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不利猴急跳墙,两部门相互指责(4)(2/2)
《短命: 一个两岁公司衰亡的细节与分析》作者:方刚 2017-02-09 12:16
个通俗的大众产品,而不是一个思想载体的时候。
多年之后,猴子曾经和猩猩讨论过这个问题,猩猩说:"我们当时完全可以改变,事实上我们不是已经改变和调整自己了吗?但是熊的瞎指挥,使我们难有作为。"
确实,《A》刊从第二期开始便做了调整。至少猩猩充分认识到了要更加市场化,他反复对猴子讲,要把思想和观念揉进通俗的故事里,这样才能被读者所接受。猴子也接受了这样的思想,开始做内容的调整,强化可读性、故事性,强调把思想放在故事里。
但是,此时猴子已经不得不以主要的精力来应付熊施加下来的压力了。在高压之下,不仅他进行思考与工作的能力降低了,而且反感和抵触情绪也影响了他的变革。
后来,猴子在大学课堂上讲述此个案时分析说,一位作家和思想者的能力,是否适合办一份刊物,特别是一份商品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你首先必须转变你的能力,发展你的能力,否则就会失败。人虽然不一定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但是,人具备智商的稳定性。以猴子的聪明和多年媒体从业经验,只要猴子能够改变思维,也能把它办得非常好。
所以,猩猩后来一再说:"我们完全可以自己调整得很好的,但是,熊那个无才、无德、无能的东西,根本不让我们有喘息、调整的时间,整天逼着我们搞政治运动!"
猩猩所讲的政治运动,就是办公室政治,就是各种人际斗争。
此时,熊已经和狐狸明确地结为一伙,而公司里和猩猩站在一边的高层管理人员一个也没有了,都在熊的淫威之下屈服了。熊在任何事情上都与猩猩作对,公司里气氛非常紧张。
当时,猩猩多次对猴子说过:"他妈的,真想找个人把熊杀了!"
足见当时的政治斗争何等激烈。
大象不可能不知道熊和猩猩之间的斗争。
大象也不可能不知道熊的无能。
猩猩多次对大象讲,熊太无能了,应该撤掉他。
但是,大象按兵不动。
多年之后,猴子曾经和猩猩讨论过这个问题,猩猩说:"我们当时完全可以改变,事实上我们不是已经改变和调整自己了吗?但是熊的瞎指挥,使我们难有作为。"
确实,《A》刊从第二期开始便做了调整。至少猩猩充分认识到了要更加市场化,他反复对猴子讲,要把思想和观念揉进通俗的故事里,这样才能被读者所接受。猴子也接受了这样的思想,开始做内容的调整,强化可读性、故事性,强调把思想放在故事里。
但是,此时猴子已经不得不以主要的精力来应付熊施加下来的压力了。在高压之下,不仅他进行思考与工作的能力降低了,而且反感和抵触情绪也影响了他的变革。
后来,猴子在大学课堂上讲述此个案时分析说,一位作家和思想者的能力,是否适合办一份刊物,特别是一份商品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你首先必须转变你的能力,发展你的能力,否则就会失败。人虽然不一定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但是,人具备智商的稳定性。以猴子的聪明和多年媒体从业经验,只要猴子能够改变思维,也能把它办得非常好。
所以,猩猩后来一再说:"我们完全可以自己调整得很好的,但是,熊那个无才、无德、无能的东西,根本不让我们有喘息、调整的时间,整天逼着我们搞政治运动!"
猩猩所讲的政治运动,就是办公室政治,就是各种人际斗争。
此时,熊已经和狐狸明确地结为一伙,而公司里和猩猩站在一边的高层管理人员一个也没有了,都在熊的淫威之下屈服了。熊在任何事情上都与猩猩作对,公司里气氛非常紧张。
当时,猩猩多次对猴子说过:"他妈的,真想找个人把熊杀了!"
足见当时的政治斗争何等激烈。
大象不可能不知道熊和猩猩之间的斗争。
大象也不可能不知道熊的无能。
猩猩多次对大象讲,熊太无能了,应该撤掉他。
但是,大象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