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中国人的管理能耐: 中国人管理系列章节目录 > 第17节 助人成功的五大能耐(1)

第17节 助人成功的五大能耐(1)(2/2)

中国人的管理能耐: 中国人管理系列作者:宝利嘉 2017-01-29 11:57
捷径。正因为没有循着前人的老路前进,结果常常收到曲

    径通幽的效果。这一切,都是因为国人具有灵活权变、求真务实的精神所致。

    我们说,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对人的日常行为提出过“权变”的思想。而在这一点上,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走得更远。他认为管理之道是要随时间的推移而经常变化的,“时移则事易,事易则备变”。唯有不断变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然,先哲们的这些大而化之的道理,且不必过多深究。还是来看看具体的管理问题吧。管理学跟自然科学不一样,总会碰到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凭的不是现成的方法,也不是书本上的教条,更不能通过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得出结论来,它靠的是什么?是人的经验与智慧。一方面靠人们从过去的实例中归纳提炼,另一方面也要动用自己的头脑,对局势进行判断,然后决定如何应对,并能选择合适的时机。在这种时候,千万固执不得。

    所以说,中国人有一大特色,就是“不固执”。本来“固执”有一个同义词,叫“执着”,这是一个褒义词,表示一个人坚定、顽强,不达目的不罢休。本来为人执着一点未尝不是好事,但是如果执着得过份,那就成了“顽固”了。“顽固派”一般来说,是比较让人讨厌的。中国人经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顽固派不能顺应时势,自然也就是不识时务,难免会被历史所抛弃。

    对中国人来讲,不墨守成规、不拘泥定法,一切因时而移、因事而异,在变中图存、在变中求进。这才是我们应当秉持的通权变达精神。在中国人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时代对这种精神作了更精辟的总结,那就是四个字——与时俱进。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我们说,中国人一般还是比较有忧患意识的,譬如那个老是担心天会塌下来的杞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当然,杞人只是个别极端的特例,不足为训;不过就普通中国人来说,他们为人处世也总是很谨慎小心的。

    中国人不喜欢冒风险,他们多数都是“风险厌恶者”。对此我们可以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如果一个人面临两种投资选择:一种是他有百分之百的机会赢得100元,另一种则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赢得300元,却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会损失100元。面对这样的赌局,我们该如何选择呢?相信对多数中国人来说,肯定会作出第一种选择。即使第二种选择更诱人,但只要它有风险存在,我们权衡再三以后,还是会选择相对稳妥的一条路,哪怕在收益上打点折扣。虽然说为数不少的人都会有赌徒心理,但那往往是在未来完全无法预期的情况下,人们才容易孤注一掷、放手一搏;如果未来收益的概率能够确定,人们肯定选择风险更小的获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