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组织“失败综合症”(2/2)
《生存》作者:张建华 2017-02-07 10:13
了47条,秦池特曲还荣获了当时中国白酒行 业惟一的“绿色食品认证”。
这样的描述以及有关川酒入秦池的披露,对刚刚蝉联标王的秦池来说意味着什么几乎是不言 而喻的。《经济参考报》的报道刊出在1997年1月中上旬,它们迅速像滚雷一般地传播到了 全国各地,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这则报道被国内无数家报刊转载,还沉浸在标王喜悦之 中的秦池遭遇到了最凶险、最猝不及防的一击。
这就是1997年的秦池,它可能是全中国最不幸的企业。在它君临巅峰的时候,身边站满了弹 铗高歌起舞的人们;而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甚至找不到一个可以依偎哭泣的肩膀。如果 说经济生态圈是一个很冷酷的天地,那么,这就是一个最极端的个例了。
当年度,秦池完成的销售额不是预期的15亿元,而是65亿元,再一年,更下滑到3亿元, 从此一蹶不振,最终在传媒的流弹中倒下了。
实际上,业内人士都明白,勾兑也是酒类生产的一种方法,而这种方法并不违反国内法律, 也并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国内尚有几家酒类知名企业的知名品牌白酒,也是勾兑的 。
据不确切的消息称,在《经济参考报》发稿之前,记者曾传真这组报道给秦池审读,秦池也 意识到这篇报道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也意识到了危机的存在。但是秦池没有 有效地进行分析研究,没有针对这篇报道中所涉及的方面认真进行研究分析,不知道问题的 关键出在哪,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来处理危机。而是派人赴京公关,表示愿意出数百万 元收购这组报道,希望报社手下留情。在此举未果之后,秦池便显得不知所措了。在传媒一 轮又一轮的反复报道中,秦池被击打得天旋地转,连一丝无辜的声音都没有来得及发出。
如果秦池通过研究分析,他们可以向全国消费者公开这样的事实:——关于“川酒入鲁”,尽管在普通读者看来是一个新闻,然而在白酒业内却早已是公开的 秘密了,山东的葡萄酒、啤酒和酒精全国第一,但白酒却从来不敌四川。因此,数十年以来 山东白酒企业便有从四川收购散酒的传统,秦池不是第一家,也绝对不是最大的一家,更不 是最后一家。
——关于“白酒勾兑”,也是行业的一个变革。与普通消费者的一般理解恰恰相反,以食 用酒精为基础“勾兑”白酒,比传统的固态发酵工艺更为先进,绝不会影响白酒的质量。
——至于秦池的生产能力问题,则更是一个经济学话题了。一家企业通过大量的广告和 有力推销,造成预期的销售空间,然后根据预期销售量来设定生产能力,这样的设定 可以是扩大本企业的生产能力,当然也可以通过OEM定牌生产、半成品外加工等不同的方 式。应该说,这甚至是一种先进的产销模式,不但不应该遭到非议,反而应该成为仿效传播 的典范。
可是,秦池没能够好好地把这些意思说出来。
秦池的企业家和秦池企业的组织,在一片慌乱中倒下去了。事后,秦池酒厂厂长说,是媒体 害了他。
这使我们想到了自刎乌江的西楚霸王项羽:两千年后,一句多么相像的话呀。
秦池实际上患了“失败综合症”,而正是“失败综合症”,极快地腐蚀了企业组织的健康。 当然,这只是一个典型案例。
“失败综合症”更多的是表现在企业正常运营中,表现在一个所谓“健康”的企业肌体内部 。这是企业管理文化上来自内部的一大疾患。
在企业运营中,“失败综合症”通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的,到企业领导与下属双方突然认 识到相互关系已经变了味的时候,就已经患上了这种综合症。
避免“失败综合症”,是要在企业组织内部要有一整套应变的体制和应变的机制,让一切都 在预料 之中。
这样的描述以及有关川酒入秦池的披露,对刚刚蝉联标王的秦池来说意味着什么几乎是不言 而喻的。《经济参考报》的报道刊出在1997年1月中上旬,它们迅速像滚雷一般地传播到了 全国各地,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这则报道被国内无数家报刊转载,还沉浸在标王喜悦之 中的秦池遭遇到了最凶险、最猝不及防的一击。
这就是1997年的秦池,它可能是全中国最不幸的企业。在它君临巅峰的时候,身边站满了弹 铗高歌起舞的人们;而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甚至找不到一个可以依偎哭泣的肩膀。如果 说经济生态圈是一个很冷酷的天地,那么,这就是一个最极端的个例了。
当年度,秦池完成的销售额不是预期的15亿元,而是65亿元,再一年,更下滑到3亿元, 从此一蹶不振,最终在传媒的流弹中倒下了。
实际上,业内人士都明白,勾兑也是酒类生产的一种方法,而这种方法并不违反国内法律, 也并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国内尚有几家酒类知名企业的知名品牌白酒,也是勾兑的 。
据不确切的消息称,在《经济参考报》发稿之前,记者曾传真这组报道给秦池审读,秦池也 意识到这篇报道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也意识到了危机的存在。但是秦池没有 有效地进行分析研究,没有针对这篇报道中所涉及的方面认真进行研究分析,不知道问题的 关键出在哪,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来处理危机。而是派人赴京公关,表示愿意出数百万 元收购这组报道,希望报社手下留情。在此举未果之后,秦池便显得不知所措了。在传媒一 轮又一轮的反复报道中,秦池被击打得天旋地转,连一丝无辜的声音都没有来得及发出。
如果秦池通过研究分析,他们可以向全国消费者公开这样的事实:——关于“川酒入鲁”,尽管在普通读者看来是一个新闻,然而在白酒业内却早已是公开的 秘密了,山东的葡萄酒、啤酒和酒精全国第一,但白酒却从来不敌四川。因此,数十年以来 山东白酒企业便有从四川收购散酒的传统,秦池不是第一家,也绝对不是最大的一家,更不 是最后一家。
——关于“白酒勾兑”,也是行业的一个变革。与普通消费者的一般理解恰恰相反,以食 用酒精为基础“勾兑”白酒,比传统的固态发酵工艺更为先进,绝不会影响白酒的质量。
——至于秦池的生产能力问题,则更是一个经济学话题了。一家企业通过大量的广告和 有力推销,造成预期的销售空间,然后根据预期销售量来设定生产能力,这样的设定 可以是扩大本企业的生产能力,当然也可以通过OEM定牌生产、半成品外加工等不同的方 式。应该说,这甚至是一种先进的产销模式,不但不应该遭到非议,反而应该成为仿效传播 的典范。
可是,秦池没能够好好地把这些意思说出来。
秦池的企业家和秦池企业的组织,在一片慌乱中倒下去了。事后,秦池酒厂厂长说,是媒体 害了他。
这使我们想到了自刎乌江的西楚霸王项羽:两千年后,一句多么相像的话呀。
秦池实际上患了“失败综合症”,而正是“失败综合症”,极快地腐蚀了企业组织的健康。 当然,这只是一个典型案例。
“失败综合症”更多的是表现在企业正常运营中,表现在一个所谓“健康”的企业肌体内部 。这是企业管理文化上来自内部的一大疾患。
在企业运营中,“失败综合症”通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的,到企业领导与下属双方突然认 识到相互关系已经变了味的时候,就已经患上了这种综合症。
避免“失败综合症”,是要在企业组织内部要有一整套应变的体制和应变的机制,让一切都 在预料 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