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成功做人与处世的49条现实准则章节目录 > 做人还是要现实 第四十七章

做人还是要现实 第四十七章(2/2)

成功做人与处世的49条现实准则作者:世图版权 2017-01-24 01:58
象。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这样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立稳脚跟,干好事业。

    处于社会中的人,其一举一动在世人的关注之列,人们凭借所见所感,免不了对人评头品足,说三道四。

    古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之说,意思是说坏话的人多了,会把一个人毁掉,即“人言可畏”、“舌头底下压死人”。为了不使自己被别人挑刺儿,就必须努力检点自己的行为,谨小慎微,不做恶举,不为妄行,不给别人留下坏和恶的形象。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这样才有可能在这个世上立稳脚跟,干好事业。齐景公的爱马因管马的人疏于照顾而暴毙,景公盛怒之下,捉住小吏就要斩首,晏婴立即上前阻止:“这个人还不知道自己犯什么罪而被杀,不如让我先数一数他的罪状再行刑好吗?”齐景公点点头。晏婴怒视这个人说:“你给我好好听着,即使你只是因为一时的疏忽而把主君的爱马弄死,也不能宽恕,这是第一该杀的原因。第二,你为了一匹马而让主君把你杀死,这是陷主君于不仁。第三,你使不仁罪名加诸于主君身上,让远近各国诸侯都知道主君为了一匹马而杀人,更是罪该万死,以上的罪状你都知道了吧!”晏婴说完,就举起剑来,准备刺向管理马匹的人。齐景公摆了摆手,取消了原来的决定。

    齐景公是国君,唯我独尊。但草菅人命,总是不仁不慎之举,绝不是治国安民之道。这轻率简单的“意旨”没有施逞,实在是晏婴的功绩,也更是齐景公的福祉。齐景公因失爱马而杀人,显然是不慎之行,后果只能是“万古千秋留骂名”。

    人生的道路,是通过自己每时每曰一步步走出来的。只有每时每日都能有所进步,才能在一生中留下光辉的足迹。其中的关键是起步要正确,否则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谨慎从事并不等于不自信和自卑,二者截然有别。谨慎从事是指考虑周到,事先想到困难的一面,想到失败的可能,是为了想方设法克服困难,避免因盲目从事、粗心大意而招致的失败。也就是说对于事情不利的一面,从积极的角度去想,这是谨慎;对于困难和可能的失败,从消极的角度去想,越想越担忧害怕,越倾向于逃避退却,这就不是必要的谨慎,而是一种害怕失败的心态。这种害怕心理是由自卑和虚荣心结合而成的一种不良意识。具有这种不良意识的人,一方面觉得自己渺小不如别人;另一方面又生怕被别人误解和看不起,因而就会缩进自设的误区,给自我世界上了锁。由此可见,谨慎从事与害怕失败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自信还是自卑,就在于心态积极还是心态消极。

    失败和错误本身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有所进取、求变创新和参与竞争的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的组成部分。只要你进取,就必然会有失误;只要你还活着,就绝不是彻底垮台!失败有什么可怕呢?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在这个天平上,失败总是倾斜于害怕失败的人。强者与弱者,如果是从实力上对照比较,那么弱者还有可能扬长避短,巧用心计,战胜强者;如果是从心理态度上区别较量,那就是缺乏自信、害怕失败的弱者必然失败,有时甚至会被某种假象和错觉所吓倒。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谨慎从事总是获取成功的必要条件,处理人际关系,自然不能例外。然而事情还有另外一面,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曾经指出:“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在人们面前手足无措忸怩拘谨,这是既有碍于观瞻,也不利于交际的。应该说的话不说,能够办的事不办,已经成熟了的果子,也不去摘取,这就不是谨慎而是怯懦了。拘谨与忸怩貌似谨慎,实则是怯懦。在安身处世过程中,不应把仪态的落落大方同言行的谨慎持重对立起来。否则,一身的“小家子气”,谁还喜欢同你打交道呢?

    慎于行,是事业必需的规则,是人生必备的品质。