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元帅徐向前》作者:中国元帅徐向前 2017-01-24 00:21
元帅不是天才。出生在“穷秀才”之家。滹沱河畔一凡童
对伟大的人物,人们习惯刨根问底。他出生在什么地方?
住过什么学校?读什么书?似乎伟人从小就是不平凡的。其实徐向前的童年,和旧
中国乡村的穷孩子一样,含着泪水生,滚着泥土长。
“世界上没有神童,我也不是神童。生于一个穷秀才家。从小笨,读书也不是高才
生。革命初期,我是个无名小卒。”这是徐向前对家世和青少年时期自我的点画。
密布中国大地的江河川流之中,有一条河叫滹沱河。比起长江、黄河来,它是条川,
但在山西人眼里,它是条大河。全长540多公里,源头在五台山东北的泰戏山,湍急下流,
穿割太行山区,流入河北平原,汇进子牙河。就在这条滹沱河流经的五台县境内,紧靠
河北岸有个大村庄,叫永安村。1901年11月8日,徐向前在这里出生。
据五台县志记载,这永安村原称“薄家村”。早在魏晋时代,官府利用滹沱河的水
上交通,在这里设有仓城,屯积粮米。
随着滹沱河水移道和改朝换代,“薄家村”不知从何年何月起,就改为永安村了。
据说,由于滹沱河作乱,薄家村一带常受山洪袭击。老百姓们在村南修起堤,又改了村
名,以为这样就会永远平安了。其实,河水照样泛滥,永安村不得平安。只是年久日长,
河边慢慢积起黄泥沙,河水又渐渐变小,河面变宽,永安村才“安”稳了。
徐向前出生时是农历辛丑年,正是清王朝摇摇欲垮的年代。1900年秋天,英、美、
日、俄、法、德、奥、意等八国的联军10万余人,进攻北京驻扎天津。北京城惨遭浩劫,
颐和园大批文物古宝被抢走,慈禧太后率领光绪皇帝和王公、大臣逃出北京德胜门,路
经大同、太原。八**队一直打到五台县龙泉关。
1901年7月,就是徐向前出生前的四个月,清政府与侵略中国的十一个大小帝国主义
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个条约规定,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赔款加利
息、白银总数达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只准外国驻兵,不准中国设防;中国人民不准反
抗帝国主义;中国政府要向侵略中国的国家“谢罪”等等。刚步入人世间的徐向前,不
会知道这些,但他在一生中,却常常把自己辛丑年出生与《辛丑条约》说在一起。他给
儿女们说家史,一说就是先说“辛丑年”中国的丑史。
徐门又添了男丁,全家人都高兴。特别是奶奶喜得合不上嘴。这老人看孙女是“多
超余”,看孙子是金银福贵。徐向前的母亲一辈子生下七个子女。头一胎是女孩子,奶
奶虽不喜欢,给取名先月,意思是先得月亮:第二个是男孩子,奶奶乐得喘不出气来,
取名为“银仓”,意思是他会为徐家带来银钱满仓;
第三胎又是女孩,奶奶对她的到来,不冷不热,因为正是春暖花开季节,奶奶说就
叫“春月”吧;第四胎刚生下不久,就夭亡了,因为是女孩,既没留下名,也没给全家
人带来多少欢乐与悲伤。做妈妈的有些伤心,她是娘身上的肉啊!奶奶说:“来日是讨
债鬼,去就去了吧,明年再生小子。”奶奶的话真灵了,第二年冬天,徐家第五个孩子
又出世了,而且果然是男孩子。奶奶遂赠名为“银福”,意思不必说,是银钱福贵占全
了。徐向前诞生徐家,是第六个孩子了,奶奶当然开心,取名为“银存”,意思明白:
他的前程不光发财,而且银钱会多多积存起来。
徐向前的父亲徐懋淮,是村上学问最大的秀才。他认为作为读书人,名字很重要。
应该是叫起来好听、顺口、文雅有深深的含义。他给这第六个出生的孩子起学名、字和
号。于是,小“银存”有了上家谱的正名大号——徐象谦,字子敬。徐秀才当时都没想
到,“象谦”这两个字的谐音,与“向前”那么近似。儿子参加革命后,根据这谐音,
改成了“向前”。这一改,意思就更深奥了。
乡下人盼富贵,总先从名儿上图吉利。仓里有余粮,手头有银钱,几十亩地几头牛,
那是梦求的好日子。可是,徐门家的“银仓”、“银福”和“银存”这些“男子汉”,
赤条条来,每天要吃穿,给徐家带来的只是越来越贫穷。
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①中记载着:“我记事时,家境已经破落,仅有薄地十几
亩。因无劳动力,土地与人伙种,一年忙到头,糠菜掺半,勉强维持温饱。”他所说的
温饱,只是糠菜之类的饱腹,有房住、有衣穿。
每一家庭,都有一部发展、灭亡
史。徐向前从小听说,祖宗辈是从洪洞县迁居五台
山下的。迁居多是伴随着贫困的,农家人不是讨饭,就是跑小买卖。他们家族在五台县
滹沱河边落脚之后,一代代繁衍,一代代奋斗。到第十代,有人发财做了官,有人贫困
如洗。据徐门的家谱记载,清王朝顺治初年前后至光绪末年,徐族中在二百五十年间,
做过七品官以上的人50多;
得诰封、诰授的15人之上。其中最高的官,算是徐向前祖上的徐松龛,官至钦差,
头品顶戴。清道光年间钦点朝元,翰林院编修,做过巡抚,署理过两广总督,编著有
《瀛寰志略》,是研究世界地理的书。此人多才,却不知为什么犯了王法,被罢官治罪。
他死后,还得服刑,棺材上锁着铁链子。这桩事距离徐向前出生,是前十八代的事。
徐象谦懂事时,祖辈留下的,只有一个小院,当中是间破旧的房屋,一座二层的
“小楼”北屋,一个代表“书香门第”的门楼,门楣上刻着三个大字“礼门也”。邻居
家都称呼徐向前家“楼院徐家”。永安村四分之三的徐姓,唯一有二层“楼”的就是这
家;同时还有一个含义:这家曾经是富家。
穷人家生孩子,赖地长苔子。徐象谦出生的第三个年头,母亲赵金銮又生了一女。
她正愁家里人口多,一大窝孩子,最大的不过十二岁,像一窝翅膀不全的小燕子,只知
张嘴等吃,不会飞出去采食。再加上这是女娃,奶奶和家里人,都不欢迎最后的来者。
多余的人儿,总也得有个名呀,奶奶说叫她“占月”吧。意思是她又“占”了个吃饭的
位置。
劳动力的增长,是家庭兴旺发达的来源,徐向前兄弟姐妹六个,算得上整劳力的,
只有母亲。她已年近40岁,一双小脚,眼神又不好,不要说种田地,就是忙着全家七八
张嘴吃饭,也是整年赶早贪黑。徐象谦的父亲“五经”、“四书”读得熟,只是不会种
地,找了个教书的馆离家去了。
徐象谦刚刚记事,每天跟在母亲的身边做些小孩子可做的事。他最愿意做的事是照
看妹妹小占月。论说,家庭中有奶奶、两个姐姐,照看最小的孩子,本不应该落在一个
男孩头上,可是他却整天和小妹妹占月一块玩。占月最亲近的,也是这位“二哥”。
母亲怀占月已是第七胎了,这年她已过35岁。乡下人说,年轻的女人才生出胖孩子。
赵金銮从小荤腥少沾,嫁到徐门家完全吃斋,连葱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伟大的人物,人们习惯刨根问底。他出生在什么地方?
住过什么学校?读什么书?似乎伟人从小就是不平凡的。其实徐向前的童年,和旧
中国乡村的穷孩子一样,含着泪水生,滚着泥土长。
“世界上没有神童,我也不是神童。生于一个穷秀才家。从小笨,读书也不是高才
生。革命初期,我是个无名小卒。”这是徐向前对家世和青少年时期自我的点画。
密布中国大地的江河川流之中,有一条河叫滹沱河。比起长江、黄河来,它是条川,
但在山西人眼里,它是条大河。全长540多公里,源头在五台山东北的泰戏山,湍急下流,
穿割太行山区,流入河北平原,汇进子牙河。就在这条滹沱河流经的五台县境内,紧靠
河北岸有个大村庄,叫永安村。1901年11月8日,徐向前在这里出生。
据五台县志记载,这永安村原称“薄家村”。早在魏晋时代,官府利用滹沱河的水
上交通,在这里设有仓城,屯积粮米。
随着滹沱河水移道和改朝换代,“薄家村”不知从何年何月起,就改为永安村了。
据说,由于滹沱河作乱,薄家村一带常受山洪袭击。老百姓们在村南修起堤,又改了村
名,以为这样就会永远平安了。其实,河水照样泛滥,永安村不得平安。只是年久日长,
河边慢慢积起黄泥沙,河水又渐渐变小,河面变宽,永安村才“安”稳了。
徐向前出生时是农历辛丑年,正是清王朝摇摇欲垮的年代。1900年秋天,英、美、
日、俄、法、德、奥、意等八国的联军10万余人,进攻北京驻扎天津。北京城惨遭浩劫,
颐和园大批文物古宝被抢走,慈禧太后率领光绪皇帝和王公、大臣逃出北京德胜门,路
经大同、太原。八**队一直打到五台县龙泉关。
1901年7月,就是徐向前出生前的四个月,清政府与侵略中国的十一个大小帝国主义
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个条约规定,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赔款加利
息、白银总数达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只准外国驻兵,不准中国设防;中国人民不准反
抗帝国主义;中国政府要向侵略中国的国家“谢罪”等等。刚步入人世间的徐向前,不
会知道这些,但他在一生中,却常常把自己辛丑年出生与《辛丑条约》说在一起。他给
儿女们说家史,一说就是先说“辛丑年”中国的丑史。
徐门又添了男丁,全家人都高兴。特别是奶奶喜得合不上嘴。这老人看孙女是“多
超余”,看孙子是金银福贵。徐向前的母亲一辈子生下七个子女。头一胎是女孩子,奶
奶虽不喜欢,给取名先月,意思是先得月亮:第二个是男孩子,奶奶乐得喘不出气来,
取名为“银仓”,意思是他会为徐家带来银钱满仓;
第三胎又是女孩,奶奶对她的到来,不冷不热,因为正是春暖花开季节,奶奶说就
叫“春月”吧;第四胎刚生下不久,就夭亡了,因为是女孩,既没留下名,也没给全家
人带来多少欢乐与悲伤。做妈妈的有些伤心,她是娘身上的肉啊!奶奶说:“来日是讨
债鬼,去就去了吧,明年再生小子。”奶奶的话真灵了,第二年冬天,徐家第五个孩子
又出世了,而且果然是男孩子。奶奶遂赠名为“银福”,意思不必说,是银钱福贵占全
了。徐向前诞生徐家,是第六个孩子了,奶奶当然开心,取名为“银存”,意思明白:
他的前程不光发财,而且银钱会多多积存起来。
徐向前的父亲徐懋淮,是村上学问最大的秀才。他认为作为读书人,名字很重要。
应该是叫起来好听、顺口、文雅有深深的含义。他给这第六个出生的孩子起学名、字和
号。于是,小“银存”有了上家谱的正名大号——徐象谦,字子敬。徐秀才当时都没想
到,“象谦”这两个字的谐音,与“向前”那么近似。儿子参加革命后,根据这谐音,
改成了“向前”。这一改,意思就更深奥了。
乡下人盼富贵,总先从名儿上图吉利。仓里有余粮,手头有银钱,几十亩地几头牛,
那是梦求的好日子。可是,徐门家的“银仓”、“银福”和“银存”这些“男子汉”,
赤条条来,每天要吃穿,给徐家带来的只是越来越贫穷。
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①中记载着:“我记事时,家境已经破落,仅有薄地十几
亩。因无劳动力,土地与人伙种,一年忙到头,糠菜掺半,勉强维持温饱。”他所说的
温饱,只是糠菜之类的饱腹,有房住、有衣穿。
每一家庭,都有一部发展、灭亡
史。徐向前从小听说,祖宗辈是从洪洞县迁居五台
山下的。迁居多是伴随着贫困的,农家人不是讨饭,就是跑小买卖。他们家族在五台县
滹沱河边落脚之后,一代代繁衍,一代代奋斗。到第十代,有人发财做了官,有人贫困
如洗。据徐门的家谱记载,清王朝顺治初年前后至光绪末年,徐族中在二百五十年间,
做过七品官以上的人50多;
得诰封、诰授的15人之上。其中最高的官,算是徐向前祖上的徐松龛,官至钦差,
头品顶戴。清道光年间钦点朝元,翰林院编修,做过巡抚,署理过两广总督,编著有
《瀛寰志略》,是研究世界地理的书。此人多才,却不知为什么犯了王法,被罢官治罪。
他死后,还得服刑,棺材上锁着铁链子。这桩事距离徐向前出生,是前十八代的事。
徐象谦懂事时,祖辈留下的,只有一个小院,当中是间破旧的房屋,一座二层的
“小楼”北屋,一个代表“书香门第”的门楼,门楣上刻着三个大字“礼门也”。邻居
家都称呼徐向前家“楼院徐家”。永安村四分之三的徐姓,唯一有二层“楼”的就是这
家;同时还有一个含义:这家曾经是富家。
穷人家生孩子,赖地长苔子。徐象谦出生的第三个年头,母亲赵金銮又生了一女。
她正愁家里人口多,一大窝孩子,最大的不过十二岁,像一窝翅膀不全的小燕子,只知
张嘴等吃,不会飞出去采食。再加上这是女娃,奶奶和家里人,都不欢迎最后的来者。
多余的人儿,总也得有个名呀,奶奶说叫她“占月”吧。意思是她又“占”了个吃饭的
位置。
劳动力的增长,是家庭兴旺发达的来源,徐向前兄弟姐妹六个,算得上整劳力的,
只有母亲。她已年近40岁,一双小脚,眼神又不好,不要说种田地,就是忙着全家七八
张嘴吃饭,也是整年赶早贪黑。徐象谦的父亲“五经”、“四书”读得熟,只是不会种
地,找了个教书的馆离家去了。
徐象谦刚刚记事,每天跟在母亲的身边做些小孩子可做的事。他最愿意做的事是照
看妹妹小占月。论说,家庭中有奶奶、两个姐姐,照看最小的孩子,本不应该落在一个
男孩头上,可是他却整天和小妹妹占月一块玩。占月最亲近的,也是这位“二哥”。
母亲怀占月已是第七胎了,这年她已过35岁。乡下人说,年轻的女人才生出胖孩子。
赵金銮从小荤腥少沾,嫁到徐门家完全吃斋,连葱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