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报业经营漫谈(1)(2/2)
《透视崔恩卿: 崔恩卿报业经营之路》作者:赵俊宏 2017-01-13 12:48
部城市都形不成相对影响力,无力和地方报纸竞争。
3.面向上层。上层不是大众消费群体:大众不能成为服务上层的报纸的主要读者群,造成大报“四少”局面:
千报一面少特色,
上传下达少新闻,
舆论一致少监督,
高调自赏少知音。
如此报纸最终的结果是大众读者少,也就是缺少大众性的消费群体。
4.缺少零售发行。原先是不想上街售买,实则是无人购买。
上述四条正好和以地方为市场的报纸相反,缺少明确的地域群体,因而也就形不成相对的地域影响力,其结果,广告界难以问津。
(五)近年来一些周报的困惑。
1.市场定位不准,仍然是心胸过大,总想“心怀全国,放眼世界”。
2.媒介功能定位不准,或者说是读者定位不准,不是把报纸当“媒介”办,而是当作“资料库”、“图书馆”,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唯独缺少“新闻信息”和“消费信息”,因此,即便有一定的发行量还是形不成广告载体。
(六)结语:
一张有影响力报纸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新闻信息量
2.地域相对有效发行量
3.地域相对稳定的大众读者群
4.地域相对影响力
(七)一张有影响力报纸的基本标志:
1.地域有效发行量。
2.广告刊载量。
发行量体现报纸的社会效益,广告刊出量体现报纸的综合效益,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3.面向上层。上层不是大众消费群体:大众不能成为服务上层的报纸的主要读者群,造成大报“四少”局面:
千报一面少特色,
上传下达少新闻,
舆论一致少监督,
高调自赏少知音。
如此报纸最终的结果是大众读者少,也就是缺少大众性的消费群体。
4.缺少零售发行。原先是不想上街售买,实则是无人购买。
上述四条正好和以地方为市场的报纸相反,缺少明确的地域群体,因而也就形不成相对的地域影响力,其结果,广告界难以问津。
(五)近年来一些周报的困惑。
1.市场定位不准,仍然是心胸过大,总想“心怀全国,放眼世界”。
2.媒介功能定位不准,或者说是读者定位不准,不是把报纸当“媒介”办,而是当作“资料库”、“图书馆”,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唯独缺少“新闻信息”和“消费信息”,因此,即便有一定的发行量还是形不成广告载体。
(六)结语:
一张有影响力报纸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新闻信息量
2.地域相对有效发行量
3.地域相对稳定的大众读者群
4.地域相对影响力
(七)一张有影响力报纸的基本标志:
1.地域有效发行量。
2.广告刊载量。
发行量体现报纸的社会效益,广告刊出量体现报纸的综合效益,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