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透视崔恩卿: 崔恩卿报业经营之路章节目录 > 第57节 报海无边,回头没岸(2)

第57节 报海无边,回头没岸(2)(2/2)

透视崔恩卿: 崔恩卿报业经营之路作者:赵俊宏 2017-01-13 12:48
还是问了:我们的合作怎么办?

    崔思卿缓缓说:我不好催你们,因为另一个集团的200万元定金已经打到了信报的帐上。我答应他们今天下午3点半,如果北京广电集团的定金仍然没有到,就和他们正式签约。

    送走广电集团的同志,崔恩卿赶去北京小学,参加下午两点举行的信报发行动员大会,报社在那裏租了一个能容纳千人的礼堂。崔恩卿在会上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讲话。会后,“红骏马”的1600人走上北京街头,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信报宣传活动。

    就在这天下午3点半,北京广电集团把一张500万元的支票送到了北京娱乐信报社。

    2001年9月18日,北京广电集团和北京文联正式签定了合作协议:市广电集团投资2500万元,与市文联合办信报。

    这是一笔如同及时雨一样的投资。如果没有这笔资金,信报就不可能在10月的发行和广告宣传战中(这个月份,对所有的纸媒体来说,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一举投入400万元,打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胜仗。

    而对于信报而言,和广电集团合作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资金的壮大。广电集团和信报同属北京,两家的联手,实现了信报为北京做大一份新闻产业的愿望。而且广电集团所拥有的广播及电视的新闻手段和新闻资源,为信报将来立体的和多元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广深厚的平台。这就是崔恩卿等待北京广电集团的加盟,或者说是信报加盟广电集团,等到最后一分钟的原因。

    2001年底,盘点信报创刊一年零3个月的成果:发行量稳定在了20万份,广告收入2000万元。更甘美的果实,是建立起了一支团结、敬业、朝气蓬勃的新闻团队。

    进入2002年,信报拿到了工商银行4000万元贷款的授信额度,报社发展所需的资金,得到了完全的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