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人物传记 > 苏沃洛夫传章节目录 > 第十六章 登程意大利

第十六章 登程意大利(2/2)

苏沃洛夫传作者:苏沃洛夫传 2017-02-13 11:55
一切,纸上谈兵和坐在办公室中操纵总司令每个行动的可悲癖好,使奥地利几十年来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在办公室里只能胡说八道,到了战场才能真杀实斗!”苏沃洛夫经常这样说。

    苏沃洛夫起程奔赴北意大利。那里,奥地利人一直按兵不动,直到4月3日,奥军总指挥年迈的梅拉斯将军才决定让部队向前推进。同一天,苏沃洛夫来到维罗纳市。

    易动感情的意大利人听说俄军元帅来到了,便跑上前来,把车上的马卸掉,兴高采烈地呼喊着,将他的车推到准备给他住的艾米廖宫:

    “我们的救星万岁!”

    元帅快步登上大理石楼梯,进入给他布置好的房间。房间里所有的镜子都已用布遮上。俄国和奥地利的将军、维罗纳市的宗教及市政机关的代表和议员们已齐集在客厅里等待着他。不一会儿,苏沃洛夫身着奥地利白色元帅服,佩带全部勋章走出来。元帅向大家点头致意,走到天主教大主教面前接受祝福,然后,铿锵有力地说道:

    “俄国皇帝保罗·彼得罗维奇和奥皇弗朗茨一世派我率大军来驱逐狂妄自大、举止轻浮的法国人出意大利,恢复你们国家及法国的安定,扶持发生动摇的王位,维护对基督教的信仰及风尚,清除渎神之徒。我请求您,至高无上的主教,为所有笃信基督的军人向上帝祈祷。而你们,”他接着对维罗纳市的官员们说,“要忠诚于皇王的法规,尽心竭力地协助我们!”

    随着夜幕降临,城里燃起了五颜六色的灯光,装着彩灯的牌子和花字光彩熠熠。意大利人在街上通宵狂欢。

    翌日清晨,苏沃洛夫巡视营地,受到俄军士兵热烈的欢迎。一面大鼓发出缓慢而低沉的声响,仿佛是一颗共同的心跳动。士兵的队列望不到头,他们全都听命于元帅,心里装的全是元帅的思想和感情。苏沃洛夫简要地讲了一下他那些进攻原则,就回到自己的住处。

    4. 阿达河大战

    苏沃洛夫等待同一个新的对手交锋,心中有些激动不安。伦巴第省最大的城市之一布里西亚横挡在联军前进的道路上。苏沃洛夫非常清楚,他同法国人的第一次交锋将具有何等重要意义,便指示克赖将军突击攻取布里西亚城,并设法切断法军可能退却的道路。

    联军向布里西亚城发起进攻时,该城城防司令布泽将军率1100名士兵躲进了城砦。城内居民支持联军,打开城门,放下吊桥。克赖将军按元帅意图劝法军投降。布泽看到负隅顽抗只会自取灭亡,便于4月10日交出了城砦。

    布里西亚失守后,法国人心里着了慌,他们非常清楚,随着苏沃洛夫的出现,联军会立即采取坚决的行动了。这一仗速战速决,而且并无损失。俄军元帅上奏保罗一世:“我方无伤亡。”沙皇得到这一消息后,下令在巴甫洛夫斯克做感恩祈祷,祝愿“常胜将军苏沃洛夫、雷姆尼克伯爵将军健康长寿……”老元帅14岁的儿子阿尔卡季·苏沃洛夫为沙皇的祝愿感动得热泪盈眶,双膝跪倒在保罗面前。沙皇对阿尔卡季这种儿女之情感到满意,便将其召进书房说:

    “到你父亲那里去向他学习吧!我再也给你找不出更好的榜样和更合适的人了!”

    4月14日,联军全部到达阿达河,与敌军隔河相望驻扎下来。苏沃洛夫终于同谢雷尔的主力接触。

    阿达河无法涉渡,源头处右岸陡峭,支流极多,渠道纵横,在流入波河的河口处两岸都是沼泽泥潭,长达100俄里的河道构成了一条非常有利的天然防线。谢雷尔正处在危急关头:他已不能再往后退,因为那将使他失掉同驻扎在中意大利和南意大利部队的一切联系。法军经过一场混乱的退却,剩下2·8万人,而苏沃洛夫有4.8万人。

    元帅借助俄军兵力优势,经12小时浴血奋战拿下莱科城,使法军损失惨重。

    就在4月15日这天,法军将领谢雷尔被解除意大利军司令职务。接替他的是在法国仅次于波拿巴的最杰出的一名将军——年方36岁的莫罗。莫罗很受军队和人民的敬仰,他气度非凡,性格坚定顽强。

    苏沃洛夫处处表现出坚强如钢的个性,当他听到莫罗就任的消息时兴奋地说:

    “我看这是上帝的旨意:打败冒充的行家算不得多么光荣,我们从莫罗手里夺来的桂冠才会大放异彩!”

    莫罗是在战线拉得过长,可能导致失败这样一种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接管部队的。他力图扭转局势,急令各师集结,但苏沃洛夫不容敌军变更部署。为了麻痹法军,他故意选择了一处最不适宜渡河的地点架桥:那里河道急剧弯转,水流湍急,岸陡崖高。法国人认定,要想在这里架桥,特别是在夜里,那简直是异想天开。因此,在岸边连岗哨都没有设。天将拂晓时,法国人才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是这时几百名奥地利猎骑兵和哥萨克骑兵已经通过了浮桥。

    由远征军长官杰尼索夫率领的哥萨克骑兵行动神速,保证了这次战斗的胜利。杰尼索夫长官这次又大显身手。他将所有的三个哥萨克骑兵团集中起来,同匈牙利骠骑兵一起,向敌左翼发起攻击,将法军逼退到波佐。正如苏沃洛夫所说:“在格列科夫团长的配合下,受到智勇双全的军人、远征军长官杰尼索夫的激励,哥萨克骑兵发扬俄罗斯人固有的勇敢精神,四处刺杀敌人。”

    联军渡过阿达河的同时,苏沃洛夫命令将凯姆和弗雷利希的两个师派往卡萨诺,以切断法军的退路。由于奥地利人拖拉,士气不高,致使这一计划未能完全实现。凯姆和弗雷利希率13000人的部队向仅由2000名法军守卫的桥头堡实施攻击,连续攻打6个小时毫无成效。在这段时间内,刚毅的莫罗已将维克托师的部分兵力调到卡萨诺。下午4点,苏沃洛夫到了。

    随着苏沃洛夫的到来,奥地利部队似乎变了样:消极情绪顷刻消失。元帅把兵力部署稍作变更,命令设置一个配备30门大炮的炮垒,便鼓动部队重新发起一次坚决的进攻。奥地利士兵很快就冲入了法军阵地,使对方来不及毁桥就逃过桥去,把火炮也丢下了。

    就这样,在4月15、16、17日三天的时间内,伦巴第的命运就决定了。联军进攻米兰的道路已经打通。法军在三天的会战中伤亡2500多人,被俘近5000人。苏沃洛夫称赞了“用冷兵器英勇拼杀”的奥地利士兵,突出表扬了杰尼索夫指挥的顿河哥萨克骑兵。

    保罗一世派人将一枚嵌有自己肖像的钻石戒指送给苏沃洛夫,并附一道谕旨:“请接受它,以作您伟大业绩之见证,戴在您那克敌制胜之手上……朕已将令郎调为驾前侍从武官,职衔高于他人,但仍留在您身边。依朕看来,您之爱子及学生在宫中供职有失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