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个体的崛起: 欧洲首席管理大师谈自主性管理章节目录 > 第七章 个人发展方案(1)

第七章 个人发展方案(1)(2/2)

个体的崛起: 欧洲首席管理大师谈自主性管理作者:莱恩哈德·斯普伦格 2017-02-09 11:54
你们就可以超越极限。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能,现在发挥的只是冰山一角。你们可以……”天哪,只要你愿意,这些都能实现吗?他们对你说,你可以变成你想要的样子,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于是,你开始认为自己是超人,可以超越任何障碍。这就是个人发展方案的目的。  有趣的是,员工们往往对管理阶层也带着同样的期待,不同的只是口号,从“给我加油”变成了“让我再进修一下”。他们希望主管能激发自己的工作潜能、增加发展机会和空间。于是,管理者摇身一变成了解放者,激发了员工的一切斗志,让他们着手做那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他们真的需要解放吗?  这完全利用了人们求胜心切的心理:害怕失败,不够自信。所以,当管理阶层对员工说“你还不够好”时,他们就相信了。于是,他们努力改变,让自己变得更好,至少是看起来更好。数十年来,笃信“人力发展”的人一直认为自己可以变得更好。他们的基本出发点很简单:“只要愿意改变,我就可以成为一个很不错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发展方案顺利施行。而且它还主张,惟有学习“正确”的方法,磨平棱角,你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员工。简言之,个人特质妨碍了组织的运作。    刺激和治疗    习惯改变了,蜘蛛网就能变成钢丝网吗?你扪心自问:最近你改变过吗?我并不是说学了新的电脑应用软件之类,而是真正地改变做事风格和思考模式。记不得了?那么换个问题:你是否因为他人而改变过自己?再进一步:如果你是一个好胜心强的人,你认为自己会喜欢团队工作吗?你相信“团结就是力量”吗?如果你不喜欢对立,那么你会喜欢充满冲突和辩论的工作吗?你喜欢充满手段和竞争的工作氛围吗?如果你性格内向,你能胜任交际频繁的岗位吗?你能享受不停结识新同伴的乐趣吗?如果你厌恶例行公事的做法,你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繁文缛节中去吗?  我知道这些问题都是经过筛选的,不具备任何代表性。但我想表达的是:只有认真检视自己,才知道人们的改变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    人们只能缓慢地改变自己,并且改变的幅度很小。    自然法则限制了人们改变的愿望。完形治疗法创始人弗里茨·波尔士(FritzPerls)曾说:“改变需要时间。”他还说,个人只能去适应自然界的转变。我曾和很多人一起工作,他们之前也都相信“摈弃自我”之类的鬼话。在做了5次深呼吸之后,他们发现这些毫无意义,认识到自我的重要性才是企业家的真谛。  妄图一夕之间改变员工几年或几十年来形成的思想,真是痴人说梦。让自己的潜能去推翻自己,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习惯、风格、个性和自我认知,我们就是这些特质的综合体。我们还和其他人紧密相连,形成了自己的行为网络。一旦我们改变了部分行为,其他因素也会随之变化。就像整组齿轮,如果你改变了其中一个的转向,其他的齿轮也必须配合调整。  根据精神生物学和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显示,人类的认知在20岁左右就差不多发育成型了。我们心灵的敏锐程度、受传统影响的程度、认知的方式、价值观等都已经完全定型。大脑会长期保留我们的过往。如果有人说,“我们应该发展员工的人格和认知。”你大可以当做是天方夜谭。也可以说,这些人对个人发展方案抱有过于乐观的期待。  例如,2000年2月,波士顿顾问公司(BostonConsultingGroup)发表了一份针对化工企业所做的调查报告。这些公司在过去四年中,一直宣称自己是“学习型组织”,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根据报告显示,这些公司的经理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则是“以身作则”,而“给员工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学习和改变”则排在最末。这就是叫嚣了四年的成绩!    人力发展是没有论据的论点,个体性是没有论点的论据。    风行了30年的个人发展方案到底有何成效?依我看,这个用了几十年时间、耗资数十亿的方案根本就是彻底失败。如果让经理人选择,管理一个人或解决一个实际问题,3/4的人会选择后者。根据我的经验,4/5的经理人并不胜任。他们不能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关心的只是权力和前途;他们管理着数百万的预算,掌握着整个企业的运作,却不知道如何跟下属谈话,如何切入谈话要点。也就是说,领导训练课程只是纸上谈兵,对实际情况没有任何帮助。它所产生的只是高度一致化的“人才”、类似的企业和标准化的会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