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润峰事件(2)(2/2)
《坐标: 中国职业经理人调查》作者:博泓(BHC)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17-02-07 10:28
对手,导致库存增加,原有市场被侵蚀,集团利润下降,倪润峰“被逼”退位。2001年复出时,就有人认为这是政府有意寄望于倪润峰,希望凭借他的能力带领长虹走出低谷,重振雄风。倪润峰上任后,连烧“三把火”:大范围降价、推出精显王背投彩电、诊治长虹的“大企业病”。但效果并不明显。在2004年5月发布的“2004年(第18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只以158亿元名列12。2001年倪润峰复出,大刀阔斧改革,长虹业绩有了起色,但未能再续1997年的辉煌,在这个背景下,倪润峰一到国家规定年龄便退休,就不难理解了。 另一方面,早在1999年,倪润峰就制定了“民营化”计划,希望能够达到“未来国有股会逐步退出,长虹将成为民营企业”的愿望。但后因财政部叫停国有股减持未果。2002年5月,长虹明确提出以管理层收购的方式,实现长虹“民营化”。但2002年6月,绵阳市旋即出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期股激励试行办法》,规定了国企经营管理者获得股权的资金来源。这和长虹提出的民营化,即产权结构多元化的想法相去甚远。改制未竟也成为了倪润峰心中极大的遗憾。 作为第一代在改革中崛起的企业家,倪润峰靠着自己的智慧与人格魅力、领袖精神,驰骋业界19年,振兴了一代国企。当倪润峰1985年接手长虹国营机器厂的时候,长虹资产只有三四千万元,但在其执掌20年后,现在长虹企业净资产已达130多亿元,增长了350多倍,长虹的品牌价值也迅速攀升至360多亿元。在这20年间,倪润峰带领长虹全体员工一路“披荆斩棘”,几起几落,当仁不让地成为长虹企业坚定不移的“舵手”和引以为豪的“英雄”。但如今,在技术与知识已经开始担当主角的新时代里,倪润峰显然已完成了第一代企业人的使命,舞台上已经没有他的立足之地。英雄谢幕,令人唏嘘不已,在其转身的背后,包含着太多的沉重和悲伤,他的去职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一个国企英雄时代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