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吉庆事件(1)(图)(2/2)
《坐标: 中国职业经理人调查》作者:博泓(BHC)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17-02-07 10:28
感激涕零的。因此,对于这次“董事会的决定”,他选择了当仁不让。1999年10月28日,在由管理人员和工人代表共200多人参加的华帝两权分离大会上,他正式履职,当上了广东中山华帝燃具有限公司总经理以及华帝集团总经理。新官上任,这位总经理就为华帝做出了5年规划:建立一套有利于公司和个人整体发展的机制,创建一支优秀的经理人团队,建立华帝企业的核心文化,做全球化的行业领导品牌,还有就是在5年之内使核心企业上市。 这一事件被业界称为“七老板精彩一退”,七老板明智的让贤举措,是民营企业的大胆尝试。而事情的后续剧情告诉我们,姚吉庆当时只是给七位“贤士”充当了一匹冲锋在前的战马。 披荆斩棘,硕果累累 姚吉庆上任之初,各项计划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姚吉庆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底下有很多和华帝一起成长起来的人,从创业之初就开始和老板打天下的,和他们的观念肯定是有碰撞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乍看起来,有老板的支持,解决老板部下问题并不困难,但是姚吉庆面对的是七个老板,老板们各有心腹,动了谁都会被看做是对某一个老板的伤害。“开掉不称职的老板旧部非常困难。”华帝的内部人士也这样说。 其实还不只是旧部问题,在任何事情上,姚吉庆都得对每一个老板负责,要协调和每一个老板的关系,必须巧妙周旋在七个老板之间,和每个老板的关系都必须一碗水端平,否则就很容易引起其他老板的不满。 对于七个老板背后的协作问题,虽然换了姚吉庆来处理,但要真正不闹矛盾,仍旧是一个难题。不过姚吉庆认为难度“没有外界猜测得那么大”。他当时提出的观点是断奶,无论是集团的还是集团外的配套公司,要做公司的供应商,必须到一个平台上去比价。姚吉庆提出这个思路让七个老板考虑,大家觉得为了企业的发展的确需要引入竞争机制。 真正的问题是七个老板对姚吉庆究竟放不放心。2002年7月,姚吉庆就这个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实在让我当总经理之前,企业已经初步实现了由人治到法治的过渡。华帝已经开始建立产供销、人财物的信息集成系统,管理运作公开透明。我进几个人,计划是怎么定的,销售回款情况,老板随时可以知道这个信息。” 这样看来,姚吉庆似乎已凭借自己的努力与老板建立了信任关系,但实际上,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处境有多艰难。 要对七个老板负责,每一个老板都有自己的利益和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姚吉庆作为总经理就受到了相当大的掣肘。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董事会最多管公司的战略决策、利润的分配、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的任命。但是在华帝,总经理的权限要小得多:公司月度财务预算要董事会批准;撤换部门经理要董事会批准;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活动,如广告投放超过100万元的,也需要董事会批准;总经理一个月得向董事会述职一次…… 据知情人士透露,仅一个月一次的述职,姚吉庆就得准备一个星期,其实姚吉庆大量的时间被消耗在与七个老板的沟通上。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难以忍受的压力和挑战,但姚吉庆在对待外界的怀疑和追问的时候,从来没有表现出不满或抱怨。在当时,他确实是想尽办法让老板们理解自己的做法。比如花巨资请人来帮助塑造品牌形象是一些老板不太情愿的事情。他就用招投标的方式,经过几轮筛选来消除老板的疑虑,为此第一轮投标还请众老板参加,结果才有了2000年华帝“好火好生活”这样的经典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