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把联想电脑快车开到全国(4)
《联想风云: 联想管理内幕》作者:凌志军 2017-02-09 11:01
柳倪之间发展到势不两立,让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左右为难。他曾试图采取“和稀泥”的办法维持二人的关系,但是每一次都不成功。很多年以后,他与本书作者有如下一段对话:
凌志军:看来这件事是再也拖延不下去了?
周光召:对。再拖延下去,柳传志也不干了。我们必须在二者之间选一,要么选柳传志,要么选倪光南。我当时的想法是,科学家的人数相对于企业家还是多,企业家在中国是稀缺资源。柳传志不管怎么说,还是一个有潜力向前发展的企业家。在二选一的时候,我只能选他。倪光南是个不错的科学家,这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和倪光南同等水平的科学家,人数远远多于和柳传志同等水平的企业家。
凌志军:你当时认定这是工作上的分歧,而不认为柳传志有经济方面的问题?
周光召:我觉得这个事情肯定是由工作分歧引起的。我不赞成倪光南把这些事情提高到那样的问题,因为我看不出来柳传志跟香港老板的关系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
现在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公司大局还是从事实本身的曲直来说,倪光南全都处在不利地位。他输掉了这场对抗,而且输得很惨。1995年6月30日上午,董事会把公司200个干部召至六层会议室,周光召派李致洁来宣布中国科学院的调查结论,曾茂朝则以董事长的身份宣读董事会的最新决定。此决定后来存入公司档案,编号为“联董字(95)001”:
鉴于联想集团公司总裁柳传志向董事会提出不再提名倪光南同志担任联想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职务的报告,经董事会研究,同意免去倪光南同志联想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职务。
没有人能料到事情竟然这样收场。会场气氛紧张,个个睁大眼睛,表情肃穆。主席台上只有两个位子,李致洁主持这个艰难的会议,曾茂朝宣布这个艰难的决定。公司的高级领导全都在下面聆听。柳传志和倪光南分别坐在第一排的两边,目不斜视。李勤终于让自己定下神来,站起来说了句话:“对于公司出现这样的事情感到非常的痛心和遗憾。”曾茂朝则对科学院在“弄清事实真相之后提出的处理意见”表示拥护。还说,“这是出于不得已的一种取舍,是我们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结局。但是在目前情况下,这样的取舍对联想集团今后的顺利发展,无疑是惟一正确的选择。”
柳传志在会议之前已经获知自己的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他的讲话本来就富有激情和个性,而这又是其中最具有感染力的篇章之一:
感谢院调查组为我的问题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凌志军:看来这件事是再也拖延不下去了?
周光召:对。再拖延下去,柳传志也不干了。我们必须在二者之间选一,要么选柳传志,要么选倪光南。我当时的想法是,科学家的人数相对于企业家还是多,企业家在中国是稀缺资源。柳传志不管怎么说,还是一个有潜力向前发展的企业家。在二选一的时候,我只能选他。倪光南是个不错的科学家,这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和倪光南同等水平的科学家,人数远远多于和柳传志同等水平的企业家。
凌志军:你当时认定这是工作上的分歧,而不认为柳传志有经济方面的问题?
周光召:我觉得这个事情肯定是由工作分歧引起的。我不赞成倪光南把这些事情提高到那样的问题,因为我看不出来柳传志跟香港老板的关系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
现在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公司大局还是从事实本身的曲直来说,倪光南全都处在不利地位。他输掉了这场对抗,而且输得很惨。1995年6月30日上午,董事会把公司200个干部召至六层会议室,周光召派李致洁来宣布中国科学院的调查结论,曾茂朝则以董事长的身份宣读董事会的最新决定。此决定后来存入公司档案,编号为“联董字(95)001”:
鉴于联想集团公司总裁柳传志向董事会提出不再提名倪光南同志担任联想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职务的报告,经董事会研究,同意免去倪光南同志联想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职务。
没有人能料到事情竟然这样收场。会场气氛紧张,个个睁大眼睛,表情肃穆。主席台上只有两个位子,李致洁主持这个艰难的会议,曾茂朝宣布这个艰难的决定。公司的高级领导全都在下面聆听。柳传志和倪光南分别坐在第一排的两边,目不斜视。李勤终于让自己定下神来,站起来说了句话:“对于公司出现这样的事情感到非常的痛心和遗憾。”曾茂朝则对科学院在“弄清事实真相之后提出的处理意见”表示拥护。还说,“这是出于不得已的一种取舍,是我们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结局。但是在目前情况下,这样的取舍对联想集团今后的顺利发展,无疑是惟一正确的选择。”
柳传志在会议之前已经获知自己的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他的讲话本来就富有激情和个性,而这又是其中最具有感染力的篇章之一:
感谢院调查组为我的问题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