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应变力让对方心慌意乱(2/2)
《口才成就一生》作者:李问渠 2017-02-10 19:20
下面,就应对这种局面的几种补救方法作一个简单介绍:
(1)
适当重复。当不知道要说什么时,可再一次重复最后的一个观点或最后一句话,以此争取时间,找到继续下去的切入点。
(2)
提出一个问题让对手或听众回答。通过他们回答,启发和调动自己的思路,缓解尴尬,使话题继续进行。
(3)讲一个最熟悉的几句话的故事。这样既掩盖了尴尬的场面,又赢得了时间,趁此机会理清思路。
(4)用走动、喝水、操作电脑等动作,缓解紧张,摆脱尴尬。
遗忘补救的方法其实很多,主要看我们当时的应变能力。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或行动的转移,都可以成为救场的“缝纫机”,关键在于我们的反应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我们就能遇事不慌,急中生智。
这种能力的训练,一方面靠大量演讲实践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要靠演讲前的“彩排”。所谓“彩排”,可以两人或多人练习,当辩论者出现尴尬时,让听众的扮演者,提示相应的应变措施。这样反复多次的练习,既提高了辩论者的自信心、从容度,又增强了辩论者的应变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1)
适当重复。当不知道要说什么时,可再一次重复最后的一个观点或最后一句话,以此争取时间,找到继续下去的切入点。
(2)
提出一个问题让对手或听众回答。通过他们回答,启发和调动自己的思路,缓解尴尬,使话题继续进行。
(3)讲一个最熟悉的几句话的故事。这样既掩盖了尴尬的场面,又赢得了时间,趁此机会理清思路。
(4)用走动、喝水、操作电脑等动作,缓解紧张,摆脱尴尬。
遗忘补救的方法其实很多,主要看我们当时的应变能力。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或行动的转移,都可以成为救场的“缝纫机”,关键在于我们的反应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我们就能遇事不慌,急中生智。
这种能力的训练,一方面靠大量演讲实践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要靠演讲前的“彩排”。所谓“彩排”,可以两人或多人练习,当辩论者出现尴尬时,让听众的扮演者,提示相应的应变措施。这样反复多次的练习,既提高了辩论者的自信心、从容度,又增强了辩论者的应变能力,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