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珍珠港事件前后(2/2)
《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艾森豪威尔》作者: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艾森豪威尔 2017-02-13 11:58
基地樱岛进行战术、技术训练。在此期间,日军专门研究了各类舰只的海上加油问题,抓紧利用风大浪高的天气进行海上加油训练,以适应在北航线的航行和作战。为了解决在浅海实施鱼雷攻击的技术问题,还专门设计了装有稳定器的鱼雷并进行了浅海攻击训练。11 月中旬,各编队又在佐伯湾进行了综合攻击演习。
日军为了确切掌握情况,对珍珠港进行了不间断的侦察,日军利用各种手段,广泛搜集珍珠港美军的防御部署、兵力分布、活动规律、泊港军舰位置等情报。日本驻夏威夷领事馆积极搜集目标区情况,及时进行汇报。日军还派出大批间谍,并以潜艇进行侦察和监视,使突击部队及时掌握美军动向,以便适时下定决心。
制订和执行这一偷袭计划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原任海军次官,是一个身高只有5 英尺3 英寸的传奇式人物。他的双肩宽阔,胸部又像个圆桶,身材还算魁梧。他早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后来在华盛顿担任日本大使馆的武官。他亲眼看到了美国的工业实力。他断言,如果不消灭在夏威夷水域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日本在同美国的一场战争中就没有获胜的希望。山本极力主张出动航空母舰对停泊在珍珠港的美国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发动突然袭击。这样的行动将充分利用日本在太平洋上占优势的海军力量一10艘战列舰对9 艘战列舰,10 艘航空母舰对3 艘航空母舰。进行这样的袭击已有足够的先例。日本已对苏联和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1940 年11月,几架英国鱼雷飞机摧毁了停泊在塔兰托的意大利作战舰队。
这位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坚持认为,如果摧毁美国舰队,日本就能够在没有美国干涉的情况下征服菲律宾、马来亚和东印度群岛。然后日本就可以撤退到从千岛群岛到澳大利亚边缘牢固的防线后面,并且利用防线内的交通和供应线击退对这个屏障的进攻,直到西方国家被迫接受日本对大东亚共荣圈的控制为止。山本实际上是靠他自己的个人名望压倒了海军内部的反对意见。发动这场突然袭击的准备工作在非常秘密的情况下进行,对飞行员的实际训练是在1941 年9 月开始的。
在从石油禁运到珍珠港事件这四个月的时间里,双方进行了令人厌倦的活动,以便赢得时间。罗斯福本想作出最后的努力来制止逐渐走向战争的那种不可抗拒的趋势。他建议同日本人和解,或者达成暂时的解决办法,目的是使远东局势恢复到1941 年7 月的状况。这样,美国将取消石油禁运,中国和日本将开始会谈。作为回报,日本将不再向印度支那或者向中国东北同苏联交界的边境一带派遣部队,并同意即使在美国同德国和意大利交战的情况下,也不执行三国轴心协定。实际上这只是罗斯福的一厢情愿罢了。
日美谈判没有取得丝毫进展。相反在和谈的掩护下,日本法西斯却加紧调兵遣将,蠢蠢欲动了。
11 月6 日,也就是早在赫尔11 月27 日照会之前,山本五十六就根据东条的指示发布联合舰队绝密的作战命令。11 月10 日,特遣舰队司令南云中将发布了他的实施山本计划的第一号命令。总参谋部和外务省达成了一项这样的谅解:如果与美国的外交谈判哪怕在最后一刻得到成功,对珍珠港的袭击也要取消,进击部队将回到北纬42 度、东经170 度的集结地待命。但是,在东条英机决意推行战争政策的情况下,这种谅解是无法实现的。相反,调兵遣将和临战之前的准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12 月6 日,罗斯福仍亲自向日本天皇裕仁呼吁和平。他在电报中说:”
我们两个人都有恢复传统的和睦,防止人类进一步死亡和毁灭全世界和神圣义务,这不光是为了我们自己的伟大国家的人民,而且也是为了邻邦的人民。”
就在罗斯福向日本天皇呼吁和平的当天,日本报纸根据东条的指令,继续指责西方准备开战,为日军南进大造舆论。各报的标题是:“美国徒劳地拖延谈判,无意与日本和解”,“美国领导人商讨对日政策,但未有改变固执态度之迹象”,“恶意中伤,包围日本,践踏日本之和平意图,四国同时开始军事准备”..虽然罗斯福总统看过截获的日本“停止谈判”的照会,军政官员们也预感战争就要来临,但就在12 月6 日星期六的晚上,美国上下到处都是歌舞升平,欢度周末,海军部长诺克斯仍在国家剧场观看《学生王子》。陆军情报局长谢尔曼。迈尔斯将军认为日本那份电报“没有多少军事意义”,因此并不特别忧虑。他给他的远东问题专家布拉顿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没有理由发布戒备令或布置夜班”。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正与夫人在迈尔斯堡度周未。那天夜里,在华盛顿的军政高级官员,无论是总统罗斯福,还是国务卿赫尔、海军部长诺克斯、陆军部长史汀生:或是陆军参谋长马歇尔,都没有料到一大清早日本人会袭击他们的珍珠港。
在瓦胡岛,那里的情况也和华盛顿一样,夏威夷海、陆两军司令根本就未想到珍珠港会遭到袭击。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将军,在檀香山出席私人晚宴后,就上床睡觉,准备第二天上午要同陆军司令肖特将军去打高尔夫球,消除人们所传他们互不说话的流言蜚语。金梅尔和肖特都认为没有必要发布长期戒备令。因此港内86 艘舰艇上的大部分人员,除少数人值班外,都已安然就寝,那不过又是一个懒洋洋的太平无事的热带夜晚而已。
正当美国人经过周未的狂欢沉入酣睡之际,停泊在风光明媚的柱岛附近的日本联合舰队,已进入待命状态,准备在必要时驶入内海接应机动部队。
山本已经下达最后一道命令。于是在和谈的烟幕下,一场来势凶猛的突然袭击就要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就要降临了。
12 月7 日清晨,珍珠港风和日丽。当天,美国太平洋舰队泊港舰只共86艘,其中战列舰8 艘,巡洋舰7 艘,驱逐舰28 艘,潜艇5 艘。瓦胡岛上各机场共停放飞机387 架。舰上的水兵有的刚刚起床,有的在用早餐或在甲板上散步,7 时30 分,一个水兵发现有20 架飞机向珍珠港飞来,他认为可能是进行演习的飞机而没有在意。稍后,有人看见一架飞机从北低空飞过福特岛,并听到一声爆炸,人们仍认为是一次什么事故。直到日机对美军机场和舰只实施集中突击时,珍珠港的美军才如梦初醒,看清了飞机的标志,发出了警报。福特岛美军司令部广播:“飞机袭击珍珠港,不是演习!”
日军第一突击波飞机183 架,于7 时55 分开始攻击,首先轰炸了希卡姆、惠勒机场和福特航空站,同时对福特岛东西两侧停泊舰只进行攻击。日机还对瓦胡岛上其他机场进行扫射和轰炸。珍珠港刹时间浓烟滚滚,烈火熊熊,爆炸声、警报声响成一片。第一突击波历时45 分钟。8 时45 分,日军第二突击波171 架飞机开始攻击,以扩大第一突击波的战果,持续时间约一个小时。驻岛美军由于毫无准备,因而在日机开始攻击时惊慌失措,难以进行有组织的抗击。空袭五分钟后,高炮才零星射击,岛上32 个高炮连,仅有4 个连开火。8 时15 分,才有4 架战斗机起飞迎战。此后虽陆续起飞了25 架,但由于仓促应战,协同不好,因而不是被日机击落,就是被自己的高射炮击毁。日军经过约两个小时的狂轰滥炸,共炸沉炸伤美军各种舰艇40 余艘,其中炸沉战列舰5 艘,巡洋舰1 艘,驱逐舰2 艘;炸伤战列舰3 艘,巡洋舰3 艘,驱逐舰1 艘,辅助舰5 艘。击毁飞机260 余架,毙伤美军4500 人。日军仅损失飞机29 架,潜艇6 艘,死伤200 人。日军这次作战组织严密,行动果敢,代价小,战果大,是战争史上成功的突袭战例之一。
但是,日军这次突然袭击并未完全达到预定的目的。突袭的主要目标——美国太平洋舰队的3 艘航空母舰当天不在港内。其次,日机忽视了对修船厂和油库的破坏,这些设施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尔后的恢复和作战活动都起了很大作用。担任日舰主攻任务的南云司令,在两次攻击得手之后,已是大喜过望,他拒绝了实施第三波轰炸的建议,匆忙收兵溜回日本。
历史证明,美国这次遭受打击,完全是咎由自取。美国统治集团对于日本侵略者长期以来实行绥靖政策,对于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采取纵容态度,妄图利用日本军阀的刺刀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并纵容日本北进去攻打苏联;在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之后,不仅不去制裁日本侵略者,反而为日本大力输血。正如美国历史学家米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一书中所写的:“日本多年来一直利用从美国得到的物资建立海军和陆军以打击美国——当它反对我们的作战计划完成时,它就用这些东西反过来对准我们开枪。”美国姑息养好,纵虎贻患,到头来自食其果。
最使美国人和西方人感到震惊的是,日军在袭击珍珠港的同时,对东南亚展开了全面进攻,而且“旗开得胜”。12 月8 日(东京时间)拂晓,山下奉文将军率领的日军在马来亚半岛东海岸三个地方同时登陆。进攻时,虽然浪高6 英尺,但进展顺利,到日暮时,哥打巴鲁机场已经在日军手里了。就在这一天,日军还对香港、关岛、菲律宾群岛、威克岛和中途岛等地展开了进攻。
在马尼拉,麦克阿瑟的远东航空大队遭到毁灭性的轰炸。
12 时25 分,27 架三菱制造的新式高空轰炸机隆隆飞到了克拉克机场北面只有20 英里的打拉上空,对美国的“空中堡垒”和P —40B 飞机进行了疯狂的扫射。随后,刚扫射了邻近一个战斗机机场的44 架零式飞机也赶来助战。曳光弹点着了油箱,巨大的“空中堡垒”一架接一架爆炸。机场上到处浓烟滚滚,所有的战斗机以及30 架中型轰炸机和观测机都在燃烧。“空中堡垒”只剩下了3 架,其余全部被摧毁。日本轰炸机全部安全返航,战斗机也仅仅损失了7 架。这是“珍珠港第二”。
至此,能用以阻止日本在东南亚迅速取胜的三股最强大的威慑力量,一天之内就被摧毁了两股。这就是太平洋舰队和麦克阿瑟的空中力量。那第三股威慑力量是英国海军上将“大拇指汤姆”菲利普斯将军指挥的强大舰队,但时隔不久,3.5 万吨的大型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也被日本鱼雷轰炸机击沉了。从此,东条英机更加趾高气扬,耀武扬威,他命令海陆军尽快占领东南亚各国和太平洋主要岛屿。
珍珠港事件促使了美国人的觉醒,罗斯福总统深感内疚。他认为这是美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他决心把这一事件诉诸美国国会,并以此教育美国人民团结起来,打击法西斯侵略者。
第二天上午,12 月8 日(美国时间),罗斯福总统身披蓝色海军斗篷,乘车来到国会大厦,要求向日本宣战。当总统由他儿子詹姆斯上尉搀扶着缓步穿过大厅时,欢呼声像暴风雨般地爆发了出来,罗斯福接受过无数次欢呼,但从来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在欢呼声里,人们有着一种发狂似的快慰之感,似乎他的出现使人们一下子从恐惧中解脱出来。更重要的是,似乎所有这些人,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在向他,并且通过他,向他们的祖国表达他们的赤胆忠心。
罗斯福说:“昨天,1941 年12 月7 日,必须永远记住这个耻辱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受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的蓄意的进攻。”
“作为陆海军总司令,”罗斯福说,“我已指示,为了我们的防务采取一切措施,但是,我们整个国家都将永远记住这次对我们进攻的性质。”
罗斯福强调指出:“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以自己的正义力量一定要赢得绝对的胜利。我现在预言,我们不仅要作出最大的努力来保卫我们自己,我们还将确保这种形式的背信弃义永远不会再危及我们。我这样说,相信是表达了国会和人民的意志。”
“敌对行动已经存在。无庸讳言,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都处于严重的危险之中。”罗斯福说,“信赖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取得必然的胜利,愿上帝帮助我们!”
罗斯福总统最后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 年12 月7 日星期日,日本发动无端的、卑鄙的进攻时起,美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罗斯福的演说,历时六分钟多一点。现在讲话结束了,他抬起头,微笑着向人民挥手致意。他的讲话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这个简短的演说,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尔逊于1917 年要求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份量重得多,影响深远得多。参议院以82 票对零票,众议院以388 票对1 票通过了罗斯福的宣战要求。从此,美国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且说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在日军偷袭珍珠港那天,1941 年12 月7 日星期天早晨,他不顾玛咪的反对,到办公室去处理完日常文件。大概在中午时分,他告诉副官特克斯·李,他疲乏极了,他想“自己应该回家去睡一会儿”。回到家里,他告诉妻子,他不想被打桥牌的人打扰,说着便去睡了。
一个多小时后,副官在电话上报告,珍珠港事件发生了。他听到这一消息既震惊,又愤慨。他知道战争迟早是要发生的,但日本采取这种不宣而战的卑鄙方式却出乎他的意料。
在罗斯福对法西斯宣战五天后,总参谋部来电话,马歇尔将军要艾森豪威尔火速赶到陆军部。当天下午他乘了一架飞机离开圣安东尼奥去华盛顿。
恶劣的气候迫使飞机降落在达拉斯。然后艾森豪威尔转乘火车,经过堪萨斯城,转向东行,火车行驶在他30 年前从阿比伦到西点军校去的同一条铁路线上。一路上,他尽力为与马歇尔会面而作准备。他知道这是他为国家,为反法西斯战争服务的好机会。欲知艾森豪威尔到总参谋部后的情况,且看下文分解。
日军为了确切掌握情况,对珍珠港进行了不间断的侦察,日军利用各种手段,广泛搜集珍珠港美军的防御部署、兵力分布、活动规律、泊港军舰位置等情报。日本驻夏威夷领事馆积极搜集目标区情况,及时进行汇报。日军还派出大批间谍,并以潜艇进行侦察和监视,使突击部队及时掌握美军动向,以便适时下定决心。
制订和执行这一偷袭计划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原任海军次官,是一个身高只有5 英尺3 英寸的传奇式人物。他的双肩宽阔,胸部又像个圆桶,身材还算魁梧。他早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后来在华盛顿担任日本大使馆的武官。他亲眼看到了美国的工业实力。他断言,如果不消灭在夏威夷水域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日本在同美国的一场战争中就没有获胜的希望。山本极力主张出动航空母舰对停泊在珍珠港的美国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发动突然袭击。这样的行动将充分利用日本在太平洋上占优势的海军力量一10艘战列舰对9 艘战列舰,10 艘航空母舰对3 艘航空母舰。进行这样的袭击已有足够的先例。日本已对苏联和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1940 年11月,几架英国鱼雷飞机摧毁了停泊在塔兰托的意大利作战舰队。
这位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坚持认为,如果摧毁美国舰队,日本就能够在没有美国干涉的情况下征服菲律宾、马来亚和东印度群岛。然后日本就可以撤退到从千岛群岛到澳大利亚边缘牢固的防线后面,并且利用防线内的交通和供应线击退对这个屏障的进攻,直到西方国家被迫接受日本对大东亚共荣圈的控制为止。山本实际上是靠他自己的个人名望压倒了海军内部的反对意见。发动这场突然袭击的准备工作在非常秘密的情况下进行,对飞行员的实际训练是在1941 年9 月开始的。
在从石油禁运到珍珠港事件这四个月的时间里,双方进行了令人厌倦的活动,以便赢得时间。罗斯福本想作出最后的努力来制止逐渐走向战争的那种不可抗拒的趋势。他建议同日本人和解,或者达成暂时的解决办法,目的是使远东局势恢复到1941 年7 月的状况。这样,美国将取消石油禁运,中国和日本将开始会谈。作为回报,日本将不再向印度支那或者向中国东北同苏联交界的边境一带派遣部队,并同意即使在美国同德国和意大利交战的情况下,也不执行三国轴心协定。实际上这只是罗斯福的一厢情愿罢了。
日美谈判没有取得丝毫进展。相反在和谈的掩护下,日本法西斯却加紧调兵遣将,蠢蠢欲动了。
11 月6 日,也就是早在赫尔11 月27 日照会之前,山本五十六就根据东条的指示发布联合舰队绝密的作战命令。11 月10 日,特遣舰队司令南云中将发布了他的实施山本计划的第一号命令。总参谋部和外务省达成了一项这样的谅解:如果与美国的外交谈判哪怕在最后一刻得到成功,对珍珠港的袭击也要取消,进击部队将回到北纬42 度、东经170 度的集结地待命。但是,在东条英机决意推行战争政策的情况下,这种谅解是无法实现的。相反,调兵遣将和临战之前的准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12 月6 日,罗斯福仍亲自向日本天皇裕仁呼吁和平。他在电报中说:”
我们两个人都有恢复传统的和睦,防止人类进一步死亡和毁灭全世界和神圣义务,这不光是为了我们自己的伟大国家的人民,而且也是为了邻邦的人民。”
就在罗斯福向日本天皇呼吁和平的当天,日本报纸根据东条的指令,继续指责西方准备开战,为日军南进大造舆论。各报的标题是:“美国徒劳地拖延谈判,无意与日本和解”,“美国领导人商讨对日政策,但未有改变固执态度之迹象”,“恶意中伤,包围日本,践踏日本之和平意图,四国同时开始军事准备”..虽然罗斯福总统看过截获的日本“停止谈判”的照会,军政官员们也预感战争就要来临,但就在12 月6 日星期六的晚上,美国上下到处都是歌舞升平,欢度周末,海军部长诺克斯仍在国家剧场观看《学生王子》。陆军情报局长谢尔曼。迈尔斯将军认为日本那份电报“没有多少军事意义”,因此并不特别忧虑。他给他的远东问题专家布拉顿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没有理由发布戒备令或布置夜班”。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正与夫人在迈尔斯堡度周未。那天夜里,在华盛顿的军政高级官员,无论是总统罗斯福,还是国务卿赫尔、海军部长诺克斯、陆军部长史汀生:或是陆军参谋长马歇尔,都没有料到一大清早日本人会袭击他们的珍珠港。
在瓦胡岛,那里的情况也和华盛顿一样,夏威夷海、陆两军司令根本就未想到珍珠港会遭到袭击。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将军,在檀香山出席私人晚宴后,就上床睡觉,准备第二天上午要同陆军司令肖特将军去打高尔夫球,消除人们所传他们互不说话的流言蜚语。金梅尔和肖特都认为没有必要发布长期戒备令。因此港内86 艘舰艇上的大部分人员,除少数人值班外,都已安然就寝,那不过又是一个懒洋洋的太平无事的热带夜晚而已。
正当美国人经过周未的狂欢沉入酣睡之际,停泊在风光明媚的柱岛附近的日本联合舰队,已进入待命状态,准备在必要时驶入内海接应机动部队。
山本已经下达最后一道命令。于是在和谈的烟幕下,一场来势凶猛的突然袭击就要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就要降临了。
12 月7 日清晨,珍珠港风和日丽。当天,美国太平洋舰队泊港舰只共86艘,其中战列舰8 艘,巡洋舰7 艘,驱逐舰28 艘,潜艇5 艘。瓦胡岛上各机场共停放飞机387 架。舰上的水兵有的刚刚起床,有的在用早餐或在甲板上散步,7 时30 分,一个水兵发现有20 架飞机向珍珠港飞来,他认为可能是进行演习的飞机而没有在意。稍后,有人看见一架飞机从北低空飞过福特岛,并听到一声爆炸,人们仍认为是一次什么事故。直到日机对美军机场和舰只实施集中突击时,珍珠港的美军才如梦初醒,看清了飞机的标志,发出了警报。福特岛美军司令部广播:“飞机袭击珍珠港,不是演习!”
日军第一突击波飞机183 架,于7 时55 分开始攻击,首先轰炸了希卡姆、惠勒机场和福特航空站,同时对福特岛东西两侧停泊舰只进行攻击。日机还对瓦胡岛上其他机场进行扫射和轰炸。珍珠港刹时间浓烟滚滚,烈火熊熊,爆炸声、警报声响成一片。第一突击波历时45 分钟。8 时45 分,日军第二突击波171 架飞机开始攻击,以扩大第一突击波的战果,持续时间约一个小时。驻岛美军由于毫无准备,因而在日机开始攻击时惊慌失措,难以进行有组织的抗击。空袭五分钟后,高炮才零星射击,岛上32 个高炮连,仅有4 个连开火。8 时15 分,才有4 架战斗机起飞迎战。此后虽陆续起飞了25 架,但由于仓促应战,协同不好,因而不是被日机击落,就是被自己的高射炮击毁。日军经过约两个小时的狂轰滥炸,共炸沉炸伤美军各种舰艇40 余艘,其中炸沉战列舰5 艘,巡洋舰1 艘,驱逐舰2 艘;炸伤战列舰3 艘,巡洋舰3 艘,驱逐舰1 艘,辅助舰5 艘。击毁飞机260 余架,毙伤美军4500 人。日军仅损失飞机29 架,潜艇6 艘,死伤200 人。日军这次作战组织严密,行动果敢,代价小,战果大,是战争史上成功的突袭战例之一。
但是,日军这次突然袭击并未完全达到预定的目的。突袭的主要目标——美国太平洋舰队的3 艘航空母舰当天不在港内。其次,日机忽视了对修船厂和油库的破坏,这些设施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尔后的恢复和作战活动都起了很大作用。担任日舰主攻任务的南云司令,在两次攻击得手之后,已是大喜过望,他拒绝了实施第三波轰炸的建议,匆忙收兵溜回日本。
历史证明,美国这次遭受打击,完全是咎由自取。美国统治集团对于日本侵略者长期以来实行绥靖政策,对于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采取纵容态度,妄图利用日本军阀的刺刀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并纵容日本北进去攻打苏联;在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之后,不仅不去制裁日本侵略者,反而为日本大力输血。正如美国历史学家米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一书中所写的:“日本多年来一直利用从美国得到的物资建立海军和陆军以打击美国——当它反对我们的作战计划完成时,它就用这些东西反过来对准我们开枪。”美国姑息养好,纵虎贻患,到头来自食其果。
最使美国人和西方人感到震惊的是,日军在袭击珍珠港的同时,对东南亚展开了全面进攻,而且“旗开得胜”。12 月8 日(东京时间)拂晓,山下奉文将军率领的日军在马来亚半岛东海岸三个地方同时登陆。进攻时,虽然浪高6 英尺,但进展顺利,到日暮时,哥打巴鲁机场已经在日军手里了。就在这一天,日军还对香港、关岛、菲律宾群岛、威克岛和中途岛等地展开了进攻。
在马尼拉,麦克阿瑟的远东航空大队遭到毁灭性的轰炸。
12 时25 分,27 架三菱制造的新式高空轰炸机隆隆飞到了克拉克机场北面只有20 英里的打拉上空,对美国的“空中堡垒”和P —40B 飞机进行了疯狂的扫射。随后,刚扫射了邻近一个战斗机机场的44 架零式飞机也赶来助战。曳光弹点着了油箱,巨大的“空中堡垒”一架接一架爆炸。机场上到处浓烟滚滚,所有的战斗机以及30 架中型轰炸机和观测机都在燃烧。“空中堡垒”只剩下了3 架,其余全部被摧毁。日本轰炸机全部安全返航,战斗机也仅仅损失了7 架。这是“珍珠港第二”。
至此,能用以阻止日本在东南亚迅速取胜的三股最强大的威慑力量,一天之内就被摧毁了两股。这就是太平洋舰队和麦克阿瑟的空中力量。那第三股威慑力量是英国海军上将“大拇指汤姆”菲利普斯将军指挥的强大舰队,但时隔不久,3.5 万吨的大型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也被日本鱼雷轰炸机击沉了。从此,东条英机更加趾高气扬,耀武扬威,他命令海陆军尽快占领东南亚各国和太平洋主要岛屿。
珍珠港事件促使了美国人的觉醒,罗斯福总统深感内疚。他认为这是美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他决心把这一事件诉诸美国国会,并以此教育美国人民团结起来,打击法西斯侵略者。
第二天上午,12 月8 日(美国时间),罗斯福总统身披蓝色海军斗篷,乘车来到国会大厦,要求向日本宣战。当总统由他儿子詹姆斯上尉搀扶着缓步穿过大厅时,欢呼声像暴风雨般地爆发了出来,罗斯福接受过无数次欢呼,但从来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在欢呼声里,人们有着一种发狂似的快慰之感,似乎他的出现使人们一下子从恐惧中解脱出来。更重要的是,似乎所有这些人,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在向他,并且通过他,向他们的祖国表达他们的赤胆忠心。
罗斯福说:“昨天,1941 年12 月7 日,必须永远记住这个耻辱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受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的蓄意的进攻。”
“作为陆海军总司令,”罗斯福说,“我已指示,为了我们的防务采取一切措施,但是,我们整个国家都将永远记住这次对我们进攻的性质。”
罗斯福强调指出:“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以自己的正义力量一定要赢得绝对的胜利。我现在预言,我们不仅要作出最大的努力来保卫我们自己,我们还将确保这种形式的背信弃义永远不会再危及我们。我这样说,相信是表达了国会和人民的意志。”
“敌对行动已经存在。无庸讳言,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都处于严重的危险之中。”罗斯福说,“信赖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取得必然的胜利,愿上帝帮助我们!”
罗斯福总统最后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 年12 月7 日星期日,日本发动无端的、卑鄙的进攻时起,美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罗斯福的演说,历时六分钟多一点。现在讲话结束了,他抬起头,微笑着向人民挥手致意。他的讲话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这个简短的演说,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尔逊于1917 年要求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份量重得多,影响深远得多。参议院以82 票对零票,众议院以388 票对1 票通过了罗斯福的宣战要求。从此,美国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且说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在日军偷袭珍珠港那天,1941 年12 月7 日星期天早晨,他不顾玛咪的反对,到办公室去处理完日常文件。大概在中午时分,他告诉副官特克斯·李,他疲乏极了,他想“自己应该回家去睡一会儿”。回到家里,他告诉妻子,他不想被打桥牌的人打扰,说着便去睡了。
一个多小时后,副官在电话上报告,珍珠港事件发生了。他听到这一消息既震惊,又愤慨。他知道战争迟早是要发生的,但日本采取这种不宣而战的卑鄙方式却出乎他的意料。
在罗斯福对法西斯宣战五天后,总参谋部来电话,马歇尔将军要艾森豪威尔火速赶到陆军部。当天下午他乘了一架飞机离开圣安东尼奥去华盛顿。
恶劣的气候迫使飞机降落在达拉斯。然后艾森豪威尔转乘火车,经过堪萨斯城,转向东行,火车行驶在他30 年前从阿比伦到西点军校去的同一条铁路线上。一路上,他尽力为与马歇尔会面而作准备。他知道这是他为国家,为反法西斯战争服务的好机会。欲知艾森豪威尔到总参谋部后的情况,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