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我们需要补课(2/2)
《生存》作者:张建华 2017-02-07 10:13
稍作分析我们就可 以发现,那些竞争力表现持续良好的世界级公司和中国公司,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是 系统性好,组织的感觉好。在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指标项目上,例如制度、团队、文化等, 例如市场、技术、财务等,他们都能够表现出一种很好的均衡性,没有明显的破绽。我们达 成共识,把这称之为“木桶理论”。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们的路可以走得很长,很稳健。 建华在书中把这称作一致性。其实一致性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它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时间一致的 概念,还有一个以均衡为标准的组织系统一致性的问题。
恰恰很多的中国企业还没有形成这种系统一致性,还存在结构性失衡。这些企业大多 数有特别突出的一些优点,这是他们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的理由。同时,他们又存在明显的 缺陷,或者是制度的,或者是文化的,或者是团队的。这使得我们不免要担心他们的未来。 有人说,我们有太多流血奔跑的企业。我想这是自然的,因为我们中国企业起点都低,所以 更追求速度。追求速度就可能流血奔跑,关键是哪里在流血?假如是小腿肚子,那也还无大 碍,但假如是内脏出血,恐怕是要停下来。
建华有很强的使命感,他努力在用比较的方法去推进自己的实证性研究。尽管这条路 很辛苦,但本书之于读者的价值也恰好在此。
2003年10月31日于北京
恰恰很多的中国企业还没有形成这种系统一致性,还存在结构性失衡。这些企业大多 数有特别突出的一些优点,这是他们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的理由。同时,他们又存在明显的 缺陷,或者是制度的,或者是文化的,或者是团队的。这使得我们不免要担心他们的未来。 有人说,我们有太多流血奔跑的企业。我想这是自然的,因为我们中国企业起点都低,所以 更追求速度。追求速度就可能流血奔跑,关键是哪里在流血?假如是小腿肚子,那也还无大 碍,但假如是内脏出血,恐怕是要停下来。
建华有很强的使命感,他努力在用比较的方法去推进自己的实证性研究。尽管这条路 很辛苦,但本书之于读者的价值也恰好在此。
2003年10月31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