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嘉兴远见(1)(2/2)
《激活: 谁启动了中国经济》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1-13 12:33
是以1996年嘉兴大厦在上海浦东新区落成为契机。”曾在接轨上海办公室任职的张军向记者回忆说,“最初嘉兴的提法是接轨浦东,而浙江省里的态度并不明朗。”不过,“举全市各县区财力兴建的”20层的嘉兴大厦在上海浦东拔地而起,作为依托浦东信息、接受海外订单的嘉兴外贸窗口,“在长三角是最早的”。
伴随大厦落成,1996年嘉兴市接轨上海大型系列活动共达成外资项目44个、总投资2.85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2.08亿美元,以上项目总实施率在70%以上。
1998年之后,嘉兴确立了以接轨上海为面向新世纪、实现新发展的首选战略。“为全面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重组嘉兴接轨上海的新优势”,1999年4月,嘉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全面接轨上海战略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接轨上海战略的地位。
来自接轨办的历史资料显示,从1999年至今,嘉兴市每年都在上海举办类似于“恳谈会”、“接轨上海”和“百家国(境)外驻沪机构看嘉兴”的系列活动。仅以2002年嘉兴接轨上海投资项目暨出口商品推介交易会为例,就签订外商投资项目31个、项目总投资为17.66亿美元,内资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30.5亿元。
2.
配角的尴尬
在嘉兴接轨上海的总战略中,“甘当配角、争当名角”是其指导思想。嘉兴政府希望形成一个独特的、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配角产业群。只是在实践的历程中,虽然屡有斩获却多少有些“单相思”的味道。
嘉兴的配角经济首推农业。据嘉兴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申海良处长介绍,嘉兴农副产品输送上海市场,每年达20多亿元,部分农副产品基地事实上已成为上海的“编外菜园子”或“养殖基地”,平湖市凯宇集团公司向沪日供营养午餐就达6.5万客。
嘉兴部分工业产品同时为上海支柱产业配套。全市有1000多家公司、企业与上海各方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联合、协作关系,每年有300多亿产值的工业品为上海配套。如嘉兴韩泰公司和海宁宏达经编公司分别为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配套提供大量轮胎和汽车绒布。
在金融领域,上海浦发银行和太平洋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已在嘉兴市建立分支机构,嘉兴的票据结算业务已纳入上海同城结算网络,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可以通过上海金融市场实现资金融通,一部分外资企业也已直接通过上海的外资银行贷款融资,并且嘉兴已有6家股份制企业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
在外人看来,嘉兴接轨上海、甘当配角的经济发展在浙江势头正劲。而当地人却因为上海“173计划”的出台耿耿于怀。“对于嘉善乃至整个嘉兴是个不小的打击。”计委协作处的张军说。
而另一个“单相思”的事实则和上海洋山港有关。嘉兴除了拥有省内第二大港的乍浦港之外,独山港一带的深水岸线资源也相当丰厚,“天然条件甚至不逊于宁波的北仑港。”据当地一位政府人士透露,因苦于自身财力有限,嘉兴一直没有开发。其实早在洋山港规划之前,嘉兴就提出与上海共同开发独山港,其开发成本将远低于造桥连接洋山港。而结果不光是浙江省里,连上海也同样没有任何反应,最终使得一厢情愿的嘉兴只能作罢。
伴随大厦落成,1996年嘉兴市接轨上海大型系列活动共达成外资项目44个、总投资2.85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2.08亿美元,以上项目总实施率在70%以上。
1998年之后,嘉兴确立了以接轨上海为面向新世纪、实现新发展的首选战略。“为全面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重组嘉兴接轨上海的新优势”,1999年4月,嘉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全面接轨上海战略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接轨上海战略的地位。
来自接轨办的历史资料显示,从1999年至今,嘉兴市每年都在上海举办类似于“恳谈会”、“接轨上海”和“百家国(境)外驻沪机构看嘉兴”的系列活动。仅以2002年嘉兴接轨上海投资项目暨出口商品推介交易会为例,就签订外商投资项目31个、项目总投资为17.66亿美元,内资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30.5亿元。
2.
配角的尴尬
在嘉兴接轨上海的总战略中,“甘当配角、争当名角”是其指导思想。嘉兴政府希望形成一个独特的、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配角产业群。只是在实践的历程中,虽然屡有斩获却多少有些“单相思”的味道。
嘉兴的配角经济首推农业。据嘉兴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申海良处长介绍,嘉兴农副产品输送上海市场,每年达20多亿元,部分农副产品基地事实上已成为上海的“编外菜园子”或“养殖基地”,平湖市凯宇集团公司向沪日供营养午餐就达6.5万客。
嘉兴部分工业产品同时为上海支柱产业配套。全市有1000多家公司、企业与上海各方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联合、协作关系,每年有300多亿产值的工业品为上海配套。如嘉兴韩泰公司和海宁宏达经编公司分别为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配套提供大量轮胎和汽车绒布。
在金融领域,上海浦发银行和太平洋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已在嘉兴市建立分支机构,嘉兴的票据结算业务已纳入上海同城结算网络,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可以通过上海金融市场实现资金融通,一部分外资企业也已直接通过上海的外资银行贷款融资,并且嘉兴已有6家股份制企业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
在外人看来,嘉兴接轨上海、甘当配角的经济发展在浙江势头正劲。而当地人却因为上海“173计划”的出台耿耿于怀。“对于嘉善乃至整个嘉兴是个不小的打击。”计委协作处的张军说。
而另一个“单相思”的事实则和上海洋山港有关。嘉兴除了拥有省内第二大港的乍浦港之外,独山港一带的深水岸线资源也相当丰厚,“天然条件甚至不逊于宁波的北仑港。”据当地一位政府人士透露,因苦于自身财力有限,嘉兴一直没有开发。其实早在洋山港规划之前,嘉兴就提出与上海共同开发独山港,其开发成本将远低于造桥连接洋山港。而结果不光是浙江省里,连上海也同样没有任何反应,最终使得一厢情愿的嘉兴只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