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有毅力和决心才会成功(11)(2/2)
《巴菲特给青少年的忠告》作者:邢延国 2017-02-11 12:39
的历史。它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名著,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创性著作。这也是司马迁著述的唯一一部著作。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被封为太史令后开始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写作途中,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而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司马迁被抓了起来,并遭受宫刑。为了完成先父的遗愿,为后人留下一部信史,在狱中司马迁更加发愤图强,自强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继续编写《史记》。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司马迁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
智慧箴言
如果巴菲特听信他人非议,不能勇敢前行,也就没有日后的辉煌,或许也随同那一波的股市低迷而破产。如果司马迁意志不坚,不能勇敢前行,也就没有《史记》的存在,或许他早已郁郁于狱中。有了既定的方向,就要勇敢前行,否则,要么迷失方向,要么迷失自我。
永远不要怀疑自己
巴菲特曾说过:“我从来不曾有过自我怀疑,我从来不曾灰心过。”
作为一个拥有大量资金的投资者,巴菲特的积累足以让他功成身退。但巴菲特没有这样做,一是因为他热爱投资这个行业,二是他没有怀疑过自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面对困难和挫折也没有灰心过。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被封为太史令后开始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写作途中,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而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司马迁被抓了起来,并遭受宫刑。为了完成先父的遗愿,为后人留下一部信史,在狱中司马迁更加发愤图强,自强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继续编写《史记》。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司马迁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
智慧箴言
如果巴菲特听信他人非议,不能勇敢前行,也就没有日后的辉煌,或许也随同那一波的股市低迷而破产。如果司马迁意志不坚,不能勇敢前行,也就没有《史记》的存在,或许他早已郁郁于狱中。有了既定的方向,就要勇敢前行,否则,要么迷失方向,要么迷失自我。
永远不要怀疑自己
巴菲特曾说过:“我从来不曾有过自我怀疑,我从来不曾灰心过。”
作为一个拥有大量资金的投资者,巴菲特的积累足以让他功成身退。但巴菲特没有这样做,一是因为他热爱投资这个行业,二是他没有怀疑过自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面对困难和挫折也没有灰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