博士》。夏志清的《胡适博士学位考证》,载《传记文学》第33卷第5期。

    ⑨富路得(Luther Currington Goodrich)先生这封信的原件曾影印制版,附印于台北《传记文学》第33卷第5期所刊夏志清文,并由夏氏中译。(原件尚有一行:Subject Dr. Hu Shih’s ph. D. degree. 中译为:关于胡适博士的哲学博士学位问题。)

    ⑩胡适一生所得荣誉博士学位,据胡颂平先生所作《适之先生的博士学位及其他》、《适之先生博士学位补遗》(载台北《传记文学》第2卷第3期及第3卷第2期),共35个,按年代先后排列如下:

    1935年,香港大学法学博士。

    1936年,美国哈佛大学文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文学博士。

    193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博士。

    1940年,美国韦斯尔阳大学法学博士,美国杜克大学法学博士,美国克拉大学法学博士,美国卜隆大学法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法学博士,美国柏令马学院博士,美国宾州大学法学博士。

    1941年,美国加州大学法学博士,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文学博士,美国森林湖学院法学博士,美国狄克森学院法学博士,美国密达伯瑞学院法学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学博士,美国佛蒙特州大学博士。

    1942年,美国达脱茅斯学院文学博士,美国第纳逊大学文学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文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法学博士,美国罗却斯德大学法学博士,美国奥白林学院法学博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法学博士,美国妥尔陀大学法学博士,美国东北大学法学博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法学博士。

    1943年,美国伯克纳尔大学文学博士。

    1945年,英国牛津大学法学博士。

    1949年,美国柯鲁开特大学文学博士。

    1950年,美国克莱蒙研究院文学博士。

    1959年,美国夏威夷大学人文学博士。

    11《西江月》词系张子英作,转引自《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译注本第五章注九。说“胡适难免有‘欺世盗名’十年之罪”的是“庸椽楼主”,他在1979年5月4日《中国时报》上发表《胡适的博士问题》一文,对夏志清的文章有所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