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听老板的就错了章节目录 > 厉以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厉以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2/2)

听老板的就错了作者:潘燊昌 2017-01-10 17:15
感染与教化,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从而不仅可以使社会安定、有序,而且可以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第251~252页)儒家主张德治,法家主张法治,二者尽管侧重点不同,但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大到社会的治理,小到公司的治理,对不同层次、不同工作岗位的

    人有不同的对待方式。潘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对儒家的管理哲学和法家的管理哲学在公司内部的运用,讲得十分透彻:一方面有赏有罚,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另一方面采用“人性化”的管理,以身作则,以德服人,发挥团队精神。不能否认,这些正表明在公司内部德治与法治兼用的必要性。

    至于道家的管理哲学,我和潘先生各自从不同角度来领会和阐发。我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开设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哲学》课程中,是这样讲授的:“道家管理哲学的要点,是尊重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的事情。凡事都要站的高些,看得远些,待人要宽厚,缓流总比急流宽,这样,处理大事时就总会留有余地。”

    潘先生在书中则写道:“世事变化无常,很多事情成功与否要看时机,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决策者只能尽力而为,制胜关键在于能否在于让公司的优势和环境的大趋势巧妙配合。有时要比流行领先一步,有时要和市场逆势而为,好像黑里有白,白里有黑,可能今年亏损,明年就翻身。”他还说:“了解到公司赚钱时不必太快乐,反之也不用太悲伤,有时候反而能看得更清楚。”从这里可能清楚地看到,他把道家的管理哲学运用到公司的经营管理时,结合自己的经营理念,谈出了独到的见解。这些都有助于使读者通过本书而进一步了解他和他所领导的公司取得成就不是偶然的。

    尤其需要介绍给读者的,是潘先生的下面这两段话。他说:“落到管理的现实面时,法、儒、道三家精神强一些。但总括来说,越是基层的管理,法家方法的比例越重;层级越往上,道家的比例就越重,而我最向往的,则是道家的‘无为而治’。”这两段话十分精辟,无疑是潘先生长期在公司工作体会的总结,希望每一位阅读本书的人不要对这两段话一瞥而过。当读者读到这两段话的时候,不妨阖上书本,先静思一番,再往下读。道家的“无为而治”,

    究竟意味着什么?用潘先生的话说,就是寓“管理于无形之中”。这也许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吧!

    我作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院长,有幸请到潘先生来光华管理学院演讲。他在光华管理学院讲坛上发表演说时,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用词,深刻地内容,使学生们受益颇多,掌声不绝。我在会议结束时说,欢迎潘先生以后常来。可惜因他事务繁忙,不能像我所希望的那样常到光华管理学院和同学见面。现在,这本代表他的经营管理思想的《听老板的就错了》一书在大陆出版了,我会对光华管理学院的学生们说,快去认真读一读这本书,从这里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学到方法,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还有助于建立新的概念,对21世纪的企业工作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北京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厉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