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爱(2/2)
《古典诗词漫话·杜甫心影录》作者:古典诗词漫话·杜甫心影录 2017-01-10 17:27
文学创作中,如果仅就表现情爱的空幻,以及由此产生的怅惘而言,杜甫在肃宗上元二年(761)作于成都的《石镜》、《琴台》二诗,实已开了先声。
“蜀王将此镜,送死置空山。冥寞怜香骨,提携近玉颜。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石镜》)。这首诗写古代蜀王哀怜王妃的遗骨,在冥间孤苦寂寞,于是将一面石镜送进空山,放在墓旁,和王妃作伴。安葬之后,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就离开了,其他妃子又恢复了平时的欢笑,不再为死者悲叹。惟有这块带着蜀王情意的伤心的石镜,永远留在这里,映照着凄凉的月光。
和《石镜》作于同时的,还有一首《琴台》诗:“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诗中说西汉司马相如在既贫且病之时,仍然深深爱着卓文君,在琴台上思念佳人,在酒店中玩弄人世。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幻影,惟有山野的鲜花,使人想见文君贴在脸上的花钿;蔓生的绿草,使人想见她穿在身上的罗裙。至于二人当初的爱情,后世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清人黄生说:“作此题者,有二种语。轻薄之士,慕其风流;道学之儒,讥其淫佚。慕者徒骋艳词,讥者动多腐句,均去风雅远矣。此诗低回想像,若美之不容口者,其实讥世俗之好德不如好色耳。”(《杜诗详注》引)杜甫这两首诗,确能摆脱俗套,不作艳词腐句,但若说成是讥刺古人好色,则未免过于迂阔。诗中所表现的,主要是人世情爱的空幻和人去楼空的怅惘。蜀王对妃子的眷恋,相如对文君的爱慕,何等深切。但是爱情的力量,还是不能战胜死亡。都说彩云无常,青春易逝,转瞬锦瑟弦断,玉颜成尘。空对凄凉石镜、苍茫琴台,不知孤魂何处、月下可归?眼看寒花零落、衰草长烟,愁听悲风白杨、杜鹃声哀。可惜九泉路远,天涯梦断,无奈灵犀难通,相思成灰。长恨香魂一去,如烟飘散,惟有无语独立,影照残阳。“石镜通幽魄,琴台隐绛唇。送终惟粪土,结爱独荆棒”(《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昔日欢会叙情之处,今成伤心凭吊之地。一旦参破此理,那正如仇兆鳌所言:“痴情皆属幻相矣。”(《杜诗详注》)现在有些人将这两首诗看作是对爱情忠贞的歌颂,同样有失诗人的本意。
“蜀王将此镜,送死置空山。冥寞怜香骨,提携近玉颜。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石镜》)。这首诗写古代蜀王哀怜王妃的遗骨,在冥间孤苦寂寞,于是将一面石镜送进空山,放在墓旁,和王妃作伴。安葬之后,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就离开了,其他妃子又恢复了平时的欢笑,不再为死者悲叹。惟有这块带着蜀王情意的伤心的石镜,永远留在这里,映照着凄凉的月光。
和《石镜》作于同时的,还有一首《琴台》诗:“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诗中说西汉司马相如在既贫且病之时,仍然深深爱着卓文君,在琴台上思念佳人,在酒店中玩弄人世。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幻影,惟有山野的鲜花,使人想见文君贴在脸上的花钿;蔓生的绿草,使人想见她穿在身上的罗裙。至于二人当初的爱情,后世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清人黄生说:“作此题者,有二种语。轻薄之士,慕其风流;道学之儒,讥其淫佚。慕者徒骋艳词,讥者动多腐句,均去风雅远矣。此诗低回想像,若美之不容口者,其实讥世俗之好德不如好色耳。”(《杜诗详注》引)杜甫这两首诗,确能摆脱俗套,不作艳词腐句,但若说成是讥刺古人好色,则未免过于迂阔。诗中所表现的,主要是人世情爱的空幻和人去楼空的怅惘。蜀王对妃子的眷恋,相如对文君的爱慕,何等深切。但是爱情的力量,还是不能战胜死亡。都说彩云无常,青春易逝,转瞬锦瑟弦断,玉颜成尘。空对凄凉石镜、苍茫琴台,不知孤魂何处、月下可归?眼看寒花零落、衰草长烟,愁听悲风白杨、杜鹃声哀。可惜九泉路远,天涯梦断,无奈灵犀难通,相思成灰。长恨香魂一去,如烟飘散,惟有无语独立,影照残阳。“石镜通幽魄,琴台隐绛唇。送终惟粪土,结爱独荆棒”(《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昔日欢会叙情之处,今成伤心凭吊之地。一旦参破此理,那正如仇兆鳌所言:“痴情皆属幻相矣。”(《杜诗详注》)现在有些人将这两首诗看作是对爱情忠贞的歌颂,同样有失诗人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