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重组四面碰壁,地产业务借壳中途夭折(2/2)
《首富真相》作者:张小平 2017-02-13 13:26
定为14.67元/股,黄光裕必须将其注入中关村的地产资产评出高值(其目标是180亿元),才能保证在资产重组后的中关村里拥有绝对控股权。黄光裕的一个上市原则是,必须对公司具有绝对控股权,即控股66%以上。
外资投行人士认为,如采取NAV估值法在香港上市,鹏润地产在扩大土地储备后的资产,也许可以估到180亿元。采取NAV估值法,土地储备量越高,NAV越高,融资规模就越大。这大大推动了地产企业对资产(土地储备)的过分崇拜。
不过,许多投资人质疑鹏润投资估值过高。2007年,鹏润地产总资产为34.8亿元,净资产为21.4亿元,净利润只有3497万元,以收益法评估值竟达180亿元,这相当于超过40倍的2008年预计市盈率,或者高达9倍的市净率。
这一以虚高资产换虚高股价的方案,常人很难付诸实施。但在分析人士看来,黄光裕这一做法和当初他以鹏润大厦的蠕物业置入京华自动化(国美电器前身)来换取股份如出一辙。
国美地产操作基本与香港的国美电器一致,黄光裕将主要地产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剥离其他主业,获得控股股权。然后,在股价坚挺时,逐步引入其他战略投资者进行定向私募,获得资金。获得资金后,培养新的房产利润增长业务,成熟后再注入上市公司。
尽管黄光裕敢想敢为,但由于土地市场一落千丈,所注资产的水分太过明显,中关村董事会最终也未接受他的重组方案。2008年8月28日,董事会决定放弃该重组计划,并按规定3个月内不再提交新的重组计划。“由于今年宏观调控力度超出预期,紧缩货币政策对国内地产业务冲击巨大,鹏润控股拟注入中关村的房地产类资产盈利前景看淡。危护全体股东的利益,鹏泰投资在重新考量注入房地产类资产对上市公司的可行性,重组进程现处于停滞状态。”
据透露,这一计划的取消,是因为停牌前错误估计了A股市场走势,定下过高的发行价格,而当复牌后进行非公开发行,其股价已经缩水超过70%,如果按照公告价格发行,则黄光裕非但无利可图,还将受67%的损失。
中关村澄清公告中首次承认,的确将中关村借壳和国美回A股两个议题作为整体方案考虑如何解决。而倘若注入国美电器,不仅对于黄光裕而言代价过于高昂,而且此前并无红筹回归A股的先例,有着几乎难以逾越的法律障碍。上述中关村高管解释说,国美电器剩余门店注入中关村的难度不小,其中“整体上市”、“红筹回归A股”还是“避免同业竞争”问题均涉及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性规定,能否获得政策性突破,取得各方支持以达成解决方案,均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资本市场风高浪急,中关村静水流深。曾经在香港市场如鱼得水的黄光裕在投入以10亿元计的资金后深陷泥潭,不仅公司重组、资产置换未遂,二级市场上的违规操作更是授人以柄。
而段永基则认为,黄光裕在中关村四环、启迪控股等方面的投入,应该视作黄光裕获取更大收益的成本,因为一旦中关村成功重组,公司的股价有望超过30元,相较每股7毛多的初始收购成本,资产增值近40倍,黄光裕数亿元的投入将换取近80亿元的收益。
但段永基画的饼,最终却没有让黄光裕充上饥。
外资投行人士认为,如采取NAV估值法在香港上市,鹏润地产在扩大土地储备后的资产,也许可以估到180亿元。采取NAV估值法,土地储备量越高,NAV越高,融资规模就越大。这大大推动了地产企业对资产(土地储备)的过分崇拜。
不过,许多投资人质疑鹏润投资估值过高。2007年,鹏润地产总资产为34.8亿元,净资产为21.4亿元,净利润只有3497万元,以收益法评估值竟达180亿元,这相当于超过40倍的2008年预计市盈率,或者高达9倍的市净率。
这一以虚高资产换虚高股价的方案,常人很难付诸实施。但在分析人士看来,黄光裕这一做法和当初他以鹏润大厦的蠕物业置入京华自动化(国美电器前身)来换取股份如出一辙。
国美地产操作基本与香港的国美电器一致,黄光裕将主要地产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剥离其他主业,获得控股股权。然后,在股价坚挺时,逐步引入其他战略投资者进行定向私募,获得资金。获得资金后,培养新的房产利润增长业务,成熟后再注入上市公司。
尽管黄光裕敢想敢为,但由于土地市场一落千丈,所注资产的水分太过明显,中关村董事会最终也未接受他的重组方案。2008年8月28日,董事会决定放弃该重组计划,并按规定3个月内不再提交新的重组计划。“由于今年宏观调控力度超出预期,紧缩货币政策对国内地产业务冲击巨大,鹏润控股拟注入中关村的房地产类资产盈利前景看淡。危护全体股东的利益,鹏泰投资在重新考量注入房地产类资产对上市公司的可行性,重组进程现处于停滞状态。”
据透露,这一计划的取消,是因为停牌前错误估计了A股市场走势,定下过高的发行价格,而当复牌后进行非公开发行,其股价已经缩水超过70%,如果按照公告价格发行,则黄光裕非但无利可图,还将受67%的损失。
中关村澄清公告中首次承认,的确将中关村借壳和国美回A股两个议题作为整体方案考虑如何解决。而倘若注入国美电器,不仅对于黄光裕而言代价过于高昂,而且此前并无红筹回归A股的先例,有着几乎难以逾越的法律障碍。上述中关村高管解释说,国美电器剩余门店注入中关村的难度不小,其中“整体上市”、“红筹回归A股”还是“避免同业竞争”问题均涉及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性规定,能否获得政策性突破,取得各方支持以达成解决方案,均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资本市场风高浪急,中关村静水流深。曾经在香港市场如鱼得水的黄光裕在投入以10亿元计的资金后深陷泥潭,不仅公司重组、资产置换未遂,二级市场上的违规操作更是授人以柄。
而段永基则认为,黄光裕在中关村四环、启迪控股等方面的投入,应该视作黄光裕获取更大收益的成本,因为一旦中关村成功重组,公司的股价有望超过30元,相较每股7毛多的初始收购成本,资产增值近40倍,黄光裕数亿元的投入将换取近80亿元的收益。
但段永基画的饼,最终却没有让黄光裕充上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