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人物传记 > 王羲之评传章节目录 > 第六章 关于王羲之的书论

第六章 关于王羲之的书论(2/2)

王羲之评传作者:王羲之评传 2017-02-13 11:52
《笔势论十二章》、《记白云先生书诀》等。

    对于王羲之的书法理论著作除《自论书》以外,有些人认为是"依托",即伪造的,所以对王羲之的书法作系统深入地研究非常困难。研究者需要真实可靠的典籍依据,王羲之的理论著作被贴上"假冒"的标签,故而许多研究者也只好袖手作罢了。有的人举出上述著作的疏漏、矛盾或语言文字上存在的与王羲之名位、修养不相符之处,来证明其著作不是出于王羲之之手。诚然,人们列举的某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以此来全面否认其著作及其真实性,说服力也是不足的,土羲之的书法著作当时在传抄翻刻过程中与原意发生偏差,这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我们不拘泥于个别字句从总体把握,就会发现有一个体系贯彻始终,而且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如果没有深入的艺术实践和浑厚的书**底,是绝然不能写出来的。倘若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对照上述的理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一致的关系,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① 恩格斯,《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② [唐]韩愈:《石鼓歌》。

    ① [德]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年第1 版。一。王羲之:"文义冠世"、"备精诸体"是彪炳晋代的名流,上述著作主旨大要的提出似乎是非王羲之莫属的。清代冯武在《书法正传》中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说:"此篇非右军不能道"。对王羲之的《论书》评论说:"非自道,必不能如此确而妥。"周绍良先生说:"这两篇文章至晚当是六朝时代的人总结王羲之书法而写成的。因之它是可以作为讨论王羲之书作参证的重要依据。"①对于时代久远的文论、著作,如有人从分析的角度加以否定,有时会得到有些人的认可,因为一时拿不出真凭实据,难以推翻那些"否定",弄个水落石出。有的只好存疑于世,必须等待地下文物的出土。如《老子》、《孙膑兵法》就是一例,这两部著作被怀疑达一千多年,直到考古工作者从长沙马王堆和山东临沂银雀山的古墓中拿出了证据,这两部著作才被确定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