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高行健文集章节目录 > 高行健接受《联合报》采访实录

高行健接受《联合报》采访实录(2/2)

高行健文集作者:高行健文集 2017-01-10 13:20
重视音乐性,不喜欢雕凿,讲究活的语言,希望发挥汉语特色,有音乐感,能立刻唤起读者听觉感受力,但这不只是四声的问题,还包括节奏、韵律、情绪……

    问:马悦然在日前接受北明访问时,特别提到您的作品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能否请您做点补充?

    答:我在自己的创作谈中谈了很多次。我认为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特别是对创作讲的话,道家、禅宗、玄学,这些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隐逸精神,是最好的东西。

    问:中国古典诗词中喜欢陶渊明吗?

    答:很喜欢陶渊明。唐诗宋词中喜欢的还很多,小时候背过很多。我一点不反对中国传统。从五四以来到左翼文学界,有一种由打倒传统的革命意识形态所主导的对传统的看法,我不赞同。传统就在那里,为什幺要打倒呢?一个世纪以来,这样的革命极端就是文革,是整个时代的谬误,大的谬误!

    问:如果只给年轻朋友推荐一本中文古典小说,您最喜欢哪一本,例如《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

    答:都喜欢,小时候《水浒传》、《西游记》读得入迷了,大一点就开始读《红楼梦》,再大一点就读《金瓶梅》。我认为《金瓶梅》是非常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

    问:五四以来,新文学作家中有没有您比较欣赏的?

    答:差不多都看过。我跟有一些作家不一样,他们往往有强烈的偏爱,喜欢那一个作家、喜欢那一些作品,我从小因为家里有很多藏书,父亲喜欢旧诗词,他自己也写旧诗词;我妈妈是受美国教会学校教育,她喜欢读外国小说。我小时候各种书籍普遍接触到,以至于我听说到有什幺书,就有兴趣去读。我在中学时就开始了,差不多当时能找得到的译本都读了。后来进了大学,在大学图书馆里列了一个读书计画,从俄国文学读到法国文学,从西欧、北欧到美国文学,读书量很大。

    对五四新文学作品,只要图书馆能找得到的,差不多都翻过。每一个时期有那一个时期的喜爱,如果要把这张单子列出来,那太长了。兼容并蓄地吸收东西是比较好的,哪怕是不喜欢的作家,只要他是一个重要的作家、有重要的作品,我都会去读。比如说但丁的《神曲》,它是不吸引我的,我硬着头皮去读;再如郭沫若译的半文不白的歌德的《浮士德》,三大卷,当时这部书在大学图书馆出借率很高,第一卷很难借到,我央求图书馆员说书回来后请一定给我留下这本书,好不容易才借到。第一卷都被翻烂了,第二卷就只有十几个人借过,我读到第二卷还是觉得很难读下去,但觉得既然读了,就应继续读下去,到第三卷我是第一个借的,可以讲那本书完全是新书。但读完之后,我觉得结构的庞大,《浮士德》真了不起。有些书就是要这幺去看它。你说你喜欢它,那不一定,但它给你深深的启发。

    问:您的阅读经验的确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今天是您大喜的日子,我想现在有很多媒体等着访问您,不占用时间了,非常非常谢谢。

    答:好,我们等到台湾再聊聊。

    问:下个月您真会来台湾吗?

    答:这很难说喽,十二月十日在瑞典有一个授奖典礼,我需要做一个演讲,现在一切都围绕着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