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创业教父章节目录 > 二、史玉柱创业18招(6)

二、史玉柱创业18招(6)(2/2)

创业教父作者:常桦 2017-02-10 17:20
权停在新公司体系内部,设立了七个人的决策委员会,投票决定提名的项目。决策委员激烈争论,最后由办公会议决定。

    那么,在公司建立一个决策委员会,是否会影响决策的效率呢?

    速度肯定要受到影响,但对现在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他能不能发现机遇和把握机遇,而是他能不能抵挡诱惑,这跟10年前的环境不一样了,所以很多人还没有弄明白。中国现在的机会太多了,不用去找机会,机会都会找上门。

    最近几年出问题的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能经得起诱惑,战线拉得太长,最终才导致问题的出现。而且摊子铺得过大,手中的现金就不足以支撑这些项目,他肯定会做一些非常规的事情,而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下,非常规的事情常常就是非法的事情。因此,史玉柱在看了那么多失败的教训以后,更加认定了自己目前的策略是对的。正是这种机制,数年来,一直在给史玉柱发热的头脑泼冷水。

    在吴征退出新浪的时候,希望找一个人来接手。有人问史玉柱买不买,给出的价格十分吸引人。虽然事实证明,若当时出手的话,他就会净赚数十亿元。然而,决策委员会觉得风险过大而没有同意购买,最后他选择了放弃。当然,史玉柱也不怄气,因为决策委员会的许多决策也为他挡住了不少风险。在手机行业最火热之时,有人成功地说服了史玉柱,希望他能购买国内的某家手机企业,然而却被决策委员会拒绝了,没多长时间手机行业就冷了下来。这种情况同样也曾出现在汽车行业。刘伟曾说,史玉柱经常参加这样或那样的招商会,看到好的项目甚至会激动一个星期。然而,决策委员会这一制度保障好似一个在关键时刻会给决策者吹冷风的阀门,时时提醒史玉柱不能再用脑袋一热就拍板的决策方式了。史玉柱本人也觉得,正是这几次拒绝让他避免了再次翻船的可能,手机行业没多久便行情大变,而汽车行业投资太大,竞争激烈,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