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孙子军事学的丰富内容(2/2)
《孙子评传》作者:孙子评传 2017-02-13 11:50
所不受"(《九变篇》)。又说:"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地形篇》)显然,前线将帅具有充分的指挥权,而不受君主的干扰,对于夺取战争的胜利是十分重要的。
除了一些指导全局的战略原则之外,孙子在兵法中又阐述许多具体的临阵击敌的战术。如他主张在作战时,我方兵力必须集中,而敌方兵力要使其分散。孙子论道:"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虚实篇》)这样就易于各个击破。孙子认为:"兵者,诡道也。"他在《计篇》中,列举了十四种属于"诡道"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造成敌人的失误。孙子并提出,在战争过程中要"治气"、"治心"、"治力"、"治变"(《军争篇》)。按照"四治"的战法,便能够更有效的打击敌人。《孙子·势篇》又论道:"凡战者,以正(兵)合,以奇(兵)胜";要"善出奇(兵)",使敌人措手不及,无法应付。战时还必须利用地形等条件,造成一种有利的态"势"。孙子强调:"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要连续发动进攻,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在两军对峙交锋时,孙子十分讲究阵法。他阐述阵法的作用说:"纷纷坛坛,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饨饨,形圆而不可败也。"(同上)据说"孙子八阵"(《周礼·春官·车仆》郑玄注),他可能有八种能攻善守的阵法。《孙子·军争篇》还提出了作战时"高陵勿向"、"佯北勿从"、"饵兵勿食"、"穷寇勿迫"等八条戒律。这些戒律,是在当时条件下总结出的战术要诀。
两军交战,有一些特殊的作战方法,需要进行专题的研究,孙子在这一方面也作了出色的贡献。《孙子》中的《火攻篇》,是专门论述军事上用火进攻的战法的。它根据火攻对象的不同,把火攻分为"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通"隧",指道路)五种。论到火攻的条件,孙子认为,火攻一定要选在"天之燥"的时节和"风起之日"。火攻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孙子详加论列,指出该如何应付。他并把火攻与水攻进行比较,认为两者各有其功能。《用间篇》是专门论述使用间谍、刺探敌人情报的手段的。根据间谍的身份和方法,孙子把间谍分为"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类。关于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孙子认为它可以"先知"敌情,从而达到"动而胜人"的目的。如何使用这五类间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孙子都作了细致的解说。对火攻、用间等特殊的战斗方式,孙子作了如此缜密、详尽的专题研究,在古代军事学的发展史上是具有开创性的。这些研究,成为后世军事实践的重要依据。军队的后勤工作如何开展,粮食和武器等物资如何及时得到补充这是军事学的又一重大课题。对此,孙子也发表了许多高明的见解。鉴于从后方远道运输粮食之苦,孙子主张战争时"粮不三载",即不要三番四复地把粮食运往前线;而应当"因粮于敌"(《作战篇》),即夺取敌人的粮食来为我军食用。这样,既可以节省我方长途运输之劳费,又可以损毁敌方粮食之储备,动摇其军心,瓦解其斗志。至于武器装备和军队人员的补充,孙子也主张"役不再籍",即不要从国内再三地征集兵员发往前线,而应该尽量夺取敌人的兵器。俘虏敌军的人员来为我军所用。孙子强调:要奖赏夺得敌人兵器的战士,"车战得车十乘己(以)上,赏其先得者";在缴获敌军的战车后,应"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在俘虏敌军的士卒后,应"善而养之"(同上)。这样,敌军的武器和士卒源源不断的补充到我军中来,就能"胜敌而益强"。
从上述战争制胜的要素、军队的组织和建设、指导全局的战略、临阵击敌的战术、几种特殊的战斗方法、军队的后勤工作等六方面来看,《孙子兵法》论述的范围极其广泛,而且思想深刻,见解精到。在2500 多年前,就有这样一部全面而精湛的军事学著作问世,"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标志着古代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的先进,值得引以自豪!
除了一些指导全局的战略原则之外,孙子在兵法中又阐述许多具体的临阵击敌的战术。如他主张在作战时,我方兵力必须集中,而敌方兵力要使其分散。孙子论道:"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虚实篇》)这样就易于各个击破。孙子认为:"兵者,诡道也。"他在《计篇》中,列举了十四种属于"诡道"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造成敌人的失误。孙子并提出,在战争过程中要"治气"、"治心"、"治力"、"治变"(《军争篇》)。按照"四治"的战法,便能够更有效的打击敌人。《孙子·势篇》又论道:"凡战者,以正(兵)合,以奇(兵)胜";要"善出奇(兵)",使敌人措手不及,无法应付。战时还必须利用地形等条件,造成一种有利的态"势"。孙子强调:"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要连续发动进攻,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在两军对峙交锋时,孙子十分讲究阵法。他阐述阵法的作用说:"纷纷坛坛,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饨饨,形圆而不可败也。"(同上)据说"孙子八阵"(《周礼·春官·车仆》郑玄注),他可能有八种能攻善守的阵法。《孙子·军争篇》还提出了作战时"高陵勿向"、"佯北勿从"、"饵兵勿食"、"穷寇勿迫"等八条戒律。这些戒律,是在当时条件下总结出的战术要诀。
两军交战,有一些特殊的作战方法,需要进行专题的研究,孙子在这一方面也作了出色的贡献。《孙子》中的《火攻篇》,是专门论述军事上用火进攻的战法的。它根据火攻对象的不同,把火攻分为"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通"隧",指道路)五种。论到火攻的条件,孙子认为,火攻一定要选在"天之燥"的时节和"风起之日"。火攻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孙子详加论列,指出该如何应付。他并把火攻与水攻进行比较,认为两者各有其功能。《用间篇》是专门论述使用间谍、刺探敌人情报的手段的。根据间谍的身份和方法,孙子把间谍分为"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类。关于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孙子认为它可以"先知"敌情,从而达到"动而胜人"的目的。如何使用这五类间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孙子都作了细致的解说。对火攻、用间等特殊的战斗方式,孙子作了如此缜密、详尽的专题研究,在古代军事学的发展史上是具有开创性的。这些研究,成为后世军事实践的重要依据。军队的后勤工作如何开展,粮食和武器等物资如何及时得到补充这是军事学的又一重大课题。对此,孙子也发表了许多高明的见解。鉴于从后方远道运输粮食之苦,孙子主张战争时"粮不三载",即不要三番四复地把粮食运往前线;而应当"因粮于敌"(《作战篇》),即夺取敌人的粮食来为我军食用。这样,既可以节省我方长途运输之劳费,又可以损毁敌方粮食之储备,动摇其军心,瓦解其斗志。至于武器装备和军队人员的补充,孙子也主张"役不再籍",即不要从国内再三地征集兵员发往前线,而应该尽量夺取敌人的兵器。俘虏敌军的人员来为我军所用。孙子强调:要奖赏夺得敌人兵器的战士,"车战得车十乘己(以)上,赏其先得者";在缴获敌军的战车后,应"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在俘虏敌军的士卒后,应"善而养之"(同上)。这样,敌军的武器和士卒源源不断的补充到我军中来,就能"胜敌而益强"。
从上述战争制胜的要素、军队的组织和建设、指导全局的战略、临阵击敌的战术、几种特殊的战斗方法、军队的后勤工作等六方面来看,《孙子兵法》论述的范围极其广泛,而且思想深刻,见解精到。在2500 多年前,就有这样一部全面而精湛的军事学著作问世,"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标志着古代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的先进,值得引以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