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志在潮头伴腾龙(1)(2/2)
《透视崔恩卿: 崔恩卿报业经营之路》作者:赵俊宏 2017-01-13 12:48
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崔恩卿以其成绩卓著的办报实践,极为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理念。先进的观念的确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唤醒一张普通报纸所蕴藏着的巨大潜力,并使这种潜力得到魔术般的发挥。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新闻改革已经走到了这样一个临界点:伴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新闻已经从过去只强调社会效益向两个效益并重转变,新闻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得到了认同,报业的两个轮子开始转了起来。
这个观念在今天早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在当时却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报纸如何经营?怎样才能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这一切都还没有人实践过。风险是显而易见的。谁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北京青年报就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吃螃蟹的人”之一。
谈起当年的改革,崔恩卿至今记忆犹新。他说,1991年底,在海淀的一家宾馆里,北京青年报的一班人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对于报社未来5年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规划,确定北青报今后的发展方向。
崔恩卿说,在那次会议上,大家达成了以下共识:北青报应当办成反映民情民意,对社会有用的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纸,同时必须树立“以报业为主,报业与企业一体化”的报业大经营观。
北青报改革的帷幕至此拉开。
所以能够达成上述共识,崔恩卿说,是因为对于我们对于如何办一张适应市场经济的报纸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崔恩卿说,报纸是一种媒介而非简单的宣传品,它对读者起到的是一种“新闻+服务”的作用,因此,一张报纸应当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读者。那么,北青报的目标读者是谁呢?开始我们是14——28岁的青年,后来逐渐将社会主流人群纳入了我们的视野。与此同时确立了北青报的地域性,即改过去“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立足北京,面向城市”,从而确立了北青报作为城市报的发展方向。当然最核心的东西,是将报社作为一个经营实体,以报纸为主产品,把采编、广告和发行统一起来。
崔恩卿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发展的认识得益于他的两次求学经历,一次是1975年在北京大学经济系读过一年进修班;二是1988—1991年在北京市委党校经济管理大专班攻读了3年。1991年毕业时,崔恩卿提交于题为《浅议青年报刊的发展之道》的毕业论文。他的报业大经营观在这篇论文中第一次得到完整阐述。这一思路成为北青报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
北青报的改革以其骄人的成绩,在中国新闻史上浓墨重彩地写下了辉煌的一笔。与此同时,崔恩卿关于报业改革的思想也在实践中日益成熟。在办报期间和之后,他撰写了《产业化;青年报刊业的前景与挑战》(与人合著)、《报业经营论》等多部论著和大量相关论文。这些著述对于90年代我国报业的改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回首往事,崔恩卿感慨万千,在一首小诗中,他写道:激情澎湃人生路,流金岁月似浪花。勇立潮头何以乐,进腾飞跃向朝霞。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新闻改革已经走到了这样一个临界点:伴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新闻已经从过去只强调社会效益向两个效益并重转变,新闻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得到了认同,报业的两个轮子开始转了起来。
这个观念在今天早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在当时却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报纸如何经营?怎样才能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这一切都还没有人实践过。风险是显而易见的。谁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北京青年报就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吃螃蟹的人”之一。
谈起当年的改革,崔恩卿至今记忆犹新。他说,1991年底,在海淀的一家宾馆里,北京青年报的一班人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对于报社未来5年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规划,确定北青报今后的发展方向。
崔恩卿说,在那次会议上,大家达成了以下共识:北青报应当办成反映民情民意,对社会有用的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纸,同时必须树立“以报业为主,报业与企业一体化”的报业大经营观。
北青报改革的帷幕至此拉开。
所以能够达成上述共识,崔恩卿说,是因为对于我们对于如何办一张适应市场经济的报纸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崔恩卿说,报纸是一种媒介而非简单的宣传品,它对读者起到的是一种“新闻+服务”的作用,因此,一张报纸应当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读者。那么,北青报的目标读者是谁呢?开始我们是14——28岁的青年,后来逐渐将社会主流人群纳入了我们的视野。与此同时确立了北青报的地域性,即改过去“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立足北京,面向城市”,从而确立了北青报作为城市报的发展方向。当然最核心的东西,是将报社作为一个经营实体,以报纸为主产品,把采编、广告和发行统一起来。
崔恩卿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发展的认识得益于他的两次求学经历,一次是1975年在北京大学经济系读过一年进修班;二是1988—1991年在北京市委党校经济管理大专班攻读了3年。1991年毕业时,崔恩卿提交于题为《浅议青年报刊的发展之道》的毕业论文。他的报业大经营观在这篇论文中第一次得到完整阐述。这一思路成为北青报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
北青报的改革以其骄人的成绩,在中国新闻史上浓墨重彩地写下了辉煌的一笔。与此同时,崔恩卿关于报业改革的思想也在实践中日益成熟。在办报期间和之后,他撰写了《产业化;青年报刊业的前景与挑战》(与人合著)、《报业经营论》等多部论著和大量相关论文。这些著述对于90年代我国报业的改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回首往事,崔恩卿感慨万千,在一首小诗中,他写道:激情澎湃人生路,流金岁月似浪花。勇立潮头何以乐,进腾飞跃向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