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大法则:淮南橘法则(1)(2/2)
《公司权力: 走出贪权的人性之恶》作者:李朝曙 2017-02-09 11:21
有实牌了,他的个人荣辱,完全取决于王选的态度。除此之外,他在方正的变法没有为自己留下任何核心的势力。除了业绩不如人意,此前的“人事大屠杀”,则成为李汉生留在方正核心的又一块绊脚石。 王选有理由去想,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对立面和反对者更少、更能给方正带来安定团结的继承人呢?相比于“空降兵”李汉生,继任者肖建国有着李汉生所缺少的技术实力和方正背景。 然而,对于任何一个外企经理人来说,当他们将要执掌国内企业时,这些公司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权力格局和政治斗争,正是他们首先而且必须要充分考虑和准备的。如果李汉生在入局伊始,就能够力争在方正内部建立起团结大多数人的利益联盟,对于李汉生个人的命运来说,局势无疑会更加有利。当然,这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李汉生将无可避免地投入到方正内部的权力角逐和斗争中,成为一个政治平衡的高手。优秀的跨国公司强调的往往是团队之道,而由于李汉生所处位置的原因,公众将过分的荣誉集于他一身。在惠普,李汉生扮演的角色是一个执行者,一个好的销售者,而非战略决策者。他具备了一个CEO所需要的非凡魄力,却缺少一个在复杂条件下工作的CEO所必需的心计、手腕和整体观。 我们再来看看吴士宏。从IBM的勤杂人员到微软中国总经理,再到TCL信息产业集团总经理,吴士宏总是处于媒体的中心。据说李东生看中吴士宏主要有两点:一是在IT企业相关的工作经历。其次是她在国际大企业的工作经验。吴士宏传奇的职场经历、张扬的个性,无疑为TCL进军信息产业做足了广告。所有人都说,TCL借吴士宏炒作自己,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吴士宏是处在舆论中心,并非处在权力核心。虽然受重用,空降成绩受质疑。 IT业风云突变,并非理念的过错。但TCL从家电向IT转型的未来可以预期。在吴士宏涉足IT的一年多时间里,仅少数业绩让李东生满意。纳斯达克股指数的崩盘,使李东生上市的希望落空,更重要的是,TCL由此策划的家电向IT的转型计划也付诸东流,因此,IT模式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让吴担任翰林汇董事长属于让吴士宏远离其集团权力核心的一种策略。吴士宏女士出局TCL的新闻其轰动性远远盖过了她出任即将上市的翰林汇公司董事长的程度。有人说,吴士宏最大的问题就是想以IT模式改造TCL,或者说,在TCL的战车底部添上IT的轮子。然而,外企与国企,IT与家电,毕竟还是有不同的游戏规则的。 对于TCL的格局来说,吴士宏只是一枚棋子。虽然得到了TCL总裁李东生的赏识、信任和大力支持,然而,吴士宏盛装参加的,却是一场豪华舞会,曲终人散之际,便是吴士宏黯然退场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