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航天精神: 企业员工向中国航天人学习的行为准则章节目录 > 紧跟时代搞创新,实现人才年轻化

紧跟时代搞创新,实现人才年轻化(2/2)

关键在于不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年轻骨干人才。人才年轻化,是航天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时,研究院“长征”二号F型火箭研究队伍基本上是以中老年专家为主。13年来,火箭研究院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按照“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培养启用青年、关心依靠中年、尊重照顾老年”的人才培养方针,采取了“加强干部队伍、技术队伍、工人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实施了“三高人才接力计划”和以“培养管理带头人队伍、学术带头人队伍、工种技术带头人队伍”为目标的“三二○○”人才工程。同时,结合载人航天工程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在依靠老专家的同时,不断完善人才的选拔、评价和激励机制,着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通过以老带新、加强培训、关键岗位锻炼等多种办法,使得一大批青年技术骨干脱颖而出,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员工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阶段任务的完成奠定了人才基础。特别是“长征”二号F型遥五火箭圆满完成首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后,研究院进一步加大了对青年科技干部和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培养力度,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对管理层、分系统负责人等进行了调整,使一大批年轻人成为科技管理和关键技术岗位上的中坚力量,一批青年技术人才逐步走上领导岗位。从2003年开始,核心人才工程和通道工程建设拉开序幕。核心人才工程以“造就领军人物、塑造知名专家、培养能工巧匠、推出市场精英”为内容开展工作。通道工程围绕“晋升通道、培训通道、激励通道、比武通道、命名通道”开展工作。随着工程实施,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已经初见成效。例如,“长征”二号F型火箭设计管理队伍的平均年龄为46岁,45岁以下占66.7%。与两年前相比,领导干部的年龄年轻了10岁。新鲜血液的不断补充,使队伍人员结构更加年轻化,更加朝气蓬勃,顺利地完成了新老交替工作。正是这支队伍,圆满完成了各项攻坚任务,确保了“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高质量、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确保了万无一失,使航天员得以从容踏上通向太空的坦途。世纪之交的世界,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球性后工业社会,一个以经济为主导的以争夺信息、技术、市场为标志的多元世界。在这场激烈的国际较量中,企业创新越来越被摆到突出的地位。“不创新,就死亡”的警世之言,绝

    非危言耸听。面对当今不断变革的社会,如何生存与发展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企业创新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应该主动成为创新的主体,主动了解企业文化,跟上时代,不断攀登高峰,让自己在企业中不被淘汰,也让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永远保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