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营销中的减法(2/2)
《管理就这么简单: 回归管理的真谛》作者:迈克尔·B·波特 2017-02-09 11:59
最近这种近亲繁殖又有新结果,佳洁士胶体——一种略带绿色的蓝色半透明胶体,我个人非常厌恶这种东西。
《底特律自由论坛》在一篇讲述现在市场上有大约130种牙膏的文章中这样说(在我看来,颇带着几分英国人的含蓄):“可供选择的牙膏种类正在成倍地增加。也许(但也许不是)佳洁士这么多不同的产品大大增加了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而且我们希望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计划销售和广告投入所增加的开支。但是,这种选择的增多真的会令消费者更满意吗?消费者在佳洁士的货架前要花去多少时间来察看说明书以买到自己所需要的种类呢?又有多少位给家人买牙膏的顾客回到家里听到的却是:“我说的是膏状的,真笨!是牙膏!而你买的是胶体!”
难道集中不好吗?
有时,即使你不能发明新产品,也能让消费者记住你。你只需缩小你的经营范围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面对竞争,没有一个品牌能够百分百地占领市场。并不是政府遏制了企业垄断的产生,而是顾客的心理使然。IBM不愿舍弃任何一块计算机领域,因而沦为个人电脑专营商(康柏、帕卡贝尔、门户、戴尔等),工作站专营商(升阳、惠普、硅图等)以及软件专营商(微软、甲骨文、网微、莲花等)攻击的靶子。
让我以出租车行业为例进一步说明缩小目标范围的好处。每个人都知道赫兹是第一品牌,那么谁是第二品牌呢?
你也许会认为是艾维斯。不对,不是它,而是企业租车公司。1994年,赫兹公司的年收入为21亿美圆,企业租车公司为18.5亿美圆,而艾维斯公司则为17亿美圆。另外,企业租车公司有23万辆车,而赫兹有21.5万辆,前者规模更大;企业租车公司租车点也比赫兹公司多,前者有2000家,后者有1175家。
这是怎么一回事?企业租车公司的年收入怎么会比艾维斯要高,车辆怎么会比赫兹公司要多?答案就在于企业租车公司专注于保险附加服务市场。它有2/3的收入是来自于那些飞机场租车业巨头不屑一顾的市场,为那些车子已经报废或被窃的人提供租赁服务。
艾维斯和赫兹公司都偏爱昂贵的机场和市中心的租车点,企业租车公司并不是这样。它知道自己无法与那一个市场中的领导者竞争,它只能选择自己能够做的市场——没有领导者的市场。
它的租车点大多设在比较便宜的店面和商业街。它也不是大约六个月就更换新车,它要将车保留大约18个月之后再卖出去。
通过这些低成本策略,企业租车公司的价格比它那些更有名的竞争对手低30%。尽管价格偏低,该公司在过去的20年中每月都有赢利。这就是缩小目标范围的威力。看到企业租车公司的这些数字,你也会得出另一种结论。很多人都会陷入这个误区。你发现保险附加服务市场占了总收入的2/3,传统市场占了剩下的1/3。你会认为:在保险附加服务市场上,企业租车公司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但在传统市场上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如果它在传统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能够翻倍的话,它将超过赫兹公司。
这从数学上来看无懈可击。但这样的推理过程漏洞百出。如果企业租车公司真的将它的人力物力从它得心应手的保险附加服务市场转到它不具有优势的传统行业上去,它的总营业额肯定会受影响。
商业就像政治。右倾的措施会使你失去左翼的选票,而左倾的措施则会使你失去右翼的选票。
当公司想方设法扩大经营范围以改善它们在某一领域业绩不佳的局面时,它们会毫无例外地失去焦点而最终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这种情形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核心客户在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些公司为了照顾更大的市场,似乎已经忽略了他们的利益。于是,一个新的对手趁机出现了,因为它发现自己能够做这个市场(因为它没有领导者)。
当然,新的对手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打入这些公司的领地。罗马不会在一日之间衰亡。既然你无法成功地迎合所有人,你就应该很容易接受“舍弃”这个概念。舍弃并不意味着放弃,你所做的只不过是在市场圆形分析图中界定你的位置。有时候,要想界定你是谁,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让别人知道你不是谁。
别成为“稀释法”的牺牲品,因为投入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你本可以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全新类型的“甲壳虫”来。
《底特律自由论坛》在一篇讲述现在市场上有大约130种牙膏的文章中这样说(在我看来,颇带着几分英国人的含蓄):“可供选择的牙膏种类正在成倍地增加。也许(但也许不是)佳洁士这么多不同的产品大大增加了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而且我们希望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计划销售和广告投入所增加的开支。但是,这种选择的增多真的会令消费者更满意吗?消费者在佳洁士的货架前要花去多少时间来察看说明书以买到自己所需要的种类呢?又有多少位给家人买牙膏的顾客回到家里听到的却是:“我说的是膏状的,真笨!是牙膏!而你买的是胶体!”
难道集中不好吗?
有时,即使你不能发明新产品,也能让消费者记住你。你只需缩小你的经营范围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面对竞争,没有一个品牌能够百分百地占领市场。并不是政府遏制了企业垄断的产生,而是顾客的心理使然。IBM不愿舍弃任何一块计算机领域,因而沦为个人电脑专营商(康柏、帕卡贝尔、门户、戴尔等),工作站专营商(升阳、惠普、硅图等)以及软件专营商(微软、甲骨文、网微、莲花等)攻击的靶子。
让我以出租车行业为例进一步说明缩小目标范围的好处。每个人都知道赫兹是第一品牌,那么谁是第二品牌呢?
你也许会认为是艾维斯。不对,不是它,而是企业租车公司。1994年,赫兹公司的年收入为21亿美圆,企业租车公司为18.5亿美圆,而艾维斯公司则为17亿美圆。另外,企业租车公司有23万辆车,而赫兹有21.5万辆,前者规模更大;企业租车公司租车点也比赫兹公司多,前者有2000家,后者有1175家。
这是怎么一回事?企业租车公司的年收入怎么会比艾维斯要高,车辆怎么会比赫兹公司要多?答案就在于企业租车公司专注于保险附加服务市场。它有2/3的收入是来自于那些飞机场租车业巨头不屑一顾的市场,为那些车子已经报废或被窃的人提供租赁服务。
艾维斯和赫兹公司都偏爱昂贵的机场和市中心的租车点,企业租车公司并不是这样。它知道自己无法与那一个市场中的领导者竞争,它只能选择自己能够做的市场——没有领导者的市场。
它的租车点大多设在比较便宜的店面和商业街。它也不是大约六个月就更换新车,它要将车保留大约18个月之后再卖出去。
通过这些低成本策略,企业租车公司的价格比它那些更有名的竞争对手低30%。尽管价格偏低,该公司在过去的20年中每月都有赢利。这就是缩小目标范围的威力。看到企业租车公司的这些数字,你也会得出另一种结论。很多人都会陷入这个误区。你发现保险附加服务市场占了总收入的2/3,传统市场占了剩下的1/3。你会认为:在保险附加服务市场上,企业租车公司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但在传统市场上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如果它在传统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能够翻倍的话,它将超过赫兹公司。
这从数学上来看无懈可击。但这样的推理过程漏洞百出。如果企业租车公司真的将它的人力物力从它得心应手的保险附加服务市场转到它不具有优势的传统行业上去,它的总营业额肯定会受影响。
商业就像政治。右倾的措施会使你失去左翼的选票,而左倾的措施则会使你失去右翼的选票。
当公司想方设法扩大经营范围以改善它们在某一领域业绩不佳的局面时,它们会毫无例外地失去焦点而最终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这种情形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核心客户在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些公司为了照顾更大的市场,似乎已经忽略了他们的利益。于是,一个新的对手趁机出现了,因为它发现自己能够做这个市场(因为它没有领导者)。
当然,新的对手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打入这些公司的领地。罗马不会在一日之间衰亡。既然你无法成功地迎合所有人,你就应该很容易接受“舍弃”这个概念。舍弃并不意味着放弃,你所做的只不过是在市场圆形分析图中界定你的位置。有时候,要想界定你是谁,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让别人知道你不是谁。
别成为“稀释法”的牺牲品,因为投入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你本可以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全新类型的“甲壳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