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企业家精神 柳传志专访(2)(2/2)
《财富大家: 直面经济人生 探访财富本源》作者:《财富中国》栏目组 2017-02-10 16:37
争和碰撞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李南:3年前您说过联想跟神州数码在业务上是不会有交叉和竞争的。现在3年已经过去了,我们不仅看到了交叉,而且它们之间似乎还有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地方,那么当时您有没有想过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柳传志:应该讲是想过的,因为3年前我们跟媒体特别是香港媒体交代为什么要分拆的时候,主要是从业务角度讲的,因为从人的角度考虑分拆是完全讲不通的。当时我们的投资人他们接受不了,外国人从来不能这么去理解问题,所以当时我们分拆的时候征求过国外投资人的意见,他们认为如果从人的角度去分拆,他们没法考虑,所以我们就从业务的角度讲。这件事情我们已经对外讲过,实际上我们是因人分拆,着重是从人的能力考虑进行分拆的。在分拆的时候,为了符合香港股市分拆的要求,说分开的两者没有任何碰撞,实际上局部的碰撞应该讲是免不了的。但是我觉得一些良性的碰撞没这么坏处,我绝不相信会越弄越激烈。
联想是个大家庭,现在我们强调大家庭这个概念,就是从自己两个上市公司的角度来讲,市场这么大,大家没有必要把眼睛全盯在碰撞的部分。如果严格限制不许碰撞的话,那么郭为这边就永远不能做自制产品,因为当年自制产品归杨元庆管;杨元庆这边永远不能做系统集成,因为杨元庆这边以前不能做系统集成。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有一些竞争和碰撞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联想成长为行业的龙头也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如今柳传志并不讳言联想当年走过的弯路,作为一个企业家如何面对棘手的事件,柳传志有他自己的看法。
在科技里面技术集成是一门大学问,成熟的东西集成好了你得会用,这是一门学问,不一定要立即向核心技术、发明型技术挺进。
一个企业远的目标只能是朦胧的,近的目标才能是坚定而明确的。李南:联想目前是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领头羊,又是中国IT产业的持大旗者,但是有人总觉得它的桂冠和它本身所拥有的核心技术不匹配,您怎么认为?
柳传志:对这个问题我觉得也充分体现了做企业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即使联想定了自己要走高科技的路,就真的能走吗?比如,英特尔做芯片,一年有几十亿美元的投入,如果联想倾其所有拼命往上冲,去跟人家拼这口气,那我马上就活不成了。所以最好的做法还是循序渐进,先做一些技术产品,根据市场需求逐渐提高这些技术。比如最近我们的所谓双模式电脑就有两个操作系统,数码相机的东西不用开机装上去,它就能够给你编辑,这些东西对于使用者就挺方便。
李南:这些是核心技术吗?
柳传志:未必是。但是它们都有自己的专利,这就使我的毛利率提高了,就多赚钱了。
李南:未必是核心技术,但却是有竞争力的技术?
柳传志:对,有竞争力的技术。而且我们称它为产品技术的意思,就是把成熟的技术根据市场的需要形成我们的产品。在科技里面技术集成是一门大学问,成熟的东西集成好了你得会用,这是一门学问,不一定要立即向核心技术、发明型技术挺进。那么这些东西做成以后,我们企业的利润就提高了,利润提高了以后科研投入就能加大。我们办了联想研究院,去年我们在科研方面投入有8个亿,今后3年我们的投入要达到35个亿,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因为这是我们一步步地积累,拿自己的钱投入,滚动着做起来的,所以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发展技术的一条可靠的道路。
柳传志:应该讲是想过的,因为3年前我们跟媒体特别是香港媒体交代为什么要分拆的时候,主要是从业务角度讲的,因为从人的角度考虑分拆是完全讲不通的。当时我们的投资人他们接受不了,外国人从来不能这么去理解问题,所以当时我们分拆的时候征求过国外投资人的意见,他们认为如果从人的角度去分拆,他们没法考虑,所以我们就从业务的角度讲。这件事情我们已经对外讲过,实际上我们是因人分拆,着重是从人的能力考虑进行分拆的。在分拆的时候,为了符合香港股市分拆的要求,说分开的两者没有任何碰撞,实际上局部的碰撞应该讲是免不了的。但是我觉得一些良性的碰撞没这么坏处,我绝不相信会越弄越激烈。
联想是个大家庭,现在我们强调大家庭这个概念,就是从自己两个上市公司的角度来讲,市场这么大,大家没有必要把眼睛全盯在碰撞的部分。如果严格限制不许碰撞的话,那么郭为这边就永远不能做自制产品,因为当年自制产品归杨元庆管;杨元庆这边永远不能做系统集成,因为杨元庆这边以前不能做系统集成。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有一些竞争和碰撞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联想成长为行业的龙头也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如今柳传志并不讳言联想当年走过的弯路,作为一个企业家如何面对棘手的事件,柳传志有他自己的看法。
在科技里面技术集成是一门大学问,成熟的东西集成好了你得会用,这是一门学问,不一定要立即向核心技术、发明型技术挺进。
一个企业远的目标只能是朦胧的,近的目标才能是坚定而明确的。李南:联想目前是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领头羊,又是中国IT产业的持大旗者,但是有人总觉得它的桂冠和它本身所拥有的核心技术不匹配,您怎么认为?
柳传志:对这个问题我觉得也充分体现了做企业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即使联想定了自己要走高科技的路,就真的能走吗?比如,英特尔做芯片,一年有几十亿美元的投入,如果联想倾其所有拼命往上冲,去跟人家拼这口气,那我马上就活不成了。所以最好的做法还是循序渐进,先做一些技术产品,根据市场需求逐渐提高这些技术。比如最近我们的所谓双模式电脑就有两个操作系统,数码相机的东西不用开机装上去,它就能够给你编辑,这些东西对于使用者就挺方便。
李南:这些是核心技术吗?
柳传志:未必是。但是它们都有自己的专利,这就使我的毛利率提高了,就多赚钱了。
李南:未必是核心技术,但却是有竞争力的技术?
柳传志:对,有竞争力的技术。而且我们称它为产品技术的意思,就是把成熟的技术根据市场的需要形成我们的产品。在科技里面技术集成是一门大学问,成熟的东西集成好了你得会用,这是一门学问,不一定要立即向核心技术、发明型技术挺进。那么这些东西做成以后,我们企业的利润就提高了,利润提高了以后科研投入就能加大。我们办了联想研究院,去年我们在科研方面投入有8个亿,今后3年我们的投入要达到35个亿,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因为这是我们一步步地积累,拿自己的钱投入,滚动着做起来的,所以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发展技术的一条可靠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