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镇压陕甘回民起义(2/2)
《左宗棠评传》作者:左宗棠评传 2017-02-13 12:07
左宗棠感到"马占鳌求抚之心乃益切",认为"此时而言招抚,固可省兵力而赴戎机"。但他也强调"此等嗜乱之民,非创巨痛深,固难望其永久帖服也"。②同治十年八月初二日(1871年9月16日),左宗棠率军抵达安定(今定西县)后,即向河州马占鳌部回军发动攻剿。马占鳌被迫于同治十一年初向左军投降,其"所递央保投诚禀词,极为迫切"。③左宗棠决定对马占鳌予以招抚。左宗棠认为:"办抚之道,以编审户口为要;编审户口,以迁徙客回、安辑土回为要。……安插之地,汉、回各有攸宜。"④这样,左宗棠比较顺利地解决了河州问题。不久,左宗棠又从马占鳌回军中挑选两营,饬马占鳌督带,并赏马占鳌五品顶带翎顶。
同治十一年七月十五日(1872年8月18日),左宗棠在"肃清"陕甘后路的情况下进驻兰州。这是他被任命为陕甘总督7年后第一次进入总督驻地。他的下一步进军计划为"致力西路,以清边圉"。①
八月初,左宗棠调派刘锦棠等部军队向西宁马永福、马桂源、马本源部回军发起攻势。鉴于清军来势凶猛,马永福及逃至西宁的陕西回军首领崔伟、禹得彦等于十月中旬向刘锦棠交出马械投降。马永福的两个堂侄马桂源、马本源兄弟则撤出西宁至巴燕戎格(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陕西回军头目白彦虎也西逃,后来至新疆。接着,左宗棠调驻守河州的前山西按察使陈湜率军进剿巴燕戎格,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将马桂源、马本源捕获。马氏兄弟原先曾受到清政府的重用,马桂源担任西宁府知府,马本源为西宁镇标中军游击,他们在西宁率领回民起义,被左宗棠视为"罪大恶极",遂在兰州遭杀害。至此,甘肃回军的4个中心只剩有肃州(今酒泉市)。
还在左宗棠抵安定开始进攻河州回军的前七天,即同治十年七月二十五日(1871年9月9日),左宗棠接到了清廷的一个"上谕",内称俄国已派兵于五月十七日侵占伊犁,"并闻俄人尚欲带兵前往乌鲁木齐"。清廷认为:"伊犁沦陷,兵力未能顾及,致俄国从而生心,难免觊觎要求情事,若乌鲁木齐再为该国收复,则更难于措手。"于是,清廷令乌鲁木齐提督成禄统率所部出关,以"肃州一带关系紧姜,着左宗棠迅即调派劲旅前往扼剿窜匪,替出成禄一军出关剿贼,毋得以兵力不敷稍形推诿。刘铭传所部已谕令鼓行而西,绕赴兰州北路,由甘,凉、肃一带出关,节节前进,为收复新疆各城之计。左宗棠身任兼圻,本应统筹全局,况镇、迪一带又系该督所辖,尤当妥筹兼顾。"①左宗棠指出俄国占取伊犁,"名虽代为收复,词近顺而心甚狡",应当以武力对付。他一面咨商刘铭传(字省三,安徽合肥人),酌定进兵道路;一面飞饬所部徐占彪一军速由靖远防所取道兰州,逾凉、甘两郡以抵肃州,替出成禄一军出关。左宗棠还把肃州视为通往新疆的通道,认为陇中局势,"自宜先规河、湟","然后一意西指"。②这样,他派徐占彪赴肃州的目的除替出成禄出关之外,就是要消灭肃州回军,以打开西进的道路。十一月二十七日(1872年1月7日),徐占彪军驰抵高台,与成禄会唔,交接防务,开始对肃州发动进攻。肃州回民起义军首领马文禄率部抵抗长达一年九个多月。同治十二年八月十二日(1873年10月3日),左宗棠亲抵肃州,驻营城南两里许,指挥攻城。左部各军用后膛大炮和劈山炮等新式武器对肃州城猛烈轰击,马文禄与所部回军难以抵挡,遂于十五日出城投降,随后被杀。清军在夜间闯进肃州,"诸军入城纵火,枪轰矛刺,计土回五千四百余名,除拔出老弱妇女九百余口外,尽付焚如,肃州以平"。③
至此,活跃了十几年之久的陕甘回民起义基本被镇压下去了。这是左宗棠继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之后犯下的又一严重过错。左宗棠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在镇压国内人民起义方面确实是竭尽全力。特别是左宗棠在镇压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的过程中,从同治五年(1866年)十月开始"陆续招募马、步土客各营",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肃州克复截至年底止",共开销白银40148500余两①,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一半。清廷在左宗棠"平定"陕甘之后,赏加他为协办大学士。
①《料理西征就绪即行赴京陛见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3册,第759页。
②《与吴子儁庶常》,《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一,页五一。
③《陕甘饷源奇绌请旨拨实饷折》,《左宗棠全集》奏槁,第3册,第778779页。
①《饷项苦绌恳增拔巨款以利戎机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3册,第785-788页。
②《刘松山径捣贼巢并剿败北窜回逆现筹安抚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4册,第14页。
③《回逆全股东犯迎剿大捷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4册,第49页。
①《进驻泾州筹办军务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4册,第122页。
①《复陈查明刘松山各情片》,《左宗棠全集》奏稿,第4册,第195页。
②《答刘寿卿》,《左宗棠全集》书牍,卷一○,页三六。
③《答王子寿比部》,《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一,页三五。
④《遵旨复陈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3册,第504页。
①《敬陈分道进剿布置联络情形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4册,第132页。
②《敬陈进兵事宜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5册,第100页。
③《迭攻太子寺屡胜两挫逆回乞抚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5册,第209页。
④《收复河州安插回众办理善后事宜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5册,第281页。
①《后路肃清进驻省城片》,《左宗棠全集》奏稿,第5册,第311页。
①《派兵前赴肃州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5册,第113页。
②《派兵前赴肃州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5册,第114页。
③《克复肃州尽歼丑虏关内肃清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5册,第503页。
①《遵旨开单报销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6册,第66-67页。
同治十一年七月十五日(1872年8月18日),左宗棠在"肃清"陕甘后路的情况下进驻兰州。这是他被任命为陕甘总督7年后第一次进入总督驻地。他的下一步进军计划为"致力西路,以清边圉"。①
八月初,左宗棠调派刘锦棠等部军队向西宁马永福、马桂源、马本源部回军发起攻势。鉴于清军来势凶猛,马永福及逃至西宁的陕西回军首领崔伟、禹得彦等于十月中旬向刘锦棠交出马械投降。马永福的两个堂侄马桂源、马本源兄弟则撤出西宁至巴燕戎格(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陕西回军头目白彦虎也西逃,后来至新疆。接着,左宗棠调驻守河州的前山西按察使陈湜率军进剿巴燕戎格,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将马桂源、马本源捕获。马氏兄弟原先曾受到清政府的重用,马桂源担任西宁府知府,马本源为西宁镇标中军游击,他们在西宁率领回民起义,被左宗棠视为"罪大恶极",遂在兰州遭杀害。至此,甘肃回军的4个中心只剩有肃州(今酒泉市)。
还在左宗棠抵安定开始进攻河州回军的前七天,即同治十年七月二十五日(1871年9月9日),左宗棠接到了清廷的一个"上谕",内称俄国已派兵于五月十七日侵占伊犁,"并闻俄人尚欲带兵前往乌鲁木齐"。清廷认为:"伊犁沦陷,兵力未能顾及,致俄国从而生心,难免觊觎要求情事,若乌鲁木齐再为该国收复,则更难于措手。"于是,清廷令乌鲁木齐提督成禄统率所部出关,以"肃州一带关系紧姜,着左宗棠迅即调派劲旅前往扼剿窜匪,替出成禄一军出关剿贼,毋得以兵力不敷稍形推诿。刘铭传所部已谕令鼓行而西,绕赴兰州北路,由甘,凉、肃一带出关,节节前进,为收复新疆各城之计。左宗棠身任兼圻,本应统筹全局,况镇、迪一带又系该督所辖,尤当妥筹兼顾。"①左宗棠指出俄国占取伊犁,"名虽代为收复,词近顺而心甚狡",应当以武力对付。他一面咨商刘铭传(字省三,安徽合肥人),酌定进兵道路;一面飞饬所部徐占彪一军速由靖远防所取道兰州,逾凉、甘两郡以抵肃州,替出成禄一军出关。左宗棠还把肃州视为通往新疆的通道,认为陇中局势,"自宜先规河、湟","然后一意西指"。②这样,他派徐占彪赴肃州的目的除替出成禄出关之外,就是要消灭肃州回军,以打开西进的道路。十一月二十七日(1872年1月7日),徐占彪军驰抵高台,与成禄会唔,交接防务,开始对肃州发动进攻。肃州回民起义军首领马文禄率部抵抗长达一年九个多月。同治十二年八月十二日(1873年10月3日),左宗棠亲抵肃州,驻营城南两里许,指挥攻城。左部各军用后膛大炮和劈山炮等新式武器对肃州城猛烈轰击,马文禄与所部回军难以抵挡,遂于十五日出城投降,随后被杀。清军在夜间闯进肃州,"诸军入城纵火,枪轰矛刺,计土回五千四百余名,除拔出老弱妇女九百余口外,尽付焚如,肃州以平"。③
至此,活跃了十几年之久的陕甘回民起义基本被镇压下去了。这是左宗棠继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之后犯下的又一严重过错。左宗棠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在镇压国内人民起义方面确实是竭尽全力。特别是左宗棠在镇压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的过程中,从同治五年(1866年)十月开始"陆续招募马、步土客各营",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肃州克复截至年底止",共开销白银40148500余两①,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一半。清廷在左宗棠"平定"陕甘之后,赏加他为协办大学士。
①《料理西征就绪即行赴京陛见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3册,第759页。
②《与吴子儁庶常》,《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一,页五一。
③《陕甘饷源奇绌请旨拨实饷折》,《左宗棠全集》奏槁,第3册,第778779页。
①《饷项苦绌恳增拔巨款以利戎机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3册,第785-788页。
②《刘松山径捣贼巢并剿败北窜回逆现筹安抚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4册,第14页。
③《回逆全股东犯迎剿大捷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4册,第49页。
①《进驻泾州筹办军务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4册,第122页。
①《复陈查明刘松山各情片》,《左宗棠全集》奏稿,第4册,第195页。
②《答刘寿卿》,《左宗棠全集》书牍,卷一○,页三六。
③《答王子寿比部》,《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一,页三五。
④《遵旨复陈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3册,第504页。
①《敬陈分道进剿布置联络情形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4册,第132页。
②《敬陈进兵事宜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5册,第100页。
③《迭攻太子寺屡胜两挫逆回乞抚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5册,第209页。
④《收复河州安插回众办理善后事宜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5册,第281页。
①《后路肃清进驻省城片》,《左宗棠全集》奏稿,第5册,第311页。
①《派兵前赴肃州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5册,第113页。
②《派兵前赴肃州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5册,第114页。
③《克复肃州尽歼丑虏关内肃清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5册,第503页。
①《遵旨开单报销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6册,第66-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