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胜利的惊雷(2/2)
《苏沃洛夫传》作者:苏沃洛夫传 2017-02-13 11:55
我感到惊讶。您想想,我无比尊崇的导师!同一位特别值得我尊敬和依恋的人惜别,我的心里该多么难过!您保持着迄今所惠予我的好感,您是惟一能够抚慰我不幸命运的人,我非常诚恳地告知您,我始终确信,您对我的友谊使我能够幸福地生活,而且是绝不可缺少的……您永远是上苍赐予我的最亲爱的朋友。您比任何人都有权得到我现在对您所怀有的这种崇高的敬仰……”
伟大的俄军统帅也认为科布尔格是一位完全可以信赖的忠实盟友。在说明取得雷姆尼克河胜利的原因时,苏沃洛夫说:
“我们取得胜利的第一个推动因素是我与科布尔格亲王双方之间坦率和诚挚的友谊,这种友谊关系的重要价值保持始终,我不能忘记这种罕见的,也许是史无前例的感人的真诚态度。我时时都感觉到这种态度是真实无疑的。我们两支小部队弟兄般地生活在一起,共同保持尊严,模棱两可、暧昧含糊、支吾搪塞的习气均被严格禁止……”
3. 攻克伊兹梅尔
1790年下半年,俄国的国际地位和战争局势明显好转。8月3日,同瑞典国王葛斯塔夫签订了和平条约。黑海塞瓦斯托波尔区舰队终于交给人称“海上苏沃洛夫”的乌沙科夫指挥,从而为夺取伊兹梅尔要塞创造了条件。然而这座“固若金汤”的要塞是按照法国工程师的设计图加固和改建的。要塞呈内接10俄里的圆周直角三角形,弦边朝向多瑙河岸。高三至四俄丈,长六俄里的主围墙组成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围墙前还有一条又深又宽的沟壕。伊兹梅尔有各种口径的火炮和3.5万名守备部队守卫着。其司令官发誓要死守要塞。由于波将金的无能,率部攻城久攻不下,士兵情绪低落,女皇急派信使给苏沃洛夫书面命令:
“伊兹梅尔城,靠上帝的帮助,只能夺取了。为此,伯爵阁下,请立即奔赴该地接手指挥所有部队……”
苏沃洛夫一刻没有迟疑。行装很快准备完毕。
光是苏沃洛夫这个富有魔力的名字就使士气大振。他到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部队和舰队。“您,可敬的英雄,一个人就顶十万人!”德里瓦斯大声说道。现在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冲击”。苏沃洛夫有充分根据地从兵营里向特级公爵报告:“将军们和整个部队对战事的态度极为热切。”
攻击前,上将试验了最后的手段,12月27日把波将金的一封劝降信送给了土耳其总司令。一位土耳其巴夏接到这封公文时,对俄**官说:
“多瑙河水可以停流,天穹可以塌坠,伊兹梅尔要塞决不投降。”
在这紧要关头,苏沃洛夫做了最后一次战前动员:“俄军两次来到伊兹梅尔要塞又两次撤离了;现在是第三次,俄军再无别的选择:要么攻下要塞,要么在此牺牲。诚然,困难很大,要塞非常坚固,要塞的守备部队有一个合成军团,但是,俄军不应在任何力量面前屈服!我们俄罗斯军队同样很强大,我们至今还从没在任何力量面前退却过。如果伊兹梅尔要塞被我们降服,那么今后谁还敢反对俄罗斯!”
“我决心,”上将以低沉的声音结束了自己的讲话,“一定要攻占这个要塞,不然就死在要塞的墙下。”
听了上将的一席话,群情激愤,都宣誓要决一死战。经过六个半小时的激战,俄军已经“完全压倒了”强敌。
在伊兹梅尔强攻战中,俄军表现出奇异的勇敢和英雄主义精神。诗人们用铿锵的诗句赞颂了苏沃洛夫的军人们的功勋。杰尔查文写下了《献给攻克伊兹梅尔要塞的俄罗斯人》的抒情歌:
永世不灭的烈焰,
照亮捐躯志士的阴魂,
耀眼夺目的荣光,
让子孙不忘勇士的音容,
歌其功烈,赞其英勇,
业绩流芳,千古扬名。
俄军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265门火炮、345面战旗、300普特火药、上万匹战马。士兵们分得了价值百万卢布的货物。他们还从旗杆上扯下许多战旗,束在腰间夸耀。
攻克伊兹梅尔要塞后,苏沃洛夫立即给波将金发出一份简要的报告:“伊兹梅尔要塞坚固难克,守军抗击之烈前所未见,参加此次攻克要塞战斗的各级军官和各支部队的英勇顽强和大无畏精神无论怎样赞颂都不为过。经洒血强攻,它陷落于女皇陛下的宝座之前!”伊兹梅尔要塞的陷落,使土耳其和欧洲仇视俄罗斯的人大为震惊。
4. 沉重的创伤
为了给伊兹梅尔的胜利者以盛大的欢迎,波将金命令在道路上布置了信号兵。得知苏沃洛夫已从最后一站动身后,副官鲍尔就受命守在大厅的窗子跟前,随时向公爵报告。
但是,事事都喜欢按自己习惯做的苏沃洛夫,却悄悄地到达雅西。当这辆像参加化装舞会一样的马车驶近波将金的官邸时,守望的人没有料到这是苏沃洛夫来到了。
双座马车拐进院子。鲍尔一眼看见了上将,立即跑去向公爵秉报,公爵便快步从内室走了出来。但是,波将金还没有来得及走下楼梯,苏沃洛夫几个箭步就到了他的面前。他们互相拥抱。波将金的随从毕恭毕敬远远站在门口。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伯爵,我用什么来犒赏您的功劳呢?”波将金开口便问,对这次会见很高兴。
“不,特级公爵阁下,”苏沃洛夫仰面看着波将金,忿忿地回答说。
“我不是商人,不是来和您讲价钱的,除了上帝和仁慈无比的女皇外,谁也无权奖赏我!”他把平时的怨气一下都发泄出来。
波将金脸色陡变,转过身去,默默地走进大厅。他们两人在大厅里踱了一会,谁也不说话,最后相互敬礼,分手了事。苏沃洛夫回到他那位摩尔维亚熟人家里,再也没和波将金见面。
伟大统帅期望叶卡捷琳娜二世能秉公办事。这表现了他的幼稚、忠厚和对“明镜高悬”的“国母”的轻信。他的期望受到了残酷的打击。苏沃洛夫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凶狠,而且势力依然强大的敌人,他又一次失宠了。奖赏与所取得的胜利相比微不足道,简直令人可笑。
“我身上有七处伤,其中两处是在战争中留下的,五处是在宫廷里落下的。”伟大统帅寓意深远地说道。
1791年1月苏沃洛夫来到彼得堡。庆祝伊兹梅尔胜利的豪华舞会,定于1791年4月28日在赏赐给波将金的塔夫利达宫举行。
赢得伊兹梅尔胜利的真正英雄,却没有出席这盛大的宴会。叶卡捷琳娜为了将苏沃洛夫打发得离自己更远些,在庆祝会的前两天召见了他,命他去视察芬兰直至瑞典的边界。这是贬黜和流放。伟大统帅他含冤忍辱,觉得正在失去最后的生命力:“岁月短暂,残生将尽,遍体鳞伤,年已花甲,即将业衰力竭。”
伟大的俄军统帅也认为科布尔格是一位完全可以信赖的忠实盟友。在说明取得雷姆尼克河胜利的原因时,苏沃洛夫说:
“我们取得胜利的第一个推动因素是我与科布尔格亲王双方之间坦率和诚挚的友谊,这种友谊关系的重要价值保持始终,我不能忘记这种罕见的,也许是史无前例的感人的真诚态度。我时时都感觉到这种态度是真实无疑的。我们两支小部队弟兄般地生活在一起,共同保持尊严,模棱两可、暧昧含糊、支吾搪塞的习气均被严格禁止……”
3. 攻克伊兹梅尔
1790年下半年,俄国的国际地位和战争局势明显好转。8月3日,同瑞典国王葛斯塔夫签订了和平条约。黑海塞瓦斯托波尔区舰队终于交给人称“海上苏沃洛夫”的乌沙科夫指挥,从而为夺取伊兹梅尔要塞创造了条件。然而这座“固若金汤”的要塞是按照法国工程师的设计图加固和改建的。要塞呈内接10俄里的圆周直角三角形,弦边朝向多瑙河岸。高三至四俄丈,长六俄里的主围墙组成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围墙前还有一条又深又宽的沟壕。伊兹梅尔有各种口径的火炮和3.5万名守备部队守卫着。其司令官发誓要死守要塞。由于波将金的无能,率部攻城久攻不下,士兵情绪低落,女皇急派信使给苏沃洛夫书面命令:
“伊兹梅尔城,靠上帝的帮助,只能夺取了。为此,伯爵阁下,请立即奔赴该地接手指挥所有部队……”
苏沃洛夫一刻没有迟疑。行装很快准备完毕。
光是苏沃洛夫这个富有魔力的名字就使士气大振。他到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部队和舰队。“您,可敬的英雄,一个人就顶十万人!”德里瓦斯大声说道。现在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冲击”。苏沃洛夫有充分根据地从兵营里向特级公爵报告:“将军们和整个部队对战事的态度极为热切。”
攻击前,上将试验了最后的手段,12月27日把波将金的一封劝降信送给了土耳其总司令。一位土耳其巴夏接到这封公文时,对俄**官说:
“多瑙河水可以停流,天穹可以塌坠,伊兹梅尔要塞决不投降。”
在这紧要关头,苏沃洛夫做了最后一次战前动员:“俄军两次来到伊兹梅尔要塞又两次撤离了;现在是第三次,俄军再无别的选择:要么攻下要塞,要么在此牺牲。诚然,困难很大,要塞非常坚固,要塞的守备部队有一个合成军团,但是,俄军不应在任何力量面前屈服!我们俄罗斯军队同样很强大,我们至今还从没在任何力量面前退却过。如果伊兹梅尔要塞被我们降服,那么今后谁还敢反对俄罗斯!”
“我决心,”上将以低沉的声音结束了自己的讲话,“一定要攻占这个要塞,不然就死在要塞的墙下。”
听了上将的一席话,群情激愤,都宣誓要决一死战。经过六个半小时的激战,俄军已经“完全压倒了”强敌。
在伊兹梅尔强攻战中,俄军表现出奇异的勇敢和英雄主义精神。诗人们用铿锵的诗句赞颂了苏沃洛夫的军人们的功勋。杰尔查文写下了《献给攻克伊兹梅尔要塞的俄罗斯人》的抒情歌:
永世不灭的烈焰,
照亮捐躯志士的阴魂,
耀眼夺目的荣光,
让子孙不忘勇士的音容,
歌其功烈,赞其英勇,
业绩流芳,千古扬名。
俄军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265门火炮、345面战旗、300普特火药、上万匹战马。士兵们分得了价值百万卢布的货物。他们还从旗杆上扯下许多战旗,束在腰间夸耀。
攻克伊兹梅尔要塞后,苏沃洛夫立即给波将金发出一份简要的报告:“伊兹梅尔要塞坚固难克,守军抗击之烈前所未见,参加此次攻克要塞战斗的各级军官和各支部队的英勇顽强和大无畏精神无论怎样赞颂都不为过。经洒血强攻,它陷落于女皇陛下的宝座之前!”伊兹梅尔要塞的陷落,使土耳其和欧洲仇视俄罗斯的人大为震惊。
4. 沉重的创伤
为了给伊兹梅尔的胜利者以盛大的欢迎,波将金命令在道路上布置了信号兵。得知苏沃洛夫已从最后一站动身后,副官鲍尔就受命守在大厅的窗子跟前,随时向公爵报告。
但是,事事都喜欢按自己习惯做的苏沃洛夫,却悄悄地到达雅西。当这辆像参加化装舞会一样的马车驶近波将金的官邸时,守望的人没有料到这是苏沃洛夫来到了。
双座马车拐进院子。鲍尔一眼看见了上将,立即跑去向公爵秉报,公爵便快步从内室走了出来。但是,波将金还没有来得及走下楼梯,苏沃洛夫几个箭步就到了他的面前。他们互相拥抱。波将金的随从毕恭毕敬远远站在门口。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伯爵,我用什么来犒赏您的功劳呢?”波将金开口便问,对这次会见很高兴。
“不,特级公爵阁下,”苏沃洛夫仰面看着波将金,忿忿地回答说。
“我不是商人,不是来和您讲价钱的,除了上帝和仁慈无比的女皇外,谁也无权奖赏我!”他把平时的怨气一下都发泄出来。
波将金脸色陡变,转过身去,默默地走进大厅。他们两人在大厅里踱了一会,谁也不说话,最后相互敬礼,分手了事。苏沃洛夫回到他那位摩尔维亚熟人家里,再也没和波将金见面。
伟大统帅期望叶卡捷琳娜二世能秉公办事。这表现了他的幼稚、忠厚和对“明镜高悬”的“国母”的轻信。他的期望受到了残酷的打击。苏沃洛夫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凶狠,而且势力依然强大的敌人,他又一次失宠了。奖赏与所取得的胜利相比微不足道,简直令人可笑。
“我身上有七处伤,其中两处是在战争中留下的,五处是在宫廷里落下的。”伟大统帅寓意深远地说道。
1791年1月苏沃洛夫来到彼得堡。庆祝伊兹梅尔胜利的豪华舞会,定于1791年4月28日在赏赐给波将金的塔夫利达宫举行。
赢得伊兹梅尔胜利的真正英雄,却没有出席这盛大的宴会。叶卡捷琳娜为了将苏沃洛夫打发得离自己更远些,在庆祝会的前两天召见了他,命他去视察芬兰直至瑞典的边界。这是贬黜和流放。伟大统帅他含冤忍辱,觉得正在失去最后的生命力:“岁月短暂,残生将尽,遍体鳞伤,年已花甲,即将业衰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