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中国旅游风光丛书-中国名洞章节目录 > 碑林荟萃话龙隐

碑林荟萃话龙隐(2/2)

中国旅游风光丛书-中国名洞作者:中国旅游风光丛书-中国名洞 2017-01-10 17:32
桂林众多的洞穴中,没有一个像龙隐岩这样,在洞中刻石殆遍,可谓“壁无完石,有碑如林”,故也有“桂海碑林”之美称。当然龙隐岩之有名,也就是胜在岩内摩崖石刻,前人留下珍贵的人文景观。

    在龙隐岩的石刻中,有宋、明、清三代石刻100余件,其中以宋代的石刻最多,占一半以上。最为有名的是《元裕党籍碑》,一向为国内学者所称道,它生动地反映了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历史。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宋徽宗赵估听信宰相蔡京的话,将元裕年间反对土安石新法的司马光、文彦博、苏轼等309人列为元裕奸党,由赵估亲自书写刻石立于文德殿门之东壁。又令蔡京书写,在全国刻石立碑。次年皇帝就“固随感悟”,下令毁碑。龙隐岩这一块是时隔93年后,即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由被列为元裕党人之一梁熹的曾孙梁律到桂林为官时在龙隐岩内重新刊刻的,他一来表示自己对奸债小人的愤慨,一来用以自矜祖先的为人。这石碑是全国仅存的最完整的一块。明人罗作观此,曾感赋一律:“元裕由来五百秋,党人姓字此间留。中衰宋室匡枚定,贝锦谗言潜不体。岩石坚刚胜竹帛,薛萝掩覆着金C}。贤良自是流芳远,追贬徒劳奸债谋。”碑的左下侧是清末康有为的

    《观元裕党人碑题记》,可惜大部分已被当时的地方官吏当作“逆迹”凿毁,只to余字依稀可认。

    龙隐岩之北有宋代黄庭坚书写的南朝时著名诗人颜延之的《五君咏》诗石刻。颜是南朝刘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曾出任始安郡守,郡首府就在桂林。独秀峰下还有他留下的读书岩遗址,后人在岩前建五咏堂,于堂内刻《五君咏》,后来五咏堂毁记。清人梁章矩出自己所藏真迹,令人双钩刻石,解放后据拓本再次重刻于此。岩之东有宋代诗人、书法家石曼卿的《北轩题名》。南壁有朱啼颜刊刻的《石曼卿董希文等十六人矩鹿介题名》。岩中有阂理的

    《征古田班师纪游诗并记》、庄国祯的《右江北三平冠记》、汪道昆的《平蛮碑》、杨芳的《平苗记》等,此外有宋米莆、程节唱和诗等的题名、清李化龙刻的观音像等。这些石刻是研究广西农民的反抗和民族关系的重要历史资料,也具有根高的艺术价值。

    龙隐岩之胜,除了上述绝顶的碑fi}荟萃的人文景观外,还在于岩前碧波荡漾的江水,岸边婀娜多姿的垂柳,浓郁成荫的茂林,迎风摇曳的修竹;也在于它宽敞明亮,幽静娴雅,斩去城市的尘嚣,留下洞天福地的幽静,滴水岩馏,凭添美景。正是岩洞之胜招徕了古人的题刻,古人的题刻更彰岩洞之美,这真是山水、文人相得益彰。

    桂林各地和龙隐岩的摩崖石刻总近2000件,为使永久地保存,在龙隐岩洞口已建立“桂悔碑林”陈列馆,这是一项前不负古人,后不负来人的文化建设。馆中陈列的碑刻拓片相当丰富,上起南朝,下至清代,有题名、题记、诗词、曲赋、题榜等。其中最古老的石刻为南朝未齐的地卷拓片,有记载南朝我国著名文学家颜延之在桂林任大守时以及唐代李昌嘎在桂林兴建学校情况的《独秀山新开石室记》拓片,有唐末至五代僧人贯体(832-}-912)所作,后摹刻于隐山的十六尊者像拓片,有形幅较大、内容丰富、时代较旱、保存完整的城市图《桂林城图》,以及李渤和李涉的《南溪山诗序》、《元岩铭》。陈列品中,篆、隶、楷、草各体书法均有,件件笔墨精妙,是古代书法之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