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娃哈哈方法: 宗庆后如是说章节目录 > 合资不合牌

合资不合牌(2/2)

娃哈哈方法: 宗庆后如是说作者:高超 2017-01-29 11:55


    而从与达能合资后,娃哈哈在两个领域取得重大胜利:一是进军纯净水市场,一是上马非常可乐,现在这两个项目皆成为娃哈哈的主力项目和重要利润来源。可以说,双方合作是相当成功的。

    在国际大融合的今天,尤其对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进,放弃外来资本无异于放弃发展机遇。但与外来资本联姻不仅要有一份勇气,更富有坦荡的心态和高超的运作技巧。

    市场经济行为中更多的是互惠的交易,我们描绘与国外资本的合作时,最常用的词是“利用外资”,但实际上最终的结果是“利用”还是“被利用”?

    宗庆后认为,在国际经济大融合的今天,尤其对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放弃外来资本无异于放弃发展机遇。娃哈哈的做法是:合资方式、资本构成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制衡;对投资者负责,让股东有好的回报,最终实现双赢。的确如此,但要成功地“与狼共舞”,还要有发现和应对变化的胆识远见。入世后,国内企业与国际资本在同一平台上合作、交锋的机会越来越频繁,双方在“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上进行较量,直到达到一种相对平衡和稳定,对于国内企业家而言,把握住这些问题的火候,已上升为一种高超的经营艺术。

    宗庆后所说的“高超的运作技巧”,现在已被理论界分析了无数次,甚至被很多教科书作为案例列入课本,成为中国企业与外资合作的一个“杆竿”。对此,宗庆后本人也是颇为得意的:

    在合作中,我们是留了后手的。我们只同意拿出集团里5个利润最丰厚的企业出来与达能、百富勤合资,娃哈哈占了49%,是三者中的最大股东。后来,虽然由于百富勤破产,达能在这5个企业中最终获得了51%的控股权,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合资不合品牌,而且合资公司使用“娃哈哈”品牌必须有偿付费;二是坚持娃哈哈全权经营。三是部分合资而不是全部合资。

    娃哈哈与达能的合资称我国企业与外资合资的成功典范。

    第一,娃哈哈坚持合资不合品牌,坚持使用娃哈哈品牌。“娃哈哈”、“非常”品牌为集团公司所有,下属分公司、子公司包括合资公司只能有偿使用集团品牌。上市产品使用集团品牌,避免合资后品牌被“冰冻”(当然,法国达能是不会“冰冻”娃哈哈品牌而使用自己的跨国品牌的)。

    第二,坚持部分合资而不全盘合资。初期合资,总资产12亿的娃哈哈拿出了3个亿及品牌,而达能与香港百富勤则出资4500万美元,合资成立了5家公司。此后,双方又进行了一些合作,达能的总股份虽在合资公司控股,但只占娃哈哈集团的32%左右。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娃哈哈集团的核心业务、骨干企业多为达能所控制。

    第三,坚持娃哈哈全权经营,董事长位置不变。合资初期,达能想“资本说话”,但事后证明,宗庆后的感觉比他们的理性更准确。娃哈哈上市“非常可乐”,达能并不支持,但结果是,自1998年5月投产以来,市场高歌猛进,2001年非常系列碳酸饮料产销量达到62万吨,约占全国碳酸饮料12%的市场份额,直逼百事可乐,打破了“两乐”统一中国市场的格局,鼓舞了民族企业品牌参与国际竞争的勇气和信心。在高回报率面前,低调、务实的达能也就放心让中方全权经营。全权经营模式避免了不少合资企业因人事震荡导致市场震荡的现象,在娃哈哈集团内部,员工甚至连一点合资的感觉都没有。

    娃哈哈合资时机把握得好,在谈判中自身谈判地位较高。娃哈哈为业内第一家与法国达能合资的企业,比乐百氏早四年,合资时其市场势头强劲,达能则急于在中国寻求战略伙伴,以便与可口可乐角逐中国市场,因而,娃哈哈具有较高的谈判地位。这也决定了乐百氏被收购与娃哈哈合资差异巨大,何伯权与宗庆后命运迥异。何伯权在遗憾时,就曾谈到了痛失合资先机而导致差距拉大的问题。

    娃哈哈、达能和乐百氏,这三个饮料食品行业的巨头,在中国的关系充满着戏剧色彩。而宗庆后在其中,有着过人之处。

    说起三者的关系,宗庆后不无得意。

    娃哈哈与达能的合作模式是子公司与达能合作,而不是像乐百氏那样母公司与达能合资,造成现在乐百氏被外资控制的局面。

    宗庆后透露,现在,娃哈哈旗下共有60余家企业,有29家子公司与达能合资,但宗庆后始终掌握着对娃哈哈的控制权。

    娃哈哈从来没有整体与达能合资,只是搞了几个项目。

    自始至终,达能的投资都只局限于娃哈哈集团的生产领域。有个形象的比方,就像是达能出钱和娃哈哈一起建生产车间。娃哈哈集团下属的销售公司向这些合资的生产“车间”“买”产品。达能就从这些独立核算的“生产车间”分得他们51%的利润。

    截止到2001年,娃哈哈资本共有三个层次:一是在最初5家合资企业的基础上,双方又扩大合资企业数量共15家,其中达能控股51%;二是娃哈哈与达能与第三方合作的企业7家,达能占4775%;三是娃哈哈在这两种资本之外独资或控股20家企业。三个层次相加,达能的投资约占32%左右。

    对达能,宗庆后的策略是把其当作合作伙伴,而不是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在宗庆后的眼里,合作伙伴可以有很多。娃哈哈做童装时,娃哈哈就准备与香港达利集团合资,娃哈哈占51%的股份,娃哈哈抓销售,在服装的设计等专业技术方面,最初由达利派来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

    后来,达利方面设计的服装并不能让娃哈哈满意,所以娃哈哈自己找人设计服装。

    对此,达能只是一个旁观者,娃哈哈没有让达能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