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人物传记 > 左宗棠评传章节目录 > 第二节 举业坎坷与涉足经世致用之学

第二节 举业坎坷与涉足经世致用之学(2/2)

左宗棠评传作者:左宗棠评传 2017-02-13 12:07
等诗句,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在归家途中,他对沿路各地的"时务"做了考察。谓:"春榜既放,点检南归,睹时务之艰棘,莫如荒政及盐、漕、河诸务。将求其书与其掌故讲明而切究之,求副国家养士之意"。④

    左宗棠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再度北上应试。这次会试,他本可榜上有名,但临揭榜时,考官发现湖南多中一名,竟取消了他的进士资格,仅给他一个"誊录"。左宗棠不甘心做一名为史馆注籍的誊录,毅然南返湘潭,在周夫人的协助下,潜心于地理学的研究,并"以图为之本,以诸史为之证"。①两年之后,应湖南巡抚吴荣光之召主讲醴陵渌江书院。该书院有学生60人,左宗棠对他们从严要求,每日查阅功课,对"旷废不事事及虚词掩著两次"的学生,将其"本课膏火除去,加与潜心攻苦之人"。他还于每月初一"会订功课日记,为之引掖而督勉之,其有不率,则朴责而斥逐之",使学生"俱知勉强学问"。②

    左宗棠在醴陵结识了时任两江总督,后来成为其亲家的陶澍。陶澍任两江总督期间,在江苏巡抚林则徐、布政使贺长龄及魏源、包世臣等人的协助下,在吏治、河工、漕运、盐政、荒政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成绩,并以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受到世人的赞誉。一次,陶澍在前往江西阅兵的路上,转道醴陵回安化省墓,醴陵知县在为陶澍安排馆舍时,请左宗棠撰写楹联。左宗棠出于对陶澍政绩卓著的敬慕之情,挥笔写道:

    春殿语从容,甘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陶澍看到这副楹联后,"激赏之",急忙询问此联的作者,经知县引见,作为渌江书院主讲的举人左宗棠,终得与大名鼎鼎的陶澍会面,陶对左"一见目为奇才,纵论古今,为留一宿"。②

    道光十八年(1838年),左宗棠第三次赴京师参加会试。会试榜发,他仍然未能取中。南返途中,他到南京拜访了两江总督陶澍。陶"即留住署中,日使幕友、亲故与相谈论"。③陶还为其子陶桄(字少云)求婚于左的长女左孝榆。表明陶澍对他这个会试落第而又具真才实学的举人非常器重。左宗棠也在三次会试失败之后,决计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诚如他所说:"比三次礼部不第,遂绝意进取"。④他在家乡不仅"于农书探讨颇勤",而且钞录了十数册的《畿辅通志》、《西域图志》及各省通志,增长了地理学与军事学等方面的知识。道光十九年(1839年),左宗棠抵长沙,居次兄宗植家中。他俩常切磋学问,"或谈国故,指列时事"。"每剧谈竟夕,争驳不已,家人乃温酒解之。酒后或仍辩难,或遂释然"。⑤左宗棠为克服"气质粗驳"的缺点,注意从"寡言,养静二条实下功夫,强勉用力"。①这一年,陶谢逝于两江总督任所,遗七岁孤子陶桄,左宗棠受贺熙龄之托,并因与陶澍"有一日之雅故",遂在次年初前往安化小淹陶家,承担了为陶桄教书的义务,并在陶家教书八年中饱览了丰富的典籍。对此,陶谢之婿胡林翼曾做过如此评说:"左孝廉品高学博,性至廉洁。在陶文毅公第中读本朝宪章最多,其识议亦绝异。其体察人情,通晓治体,当为近日楚材第一"。②

    ②癸巳科会试文"注",见《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456页。

    ③《癸巳燕台杂感八首》,《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457页。

    ①《上贺庶农先生》,《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页三。

    ②《上贺庶农先生》,《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页六。

    ①[清]左孝同:《先考事略》,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15页。楹联中"印心石"指陶澍少时读书于安化石门潭之滨的石屋,潭心有石即"印心石"。道光十五年(1835年),道光皇帝亲书"印心石屋"四字赐与陶澍。

    ②[清]左孝同:《先考事略》,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15页。。

    ③《清朝野史大观》,第7卷,第90页。

    ④《亡妻周夫人墓志铭》,《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356页。

    ⑤《〈慎盦诗文钞〉序》,《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258页。

    ①《上贺庶农先生》,《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页一○。

    ②[清]胡林翼:《启程晴峰制军》,《胡文忠公遗集》,卷五四,页一四,光绪六年刻本。

    ①[清]左孝同,《先考事略》,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7页。

    ②[清]左孝同,《先考事略》,见罗正钩,《左宗棠年谱》,第7页。

    ③《与癸叟侄》,《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6页。

    ①[清]左孝同:《先考事略》,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7页。

    ②[清]魏源:《皇朝经世文编五例》,《魏源集》,上册,第158页。

    ③[清]左孝同:《先考事略》,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7页。

    ④《与谭文卿》,《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二二,页一六。

    ①《清将前任云贵总督贺长龄事绩宣付史馆并准入祀湖南乡贤祠片》,《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五七,页三○。

    ②[清]唐鉴:《御史贺君墓志铭》,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8页。

    ③[清]贺熙龄,《寒香馆文钞》,卷二,页一一。

    ④[清]左孝同:《先考事略》,见罗正钧:《左宗掌年谱》,第8页。

    ⑤《〈正谊堂全书〉卷首·与杨雪沧书》,见罗正钩:《左宗棠年谱》,第8页。

    ⑥[清]贺熙龄:《寒香馆文钞》,卷一,页一一。

    ①梅英杰:《胡文忠公年谱》,卷一,页八。

    ②[清]左孝同,《先考事略》,见罗正钩:《左宗棠年谱》,第9页。

    ③《与郭意城》,《左宗棠全集》书牍,卷五,页六九。

    ④《徐熙庵先生家书跋后》,《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281页。

    ①《亡妻周夫人墓志铭》,《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3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