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决定胜负的战争(2/2)
《罗斯福传》作者:罗斯福传 2017-02-13 11:54
,国家成立了一大批权力很大的机构,每一机构掌管某一经济部门,其权力之大是以往任何联邦机构所不能比拟的。战争结束前,威尔逊手中的权力比包括德皇在内的任何战时领导人的权力都更大。
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总是提倡锻炼身体,他请耶鲁大学足球教练沃尔特·坎普到华盛顿来,为海军部官员办了个训练班,自己每周四天在早上七点一刻就离开宅邸,去和海军部的其他官员以及国会领导人一起在坎普指导下进行训练。
海军部经过整顿终于能够有效地指挥战斗了。这时,罗斯福提议由他或者丹尼尔斯去战区亲自视察海军的设施。“我们俩人中得有一个人去亲眼看看战区的实况”,他对丹尼尔斯说。“否则,就只能像摸着黑下棋一样指挥战斗。”威尔逊希望丹尼尔斯留在身边,随时听取他的指示,因此丹尼尔斯去不成了,就派罗斯福去视察战区。这正中他的下怀。罗斯福乘坐一艘新近下水服役的驱逐舰——“戴尔号”,于1918年6月9日跟着一支护航队驶离商业城纽约。这是罗斯福第二十一次横渡大西洋。
在写给埃莉诺的很长的日记信件中,罗斯福描述了他的这次经历,从中可以看出他精力充沛,神采奕奕,充满着他对大海的热爱。出海的第一个夜晚,夕阳的余辉勾勒出五艘大运输舰的轮廓“影影绰绰,像静止一般毫无生气。然而,军舰载着它的人员,前进着……明天清晨,军舰会从黑夜的掩盖下重新出现,破浪前进。去迎接新的一天。上千名海军官兵将在前甲板列队——如果敌人的潜艇不在黎明时分乘机捣乱……”但驱逐舰毕竟不是游艇,“戴尔号”很快就遇到风浪了,前后左右颠簸起来。而富兰克林对此却洋洋 自得。“军舰内,人们随时随地都得抓住一点东西才能保持平衡,走路时也必须一手抓牢后另一只手才能松开。不少陶瓷器皿都摔碎了。大伙儿无法在餐桌旁就餐……不得不用绳子将自己联在艉肋钣上,然后才能坐下来腾出手来端住盘子。舰上有三名军官晕船,到现在为止,我一切尚可。”
7月21日,“戴尔号”军舰在修好发动机后驶抵英格兰的朴次茅斯港。
罗斯福受到西姆斯将军及英国海军部其他高级官员的热烈欢迎。在随后的十天当中,罗斯福忙于听取一个又一个汇报并视察了英美两国的海军基地。罗斯福即次访英的**是在白金汉宫觐见英王乔治五世。罗斯福对欧洲王室一直很关注,因此这次会见使他感到非常高兴。
“国王面带迷人的微笑,会客时态度和蔼,思路敏捷,给人以一种亲切感”,罗斯福在寄给埃莉诺的信中写道。“他的身材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矮小。我觉得他的面容也比我们从照片上看到的更加坚毅,这也许是他讲起话来一针见血的缘故。后来他讲起德国在比利时所犯的罪行,气得连牙齿都咬得格格作响。”当罗斯福告诉英王他在德国求学时曾亲眼看到德国为战争所做的准备工作,英王说他也在德国求过学。“我在德国也认识一些人”,英王眨了眨眼睛说。“但坦率地说,我有生以来还没有见过一个有教养的德国人。”
在罗斯福得肺炎后休养期间,埃莉诺吃惊地发现她的丈夫同露西·默塞尔的**。埃莉诺在罗斯福被人从“海中巨兽号”抬走后收拾他的个人什物时,发现了他的前社交秘书写给罗斯福的信。25年后,埃莉诺对约瑟夫·拉希说:“我的一切全完了。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正视自己,正视自己周围的事事物物,正视现实。”看来这证实了埃莉诺一贯的想法:自己并不漂亮,没得到丈夫的爱。她不能肯定露西与富兰克林的关系到底什么时候发展到这种地步。到了1917年夏,种种迹象加深了她的怀疑,使她凄坐不宁。露西四月间离开埃莉诺,到海军部去担任文书工作,她住在佛罗里达大道的德凯特公寓,离罗斯福的住所不远。埃莉诺尽管每年都带着孩子去坎波贝洛走一趟,那年她却不愿意去。她觉得丈夫心里巴不得自己带孩子离开,就决定推迟行期。埃莉诺后来到坎波贝洛去了以后,富兰克林于1917年7月16日给“最亲爱的宝贝”写了封信,显然是想向她赔罪。信中说:“你不在,家里空空荡荡,我实在受不了。你若是认为整个夏天我都不希望你在我身边,那你就未免太多心了。我不愿离开你,你是晓得的!”翌日,罗斯福又写道:“你走后,我真是度日如年,万分想念你。你不在家,想起这事就心焦。”
无论罗斯福对这件事有何种内疚,当他看到《纽约时报》的一篇采访报道后,心中就坦然多了。那篇报道说,食品局的勤俭节约处选定罗斯福的七口之家(加上家中的十名佣人)作为大家庭在节约方面的模范。报道说:“罗斯福太太自己采购物品,家中的厨师力争不浪费一点食物,洗衣服的女佣人也绝不多用一点肥皂,佣人们互相监督,厉行节约。”报道引用埃莉诺的话说“叫十个佣人帮助我勤俭持家,这不但很有必要,而且是件很有益的事”。
埃莉诺·罗斯福过分严肃,到了一本正经的地步,她有时犹如清教徒一般,对别人存有戒心。兴奋时,她那声调嫌高的嗓音变得“像琵琶一样刺耳”。
而露西则富于女子气,很妩媚,有南方淑女那种能使男人感到轻松自如的本事。她的一位亲戚说:“她高高的身段,端庄而又文静。肌肤细润,她笑口一开,真是迷人极了。”罗斯福由于动员海军这一事务的繁重,常常“不谙情理,易于激动”,他自己也承认这一点;因此他所追求的是比自己的妻子更灵活、更温存的伴侣。而对露西来说,她所喜爱的是他的美貌和地位。詹姆斯·罗斯福说,他母亲后来得到了证据,证明罗斯福和露西曾以夫妻名义在弗吉尼亚海滩旅馆过夜。
埃莉诺结婚十三年,生了五个子女,竟遭到冷遇,丈夫去追求比她年轻貌美的女郎,她感到万分痛苦,主动提出离婚的问题。但据安娜那篇未发表的文章说,埃莉诺“要求罗斯福花点时间仔细考虑一下,然后再给她答复……
他主动保证要结束任何‘浪漫关系’,似乎是认识到他给她带来多大的痛苦”。
罗斯福为什么作出了这样的决定,是因为离异会给子女造成不良影响。他的母亲威胁说如果他抛弃埃莉诺,就同他断绝母子关系,而且离婚会给他的政治生涯带来毁灭性影响,所有这一切都使罗斯福必然要把婚姻关系维持下去。
罗斯福夫妇最后重归于好了,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再也不是原先那样融洽了。埃莉诺可以原谅罗斯福,但对过去的事总也忘不掉。她一直到死都在医治心灵上的创伤,但是又不让它完全愈合。她变得越来越具独立性了,再也不是丈夫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是要走她自己的生活之路。“我母亲有她独特的铁一般的执拗劲”,埃莉奥特·罗斯福这样说。“她痛下决心不再同父亲有任何来往,尽管父亲尽力委曲求全地设法在她面前恢复自己的名誉……
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再没恢复真正的夫妻关系,而是建立了某种伙伴关系。
这种伙伴关系一直持续到他们的终生;它变得极为密切、融洽,充满了爱—
—但从不是**的爱,而是精神上的爱……但在他们之间很少有轻松愉快的时刻……他们在这短暂的一辈子,从来都没有快快活活地享受人生的乐趣。”
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总是提倡锻炼身体,他请耶鲁大学足球教练沃尔特·坎普到华盛顿来,为海军部官员办了个训练班,自己每周四天在早上七点一刻就离开宅邸,去和海军部的其他官员以及国会领导人一起在坎普指导下进行训练。
海军部经过整顿终于能够有效地指挥战斗了。这时,罗斯福提议由他或者丹尼尔斯去战区亲自视察海军的设施。“我们俩人中得有一个人去亲眼看看战区的实况”,他对丹尼尔斯说。“否则,就只能像摸着黑下棋一样指挥战斗。”威尔逊希望丹尼尔斯留在身边,随时听取他的指示,因此丹尼尔斯去不成了,就派罗斯福去视察战区。这正中他的下怀。罗斯福乘坐一艘新近下水服役的驱逐舰——“戴尔号”,于1918年6月9日跟着一支护航队驶离商业城纽约。这是罗斯福第二十一次横渡大西洋。
在写给埃莉诺的很长的日记信件中,罗斯福描述了他的这次经历,从中可以看出他精力充沛,神采奕奕,充满着他对大海的热爱。出海的第一个夜晚,夕阳的余辉勾勒出五艘大运输舰的轮廓“影影绰绰,像静止一般毫无生气。然而,军舰载着它的人员,前进着……明天清晨,军舰会从黑夜的掩盖下重新出现,破浪前进。去迎接新的一天。上千名海军官兵将在前甲板列队——如果敌人的潜艇不在黎明时分乘机捣乱……”但驱逐舰毕竟不是游艇,“戴尔号”很快就遇到风浪了,前后左右颠簸起来。而富兰克林对此却洋洋 自得。“军舰内,人们随时随地都得抓住一点东西才能保持平衡,走路时也必须一手抓牢后另一只手才能松开。不少陶瓷器皿都摔碎了。大伙儿无法在餐桌旁就餐……不得不用绳子将自己联在艉肋钣上,然后才能坐下来腾出手来端住盘子。舰上有三名军官晕船,到现在为止,我一切尚可。”
7月21日,“戴尔号”军舰在修好发动机后驶抵英格兰的朴次茅斯港。
罗斯福受到西姆斯将军及英国海军部其他高级官员的热烈欢迎。在随后的十天当中,罗斯福忙于听取一个又一个汇报并视察了英美两国的海军基地。罗斯福即次访英的**是在白金汉宫觐见英王乔治五世。罗斯福对欧洲王室一直很关注,因此这次会见使他感到非常高兴。
“国王面带迷人的微笑,会客时态度和蔼,思路敏捷,给人以一种亲切感”,罗斯福在寄给埃莉诺的信中写道。“他的身材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矮小。我觉得他的面容也比我们从照片上看到的更加坚毅,这也许是他讲起话来一针见血的缘故。后来他讲起德国在比利时所犯的罪行,气得连牙齿都咬得格格作响。”当罗斯福告诉英王他在德国求学时曾亲眼看到德国为战争所做的准备工作,英王说他也在德国求过学。“我在德国也认识一些人”,英王眨了眨眼睛说。“但坦率地说,我有生以来还没有见过一个有教养的德国人。”
在罗斯福得肺炎后休养期间,埃莉诺吃惊地发现她的丈夫同露西·默塞尔的**。埃莉诺在罗斯福被人从“海中巨兽号”抬走后收拾他的个人什物时,发现了他的前社交秘书写给罗斯福的信。25年后,埃莉诺对约瑟夫·拉希说:“我的一切全完了。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正视自己,正视自己周围的事事物物,正视现实。”看来这证实了埃莉诺一贯的想法:自己并不漂亮,没得到丈夫的爱。她不能肯定露西与富兰克林的关系到底什么时候发展到这种地步。到了1917年夏,种种迹象加深了她的怀疑,使她凄坐不宁。露西四月间离开埃莉诺,到海军部去担任文书工作,她住在佛罗里达大道的德凯特公寓,离罗斯福的住所不远。埃莉诺尽管每年都带着孩子去坎波贝洛走一趟,那年她却不愿意去。她觉得丈夫心里巴不得自己带孩子离开,就决定推迟行期。埃莉诺后来到坎波贝洛去了以后,富兰克林于1917年7月16日给“最亲爱的宝贝”写了封信,显然是想向她赔罪。信中说:“你不在,家里空空荡荡,我实在受不了。你若是认为整个夏天我都不希望你在我身边,那你就未免太多心了。我不愿离开你,你是晓得的!”翌日,罗斯福又写道:“你走后,我真是度日如年,万分想念你。你不在家,想起这事就心焦。”
无论罗斯福对这件事有何种内疚,当他看到《纽约时报》的一篇采访报道后,心中就坦然多了。那篇报道说,食品局的勤俭节约处选定罗斯福的七口之家(加上家中的十名佣人)作为大家庭在节约方面的模范。报道说:“罗斯福太太自己采购物品,家中的厨师力争不浪费一点食物,洗衣服的女佣人也绝不多用一点肥皂,佣人们互相监督,厉行节约。”报道引用埃莉诺的话说“叫十个佣人帮助我勤俭持家,这不但很有必要,而且是件很有益的事”。
埃莉诺·罗斯福过分严肃,到了一本正经的地步,她有时犹如清教徒一般,对别人存有戒心。兴奋时,她那声调嫌高的嗓音变得“像琵琶一样刺耳”。
而露西则富于女子气,很妩媚,有南方淑女那种能使男人感到轻松自如的本事。她的一位亲戚说:“她高高的身段,端庄而又文静。肌肤细润,她笑口一开,真是迷人极了。”罗斯福由于动员海军这一事务的繁重,常常“不谙情理,易于激动”,他自己也承认这一点;因此他所追求的是比自己的妻子更灵活、更温存的伴侣。而对露西来说,她所喜爱的是他的美貌和地位。詹姆斯·罗斯福说,他母亲后来得到了证据,证明罗斯福和露西曾以夫妻名义在弗吉尼亚海滩旅馆过夜。
埃莉诺结婚十三年,生了五个子女,竟遭到冷遇,丈夫去追求比她年轻貌美的女郎,她感到万分痛苦,主动提出离婚的问题。但据安娜那篇未发表的文章说,埃莉诺“要求罗斯福花点时间仔细考虑一下,然后再给她答复……
他主动保证要结束任何‘浪漫关系’,似乎是认识到他给她带来多大的痛苦”。
罗斯福为什么作出了这样的决定,是因为离异会给子女造成不良影响。他的母亲威胁说如果他抛弃埃莉诺,就同他断绝母子关系,而且离婚会给他的政治生涯带来毁灭性影响,所有这一切都使罗斯福必然要把婚姻关系维持下去。
罗斯福夫妇最后重归于好了,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再也不是原先那样融洽了。埃莉诺可以原谅罗斯福,但对过去的事总也忘不掉。她一直到死都在医治心灵上的创伤,但是又不让它完全愈合。她变得越来越具独立性了,再也不是丈夫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是要走她自己的生活之路。“我母亲有她独特的铁一般的执拗劲”,埃莉奥特·罗斯福这样说。“她痛下决心不再同父亲有任何来往,尽管父亲尽力委曲求全地设法在她面前恢复自己的名誉……
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再没恢复真正的夫妻关系,而是建立了某种伙伴关系。
这种伙伴关系一直持续到他们的终生;它变得极为密切、融洽,充满了爱—
—但从不是**的爱,而是精神上的爱……但在他们之间很少有轻松愉快的时刻……他们在这短暂的一辈子,从来都没有快快活活地享受人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