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批评,照顾他人心理(2/2)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职场哲学》作者:李睿 2017-02-11 09:56
小徐自从进入出版社以来总是特别活跃,开会大胆发言,对选题把握到位,对作者能及时约稿催稿,稿件水准也很好。但是,作为一个编辑,他的字写得总是让录排人员认不出来,而且校对错误率较高,让主任头疼。
在一次季度评选中,小徐当之无愧地被选为“优秀编辑”。趁着这个机会,主任找到了他,首先为他所获得的荣誉由衷地表示祝贺。“你优秀的表现,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你已经成了同事们心目中的榜样。祝贺你成为优秀编辑。”
之后,主任的话题一转:“当然,其他同事的优点也很多,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你看,小刘的稿件非常整洁,条理清清楚楚,几乎不用校对就能发稿。小王呢,稿件出手快,质量好,几乎不用什么后续加工。你也应该学习他们啊!”小徐在喜悦之中马上意识到自己还有不足,欣然接受了这种暗示性的批评。暗示性批评有益于保护他人的自尊心,运用得当,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如果别人的不足和过失没有那么严重,没有必要一本正经地进行批评,你完全可以把这种“指出缺点”的事,变成“鼓励优点”的好事。例如,把“怎么搞的?你就不能再小心点嘛!”变成“很好!你做得比以前进步多了!”
当然,在批评他人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采用启发引导这种方法,就是与需要批评的一方讲道理、分析利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使对方能从内心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不过,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被批评的人在反驳批评的时候经常会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意思就是说我的处境你没有经历过,所以你不会理解我的感受。换了你是我,你还不一定做得有我好呢。这是非常常见的心理。对此,我们可以让自己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说话,这样的批评会显得非常有人情味,让人有被理解的感觉,也更容易接受批评。例如,“换了我是你,也会很生气。不过,你知道,吵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你说呢?”
总之,千万不要随便去批评别人,因为话一出口就意味着伤害。要想与同事和谐相处、友好合作,就要把握好语言的分寸,注意克制自己。往往一次草率的、直白的批评会让你失去一个朋友,失去一个事业上的合作伙伴。而且,直白的批评会让他人觉得丢了脸面,自尊心受到了侮辱,最终造成双方不欢而散、难以收拾的局面。所以,我们在不得不批评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照顾他人的心理。
在一次季度评选中,小徐当之无愧地被选为“优秀编辑”。趁着这个机会,主任找到了他,首先为他所获得的荣誉由衷地表示祝贺。“你优秀的表现,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你已经成了同事们心目中的榜样。祝贺你成为优秀编辑。”
之后,主任的话题一转:“当然,其他同事的优点也很多,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你看,小刘的稿件非常整洁,条理清清楚楚,几乎不用校对就能发稿。小王呢,稿件出手快,质量好,几乎不用什么后续加工。你也应该学习他们啊!”小徐在喜悦之中马上意识到自己还有不足,欣然接受了这种暗示性的批评。暗示性批评有益于保护他人的自尊心,运用得当,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如果别人的不足和过失没有那么严重,没有必要一本正经地进行批评,你完全可以把这种“指出缺点”的事,变成“鼓励优点”的好事。例如,把“怎么搞的?你就不能再小心点嘛!”变成“很好!你做得比以前进步多了!”
当然,在批评他人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采用启发引导这种方法,就是与需要批评的一方讲道理、分析利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使对方能从内心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不过,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被批评的人在反驳批评的时候经常会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意思就是说我的处境你没有经历过,所以你不会理解我的感受。换了你是我,你还不一定做得有我好呢。这是非常常见的心理。对此,我们可以让自己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说话,这样的批评会显得非常有人情味,让人有被理解的感觉,也更容易接受批评。例如,“换了我是你,也会很生气。不过,你知道,吵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你说呢?”
总之,千万不要随便去批评别人,因为话一出口就意味着伤害。要想与同事和谐相处、友好合作,就要把握好语言的分寸,注意克制自己。往往一次草率的、直白的批评会让你失去一个朋友,失去一个事业上的合作伙伴。而且,直白的批评会让他人觉得丢了脸面,自尊心受到了侮辱,最终造成双方不欢而散、难以收拾的局面。所以,我们在不得不批评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照顾他人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