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智慧书: 大师先哲的教诲 为人处事的智慧章节目录 > 给心灵留出悠闲的空间

给心灵留出悠闲的空间(2/2)

智慧书: 大师先哲的教诲 为人处事的智慧作者:郑国明 2017-01-29 11:59
间,实际上是指我们感到闲暇的时刻。什么是闲适?感受它,远比说明它更难。这与无所事事或游手好闲无关。等候在客户房间里,自然有空闲时刻,却无闲适之感;同样,我们在火车站换车,即使等上两三个小时,也享受不了那份清福。这两种情形,我们都不会感到安宁和自在,能在这种场合安心阅读、学习或回忆,那是十分罕见的。这时,我们心里总是烦躁不安,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那儿作祟,就像我们在童年时代,不住地踢着那慢吞吞的脚踏车轮胎的情形。

    悠闲,意味着不仅有充裕的时间,而且有充沛的精力。同时,要真正领略到悠闲的滋味,必须从事优雅得体的活动,因为悠闲要求发自内心的自然冲动,而非出自勉强的需要。它像舞蹈家起舞,或者滑冰者滑动,是为了合乎内在的节奏;而不像农人耕地或听差跑腿,只为了得到报偿。正是这个缘故,一切悠闲,皆是艺术。

    悠闲,是一种心境。无知无觉,不是真正的悠闲。人有时非常矛盾。一个人本来活得好好的,各方面的环境都不错,然而当事者却可能心存厌倦。对人类这种因生命的平淡,以及缺少激情而苦恼的心态,有时是不能用不知足来解释的。

    我曾对住在一座森林公园里的一对夫妻羡慕不已,因为公园里有清新的空气,有大片的杉树、竹林,有幽静的林间小道,有鸟语和花香。然而,他们认为这儿没有多少值得观光和留恋的景致,远不如城市丰富有趣。在这个地方,他们并没有多么悠闲的感受。

    熟悉的地方没有悠闲。这对夫妇对这儿太熟悉了,花草树木,清风明月,在他们漫长的日子里,已不再有悠闲的含义,而是成为习以为常的东西。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一个人的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失去了人生的悠闲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