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前言(2/2)
《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艾森豪威尔》作者: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艾森豪威尔 2017-02-13 11:58
这一军衔由国会在1946 年定为终身军衔。
战争结束后,他历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部队最高司令。总统任内,艾氏继续推行杜鲁门政府制定的“冷战”政策。由于对外侵略连连受挫,1953 年在国内外人民的压力下,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然而,在对华问题上,仍顽固坚持“扶蒋**”的政策,并于1954 年与蒋介石集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1957 年又提出控制中东、近东的侵略扩张计划,被称为臭名昭著的“艾森豪威尔主义”。
许多评论家认为,艾森豪威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历“是光辉的,受人尊敬的”;但是,他在“冷战”期间作为美国的总统,所执行的政策却是“失败的,令人咒诅的”。
本书在讲他军事生涯的同时,也简述了他在总统任期内的主要经历。对于这位经历如此复杂的历史人物,笔者力求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表述,但由于自己的政治水平和历史知识的局限,难免有不当或错误之处,敬希读者赐教。
解力夫1990年岁末于北京
战争结束后,他历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部队最高司令。总统任内,艾氏继续推行杜鲁门政府制定的“冷战”政策。由于对外侵略连连受挫,1953 年在国内外人民的压力下,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然而,在对华问题上,仍顽固坚持“扶蒋**”的政策,并于1954 年与蒋介石集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1957 年又提出控制中东、近东的侵略扩张计划,被称为臭名昭著的“艾森豪威尔主义”。
许多评论家认为,艾森豪威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历“是光辉的,受人尊敬的”;但是,他在“冷战”期间作为美国的总统,所执行的政策却是“失败的,令人咒诅的”。
本书在讲他军事生涯的同时,也简述了他在总统任期内的主要经历。对于这位经历如此复杂的历史人物,笔者力求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表述,但由于自己的政治水平和历史知识的局限,难免有不当或错误之处,敬希读者赐教。
解力夫1990年岁末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