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南方(2/2)
《普希金》作者:普希金 2017-02-13 12:01
了写诗!”从普希金一生与女**往的情形看,这番话确实不无道理。
普希金自己也说过:“我对自己所遇见的漂亮女性,多多少少都有一种爱慕之情,但她们都讥笑我。除去一位之外,他们又都向我卖弄风情。”有人以此推想这“除去的一位”是指玛丽娅,但又无从考察。不过人们发现在普希金的不少作品里,例如《高加索的俘虏》《巴赫切萨拉依的喷泉》,乃至《叶甫盖尼·奥涅金》,都有玛丽娅的影子。据学者们考证,《波尔塔瓦》就是为玛丽娅而作的,长诗的献辞中有这样的句子:
或许,诗人的这一篇献辞,
有如他已经逝去了的爱情,
献给你,却又得不到回答,
一如往昔,又成过眼烟云?
……
要知道,在分手的日子里,
你的话语的最后的声音,
便是我唯一的珍宝、圣物,
我心头的惟一爱恋的幻梦。
长诗中还用这样的诗句赞美玛丽娅的眼睛:
明亮的眸子如同白昼阳光,
乌黑的眼珠恰似暗夜一样。
普希金初到南方的日子,就是在与拉耶夫斯基一家愉快的相处中度过的。三个月后,他返回了英佐夫新迁的驻地基希尼奥约夫。英佐夫将军像迎接亲生儿子一样迎接青年诗人,当时普希金已身无分文,将军就让他住在自己的府邸,在各个方面都尽量照顾他,并且还为普希金争取到700卢布的月薪。不过,这位善良的将军也暗暗为普希金担心,生怕他又闯出什么新的乱子。
南方的大自然以其雄奇、瑰丽和盎然生气吸引和感染着普希金,同时也激发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他与南方秘密团体的成员——未来的十二月党人的结识,更加强了他的反抗情绪。这些思想和感受,在他这个时期的创作特别是抒情诗中得到鲜明反映。在《白昼的太阳熄灭了……》一诗中,诗人以“波动的”和“阴郁的”海的形象寄托了他内心的不安和忧伤;而《致察尔达耶夫》(1821)一诗更是他这一时期的生活和思绪的真实写照:
在孤寂里,我任性的诗才
体验到平静的劳作,思想的澎湃。
我支配白天;心智熟悉了秩序;
我学会了长时间的思绪。
在自由的怀抱中,我想要补偿
那些虚掷的年月,少年的荒唐,
并在启蒙方面与时代同步。
同年创作的《短剑》一诗,开头四行便“寒光闪闪”:
林诺斯的大神把你锻铸,
只为了不死的复仇女神的使唤,
自由的秘密的守卫啊,你可以惩处,
你是对耻辱和冤仇的最后的裁判。
据说,当时未来的十二月党人都把这首诗理解为杀死沙皇的一种直接号召。
1923年6月,普希金被调到奥德萨,在接替英佐夫的奥德萨总督沃隆佐夫的办公厅任职。沃隆佐夫和英佐夫不太一样,他想充当这位被流放的诗人的保护人的角色,而一心追求独立人格的普希金,当然接受不了沃隆佐夫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所以到奥德萨不久,普希金和沃隆佐夫的关系就日益恶化。普希金写过一些短诗来讽刺沃隆佐夫,其中有这样一首:
半个老爷,半个商贾,
半个聪明人,半个无识之徒,
半个流氓,但是可以希望:
他终有一天会兼备全部。
沃隆佐夫把普希金当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吏,经常派他去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普希金无可奈何,只得勉强应付。一次,普希金被派到各县去调查蝗虫的情况,据说他到四处转了一圈之后,写了这样一个“诗报告”:
蝗虫飞呀飞,
飞来就落定,
落定一切都吃光,
从此飞走无音讯。
不过,沃隆佐夫的夫人和他丈夫有些不太一样,她生性乐观,很有教养,又爱好艺术,在奥德萨的社交界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据说有一次普希金发现她面对着大海,吟诵茹科夫斯基的诗作,这使得普希金惊叹不已。而这位总督夫人沃隆佐娃也对这个被流放的著名诗人颇感兴趣。据考证,普希金的一组抒情诗就是献给沃隆佐娃的。
1824年,沙皇秘密警察截获普希金的一封私人信件,其中涉及到无神论的观点,这在沙皇看来是大逆不道的,再加上沃隆佐夫多次上书告发普希金,亚历山大一世便对普希金施以更严厉的惩罚:普希金被撤销公职,遣送到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依洛夫斯克村流放,受当地政府、教会以及他父母的监督。同年7月,普希金离开了奥德萨。
南方四年的流放生活,不但没有压垮普希金,反而使他的思想越来越成熟,对自由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反抗**暴政的决心也越来越坚定。
同时,与生活和大自然的接近,也丰富和充实了诗人的感受,并不断地唤起了他强烈的创作**。所以,这四年也是普希金的创作迅速成长的时期。除了写作了大量的抒情诗以外,诗人还创作了多部长诗,其中《高加索的俘虏》(1821)、《强盗兄弟》(1822)、《巴赫切萨拉伊的喷泉》(1823)和《茨冈》(1824,这部长诗是到米哈依洛夫斯克村才最后完成的)等作品,是俄罗斯浪漫主义诗歌的重要成就。
普希金自己也说过:“我对自己所遇见的漂亮女性,多多少少都有一种爱慕之情,但她们都讥笑我。除去一位之外,他们又都向我卖弄风情。”有人以此推想这“除去的一位”是指玛丽娅,但又无从考察。不过人们发现在普希金的不少作品里,例如《高加索的俘虏》《巴赫切萨拉依的喷泉》,乃至《叶甫盖尼·奥涅金》,都有玛丽娅的影子。据学者们考证,《波尔塔瓦》就是为玛丽娅而作的,长诗的献辞中有这样的句子:
或许,诗人的这一篇献辞,
有如他已经逝去了的爱情,
献给你,却又得不到回答,
一如往昔,又成过眼烟云?
……
要知道,在分手的日子里,
你的话语的最后的声音,
便是我唯一的珍宝、圣物,
我心头的惟一爱恋的幻梦。
长诗中还用这样的诗句赞美玛丽娅的眼睛:
明亮的眸子如同白昼阳光,
乌黑的眼珠恰似暗夜一样。
普希金初到南方的日子,就是在与拉耶夫斯基一家愉快的相处中度过的。三个月后,他返回了英佐夫新迁的驻地基希尼奥约夫。英佐夫将军像迎接亲生儿子一样迎接青年诗人,当时普希金已身无分文,将军就让他住在自己的府邸,在各个方面都尽量照顾他,并且还为普希金争取到700卢布的月薪。不过,这位善良的将军也暗暗为普希金担心,生怕他又闯出什么新的乱子。
南方的大自然以其雄奇、瑰丽和盎然生气吸引和感染着普希金,同时也激发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他与南方秘密团体的成员——未来的十二月党人的结识,更加强了他的反抗情绪。这些思想和感受,在他这个时期的创作特别是抒情诗中得到鲜明反映。在《白昼的太阳熄灭了……》一诗中,诗人以“波动的”和“阴郁的”海的形象寄托了他内心的不安和忧伤;而《致察尔达耶夫》(1821)一诗更是他这一时期的生活和思绪的真实写照:
在孤寂里,我任性的诗才
体验到平静的劳作,思想的澎湃。
我支配白天;心智熟悉了秩序;
我学会了长时间的思绪。
在自由的怀抱中,我想要补偿
那些虚掷的年月,少年的荒唐,
并在启蒙方面与时代同步。
同年创作的《短剑》一诗,开头四行便“寒光闪闪”:
林诺斯的大神把你锻铸,
只为了不死的复仇女神的使唤,
自由的秘密的守卫啊,你可以惩处,
你是对耻辱和冤仇的最后的裁判。
据说,当时未来的十二月党人都把这首诗理解为杀死沙皇的一种直接号召。
1923年6月,普希金被调到奥德萨,在接替英佐夫的奥德萨总督沃隆佐夫的办公厅任职。沃隆佐夫和英佐夫不太一样,他想充当这位被流放的诗人的保护人的角色,而一心追求独立人格的普希金,当然接受不了沃隆佐夫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所以到奥德萨不久,普希金和沃隆佐夫的关系就日益恶化。普希金写过一些短诗来讽刺沃隆佐夫,其中有这样一首:
半个老爷,半个商贾,
半个聪明人,半个无识之徒,
半个流氓,但是可以希望:
他终有一天会兼备全部。
沃隆佐夫把普希金当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吏,经常派他去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普希金无可奈何,只得勉强应付。一次,普希金被派到各县去调查蝗虫的情况,据说他到四处转了一圈之后,写了这样一个“诗报告”:
蝗虫飞呀飞,
飞来就落定,
落定一切都吃光,
从此飞走无音讯。
不过,沃隆佐夫的夫人和他丈夫有些不太一样,她生性乐观,很有教养,又爱好艺术,在奥德萨的社交界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据说有一次普希金发现她面对着大海,吟诵茹科夫斯基的诗作,这使得普希金惊叹不已。而这位总督夫人沃隆佐娃也对这个被流放的著名诗人颇感兴趣。据考证,普希金的一组抒情诗就是献给沃隆佐娃的。
1824年,沙皇秘密警察截获普希金的一封私人信件,其中涉及到无神论的观点,这在沙皇看来是大逆不道的,再加上沃隆佐夫多次上书告发普希金,亚历山大一世便对普希金施以更严厉的惩罚:普希金被撤销公职,遣送到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依洛夫斯克村流放,受当地政府、教会以及他父母的监督。同年7月,普希金离开了奥德萨。
南方四年的流放生活,不但没有压垮普希金,反而使他的思想越来越成熟,对自由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反抗**暴政的决心也越来越坚定。
同时,与生活和大自然的接近,也丰富和充实了诗人的感受,并不断地唤起了他强烈的创作**。所以,这四年也是普希金的创作迅速成长的时期。除了写作了大量的抒情诗以外,诗人还创作了多部长诗,其中《高加索的俘虏》(1821)、《强盗兄弟》(1822)、《巴赫切萨拉伊的喷泉》(1823)和《茨冈》(1824,这部长诗是到米哈依洛夫斯克村才最后完成的)等作品,是俄罗斯浪漫主义诗歌的重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