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录 王羲之·王献之年表.(2/2)
《王羲之评传》作者:王羲之评传 2017-02-13 11:52
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桓温出兵攻蜀。
王羲之与谢安(有人认为是谢尚)并登冶城,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永和三年(347 年)王羲之四十五岁王献之四岁
桓温攻克成都,李势降,成汉亡。周抚留为益州刺史。
会稽王昱为抗衡桓温引殷浩参朝政。
王羲之为护军将军。《答殷浩书》、《严君平帖》。《谯周有孙帖》书于此年。
永和四年(348 年)王羲之四十六岁王献之五岁
桓温加征西大将军。
《王兴之妇墓志》即《王兴之墓志》的另一面刻于此年。永和五年(349年) 王羲之四十七岁王献之六岁
有人认为王羲之与谢安共登冶城在此年。
后赵石虎称帝。
卫夫人卒,享年七十八岁。
王羲之《司州供给帖》、《司州疾笃帖》、《太常司州帖》书于此年。
永和六年(350 年)王羲之四十八岁王献之七岁
王羲之苦求于出守宣城郡,未获朝廷准许。永和七年(351 年) 王羲之四干九岁王献之八岁
王羲之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下献之从父学习书怯,王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
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羲之《辞郡帖》、《恭命帖》、《此郡帖》等书于此年前后。
永和八年(352 年) 王羲之五十岁王献之九岁
王羲之劝阻殷浩北伐,未能奏效。有《与会稽王笺》、《遗殷浩书》。
王羲之引孙绰为右军长史。
王羲之认为自己在书法上"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
王献之观门生■蒲,曰:"南风不竞"。
永和九年(353 年)王羲之五十一岁王献之十岁
殷浩不听王羲之劝告再次北伐,结果大败。
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郗昙、王献之等四十一人,于山阴之兰亭修祓禊,大家饮酒赋诗。王羲之为诗集作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序》(亦称《临河序》)。
永和十年(354 年)王羲之五十二岁王献之十一岁
东土饥荒,王羲之开仓赈贷并致书谢尚。
王述力扬州刺史。王羲之轻视王述,耻为其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行人失辞,人为时贤所笑。"
王羲 之书《运民帖》。
桓温以殷浩失败为由,上疏废浩为庶人。恒温独揽大权。
永和十一年(355 年) 王羲之五十三岁王献之十二岁
王羲之称病去郡,三月告誓于父母墓前。从此归隐,尽山水之游,■钓为娱。
与周抚《今在田里帖》、《来禽帖》、《吾前东帖》等,书于此年前后。
永和十二年(356 年) 王羲之五十四岁王献之十三岁
七月桓温自江陵北伐,八月收复洛阳,修复诸陵。
王羲之书有《旧京帖》、《丧乱帖》、《破羌帖》等。
升平元年(357 年) 王羲之五十五岁王献之十四岁
王羲之辞官后,与道士许迈交往甚密,共修服食,采药不远千里,游名山,泛沧海。
王羲之书《旦夕帖》在此年。
谢尚卒。王修卒。钟繇《宣示表》随葬。
升平二年(358 年) 王羲之五十六岁王献之十五岁
王献之劝其父王羲之改体。
晋会稽王昱任谢万为西中郎将、豫州刺史,都督、豫、冀、并四州诸军事,王羲之书《与桓温笺》,《昨得熙书帖》、《贤室委顿帖》、《群从凋
落将尽帖》等。
王羲之《与桓温笺》指出谢万无军事才能,不堪重用。后又致书谢万,劝其与士卒同甘共苦,谢万未纳。
升平三年(359 年) 王羲之五十七岁王献之十六岁
谢万、郗昙攻燕,大败,谢万致书王羲之云:"惭负宿愿"。王羲之答书:"此禹汤之诫"。
升平四年(360 年) 王羲之五十八岁王献之十七岁
谢安从兄谢尚逝世,弟谢万破废。谢安为谢氏家族始出仕,官为桓温征西司马 。
王羲之《谢司马帖》书于此年。
升平五年(361 年) 王羲之五十九岁王献之十八岁
穆帝卒,成帝长子丕继位,为哀帝。
王羲之致周抚《登汶岭帖》、《年垂百顺帖》书于此年。
王羲之卒。朝廷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嘱不受。
东晋哀帝隆和元年(362 年) 王献之十九岁
二月燕派吕护攻洛阳,桓温派兵前救。七月吕护阵亡,燕退兵。
哀帝兴宁元年(363 年) 王献之二十岁
桓温以征西■郗超为参军。王■为主簿。
王献之兄王徽之为桓温参军。
兴宁二年(364 年) 王献之二十一岁
桓温为扬州牧。
葛洪卒。
兴宁三年(365 年) 王献之二十二岁
二月■帝卒,弟奕继位,为废帝。
王彪之为尚书仆射。
益州刺史周抚卒。
王献之与郗道茂结婚。
海西公太和元年(366 年) 王献之二十三岁
著名僧人支遁(字道林)卒。
太和二年(367 年) 王献之二十四岁
王献之为州主簿。
太和三年(368 年) 王献之二十五岁
尚书令、卫将军王述卒 。
太和四年(369 年) 王献之二十六岁
桓温攻燕初胜,燕求救于秦,后桓温大败,秦王攻洛阳。
王献之为秘书郎,后转丞。太和五年(370 年) 王献之二十六岁
正月秦王攻入洛阳,前燕亡。
王献之弟于羊欣生。
简文帝咸安元年(371 年) 王献之二十八岁
会稽王显即位,为简文帝。
桓温杀殷涓(殷浩之子)、庾倩、庾蕴、庾柔等。
王献之与简文帝书十纸,题曰:"下官此书甚合作,愿聊存之。"
咸安二年(372 年) 王献之二十九岁
简文帝卒,太子曜继位,为孝武帝。
王献之选尚新安愍公主,与原配郗氏离婚。
王献之为桓温画扇,笔误落,改画乌■■牛。
王献之尝经吴郡,直驱顾辟疆名园。
孝武帝宁康元年(373 年) 王献之三十岁
桓温卒。
宁康二年(374 年) 王献之三十一岁
王献之《卫军帖》书于此年。
宁康三年(375 年)王献之三十二岁
五月王坦之卒,临终致书谢安,仍为国担忧。
太元元年(376 年) 王献之三十三岁
王献之被谢安请为长史。
王献之《奉对帖》书于此年。
太元二年(377) 王献之三十四岁
王彪之、孙绰、郗超皆卒于此年。
王献之《授衣帖》书于此年。
太元三年(378 年) 王献之三十五岁
七月太极殿落成,谢安请王献之题榜,遭王献之拒绝。
太元四年(379 年) 王献之三十六岁
二月前秦陷襄阳,五月陷盯胎。六月晋军收复盱眙、淮阴。太元五年(380年) 王献之三十七岁
工肃之为膘骑府谘议。
太元六年(381 年) 王献之三十八岁
王献之为建威将军、吴兴大守。
太元七年(382 年) 王献之三十九岁
十月秦苻坚会众臣商讨攻晋事宜。
太元八年(383 年) 王献之四十岁
八月秦苻坚率兵近百万自长安南下攻晋。十月淝水之战,晋兵以少胜多获大胜。谢安临危不惧,潇洒自若,传为美谈。
太元九年(384 年〕 王献之四十一岁
王献之之女王神爱生。
太元十年(385 年) 王献之四十二岁
王献之为中书令。
谢安卒,对其赠礼有异议,上献之、徐邈上疏,陈述谢忠勋,孝武帝遂加殊礼。
太元十一年(386 年) 王献之四十三岁
王献之《地黄汤帖》书于此年。
工献之卒,卒前,家人为其上章首过,问其有何得尖。对曰:"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王羲之与谢安(有人认为是谢尚)并登冶城,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永和三年(347 年)王羲之四十五岁王献之四岁
桓温攻克成都,李势降,成汉亡。周抚留为益州刺史。
会稽王昱为抗衡桓温引殷浩参朝政。
王羲之为护军将军。《答殷浩书》、《严君平帖》。《谯周有孙帖》书于此年。
永和四年(348 年)王羲之四十六岁王献之五岁
桓温加征西大将军。
《王兴之妇墓志》即《王兴之墓志》的另一面刻于此年。永和五年(349年) 王羲之四十七岁王献之六岁
有人认为王羲之与谢安共登冶城在此年。
后赵石虎称帝。
卫夫人卒,享年七十八岁。
王羲之《司州供给帖》、《司州疾笃帖》、《太常司州帖》书于此年。
永和六年(350 年)王羲之四十八岁王献之七岁
王羲之苦求于出守宣城郡,未获朝廷准许。永和七年(351 年) 王羲之四干九岁王献之八岁
王羲之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下献之从父学习书怯,王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
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羲之《辞郡帖》、《恭命帖》、《此郡帖》等书于此年前后。
永和八年(352 年) 王羲之五十岁王献之九岁
王羲之劝阻殷浩北伐,未能奏效。有《与会稽王笺》、《遗殷浩书》。
王羲之引孙绰为右军长史。
王羲之认为自己在书法上"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
王献之观门生■蒲,曰:"南风不竞"。
永和九年(353 年)王羲之五十一岁王献之十岁
殷浩不听王羲之劝告再次北伐,结果大败。
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郗昙、王献之等四十一人,于山阴之兰亭修祓禊,大家饮酒赋诗。王羲之为诗集作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序》(亦称《临河序》)。
永和十年(354 年)王羲之五十二岁王献之十一岁
东土饥荒,王羲之开仓赈贷并致书谢尚。
王述力扬州刺史。王羲之轻视王述,耻为其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行人失辞,人为时贤所笑。"
王羲 之书《运民帖》。
桓温以殷浩失败为由,上疏废浩为庶人。恒温独揽大权。
永和十一年(355 年) 王羲之五十三岁王献之十二岁
王羲之称病去郡,三月告誓于父母墓前。从此归隐,尽山水之游,■钓为娱。
与周抚《今在田里帖》、《来禽帖》、《吾前东帖》等,书于此年前后。
永和十二年(356 年) 王羲之五十四岁王献之十三岁
七月桓温自江陵北伐,八月收复洛阳,修复诸陵。
王羲之书有《旧京帖》、《丧乱帖》、《破羌帖》等。
升平元年(357 年) 王羲之五十五岁王献之十四岁
王羲之辞官后,与道士许迈交往甚密,共修服食,采药不远千里,游名山,泛沧海。
王羲之书《旦夕帖》在此年。
谢尚卒。王修卒。钟繇《宣示表》随葬。
升平二年(358 年) 王羲之五十六岁王献之十五岁
王献之劝其父王羲之改体。
晋会稽王昱任谢万为西中郎将、豫州刺史,都督、豫、冀、并四州诸军事,王羲之书《与桓温笺》,《昨得熙书帖》、《贤室委顿帖》、《群从凋
落将尽帖》等。
王羲之《与桓温笺》指出谢万无军事才能,不堪重用。后又致书谢万,劝其与士卒同甘共苦,谢万未纳。
升平三年(359 年) 王羲之五十七岁王献之十六岁
谢万、郗昙攻燕,大败,谢万致书王羲之云:"惭负宿愿"。王羲之答书:"此禹汤之诫"。
升平四年(360 年) 王羲之五十八岁王献之十七岁
谢安从兄谢尚逝世,弟谢万破废。谢安为谢氏家族始出仕,官为桓温征西司马 。
王羲之《谢司马帖》书于此年。
升平五年(361 年) 王羲之五十九岁王献之十八岁
穆帝卒,成帝长子丕继位,为哀帝。
王羲之致周抚《登汶岭帖》、《年垂百顺帖》书于此年。
王羲之卒。朝廷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嘱不受。
东晋哀帝隆和元年(362 年) 王献之十九岁
二月燕派吕护攻洛阳,桓温派兵前救。七月吕护阵亡,燕退兵。
哀帝兴宁元年(363 年) 王献之二十岁
桓温以征西■郗超为参军。王■为主簿。
王献之兄王徽之为桓温参军。
兴宁二年(364 年) 王献之二十一岁
桓温为扬州牧。
葛洪卒。
兴宁三年(365 年) 王献之二十二岁
二月■帝卒,弟奕继位,为废帝。
王彪之为尚书仆射。
益州刺史周抚卒。
王献之与郗道茂结婚。
海西公太和元年(366 年) 王献之二十三岁
著名僧人支遁(字道林)卒。
太和二年(367 年) 王献之二十四岁
王献之为州主簿。
太和三年(368 年) 王献之二十五岁
尚书令、卫将军王述卒 。
太和四年(369 年) 王献之二十六岁
桓温攻燕初胜,燕求救于秦,后桓温大败,秦王攻洛阳。
王献之为秘书郎,后转丞。太和五年(370 年) 王献之二十六岁
正月秦王攻入洛阳,前燕亡。
王献之弟于羊欣生。
简文帝咸安元年(371 年) 王献之二十八岁
会稽王显即位,为简文帝。
桓温杀殷涓(殷浩之子)、庾倩、庾蕴、庾柔等。
王献之与简文帝书十纸,题曰:"下官此书甚合作,愿聊存之。"
咸安二年(372 年) 王献之二十九岁
简文帝卒,太子曜继位,为孝武帝。
王献之选尚新安愍公主,与原配郗氏离婚。
王献之为桓温画扇,笔误落,改画乌■■牛。
王献之尝经吴郡,直驱顾辟疆名园。
孝武帝宁康元年(373 年) 王献之三十岁
桓温卒。
宁康二年(374 年) 王献之三十一岁
王献之《卫军帖》书于此年。
宁康三年(375 年)王献之三十二岁
五月王坦之卒,临终致书谢安,仍为国担忧。
太元元年(376 年) 王献之三十三岁
王献之被谢安请为长史。
王献之《奉对帖》书于此年。
太元二年(377) 王献之三十四岁
王彪之、孙绰、郗超皆卒于此年。
王献之《授衣帖》书于此年。
太元三年(378 年) 王献之三十五岁
七月太极殿落成,谢安请王献之题榜,遭王献之拒绝。
太元四年(379 年) 王献之三十六岁
二月前秦陷襄阳,五月陷盯胎。六月晋军收复盱眙、淮阴。太元五年(380年) 王献之三十七岁
工肃之为膘骑府谘议。
太元六年(381 年) 王献之三十八岁
王献之为建威将军、吴兴大守。
太元七年(382 年) 王献之三十九岁
十月秦苻坚会众臣商讨攻晋事宜。
太元八年(383 年) 王献之四十岁
八月秦苻坚率兵近百万自长安南下攻晋。十月淝水之战,晋兵以少胜多获大胜。谢安临危不惧,潇洒自若,传为美谈。
太元九年(384 年〕 王献之四十一岁
王献之之女王神爱生。
太元十年(385 年) 王献之四十二岁
王献之为中书令。
谢安卒,对其赠礼有异议,上献之、徐邈上疏,陈述谢忠勋,孝武帝遂加殊礼。
太元十一年(386 年) 王献之四十三岁
王献之《地黄汤帖》书于此年。
工献之卒,卒前,家人为其上章首过,问其有何得尖。对曰:"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